泗州琴書

泗州琴書

泗州戲舊稱“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蘇北及魯南等地區,約有200多年歷史。據傳與江蘇、山東的柳琴戲同出一源。因其藝術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時期在泗州(今泗縣),解放後為體現劇種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戲。泗州戲被譽為“淮北人民的一朵花”,它的表演歌舞相繼,與流行於洪澤湖畔、淮河兩岸的民間舞蹈結合。五十年代初,泗州戲首次赴京演出,受到了中央領導及藝術大師的高度評價,詩人郭沫若把泗州戲譽為“它是淮北人民的一朵鮮花”;梅蘭芳先生稱泗州戲曲中的“壓花場”這一舞蹈動作,在全國三百多個地方劇種中,還不曾看到過,它是泗州戲的藝術結晶。

簡介

泗州琴書流行於安徽境內的淮河兩岸。又稱“淮北琴書”。安徽琴書是在流行於泗州地區的老鳳陽歌、泗州調、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約形成於19世紀中葉。最早流行乾泗州府地區(包括今安徽省的泗縣、五河固鎮一帶及江蘇省泗洪等縣)。後傳播到阜陽以及渦河、潁河兩岸及合肥等城市。原為農民和小手工業者用以自娛的業餘文藝形式,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搬上舞台,並產生了專業演員

泗州琴書泗州琴書

特點

泗州琴書可由一至數人演唱。伴奏樂器為揚琴、墜胡、檀板,以後逐步增加了二胡、提琴、三弦、笙、笛、琶琶、月琴乃至古箏等樂器。常用曲調有慢板(也叫“四句牌子”、“四句腔”、“四平調”、“慢趕牛”)、悲調(也叫“苦條子”)、流水(也叫“連句”並包括變化的“流水連句”)、垛子(包括“快垛子”、“慢垛子”)以及“鳳陽歌”等。泗州琴書的花腔最為豐富,大部來自地方小調,如【穿心調】 、【傷神調】 、【滿江紅】 、【上懷調】 、【下懷調】 、【下盤棋】 、【剪剪紙】 、【梨花調】 、【疊斷橋】 、【楊柳青】等。過去每當開場時,先奏一段“大花板”(藝人稱為一百零八板),藉以招徠觀眾。現已不用打鬧台,而改用“四板頭”(即四段過門),也有只用一段過門的。
泗州琴書的唱詞,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也間有五字句和六字句。傳統曲目豐富,有長篇、中篇、小段,以中篇為主;多數反映家庭生活和愛情故事,也有反映歷史故事的,如《十把穿金扇》、《水漫藍橋》、《雙賢記》、《羅衫記》等。泗州琴書進入城市後,增加了《說唐》、《東西漢》、《郭子儀》、《楊家將》等長篇。50年代後,編演了反映現代生活的新曲目,如《雷鋒》、《烈火金鋼》等。

我來補充(泗洲文化)

沒落的泗州
泗縣
西漢
置夏丘縣

武德四年(621),析夏丘縣一部置虹縣。
武德六年,廢夏丘縣併入虹縣(夏丘縣名廢)。
貞觀八年(634),虹縣隸泗州,
到了清朝古泗州城因被洪澤湖水淹沒
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州府,從洪澤湖西畔淮河北岸的古泗州,遷到現在的泗縣縣城,乃然管轄古泗州州治,轄五河,盱眙,天長泗洪,明光等地
中華民國
建立民國元年(1912)4月,泗州更名泗縣,直屬安徽省。
8月13日,劃屬安徽省第三行政區
民國3年(1914年)設淮泗道
南京國民政府
民國17年8月,廢道,各縣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4月,安徽省第七區(首縣為泗縣)轄泗縣(包括現泗洪)、五河、盱眙(包括現明光部分)、靈璧(包括現固鎮部分)、宿縣包括(包括現濉溪)、蒙城6縣.
10月10日,改為安徽省第六專區(專員駐泗縣).後第六專區改屬安徽省皖北行署.
民國29年2月,撤銷皖北行署.7月,第六專區改為第四專區(駐泗縣).
民國34年11月,第四專區改駐宿縣(今宿州市區),這其中泗縣作為首席縣或專員駐地常達13年,而宿縣作為民國專員駐地不過兩三年
泗縣在民國前一直屬泗州府,而且1777年到1912年是州府所在,是泗州歷史文化的傳承
之地
泗縣對安徽文化的影響
1.淮河人民的家鄉戲是泗州戲,安徽四大戲曲之一
泗州戲舊稱“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安徽、蘇北及魯南等地區,約有200多年歷史。據傳與江蘇、山東的柳琴戲同出一源。因其藝術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時期在泗州(今泗縣),解放後為體現劇種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戲。泗州戲被譽為“淮北人民的一朵花”,它的表演歌舞相繼,與流行於洪澤湖畔、淮河兩岸的民間舞蹈結合。五十年代初,泗州戲首次赴京演出,受到了中央領導及藝術大師的高度評價,詩人郭沫若把泗州戲譽為“它是淮北人民的一朵鮮花”;梅蘭芳先生稱泗州戲曲中的“壓花場”這一舞蹈動作,在全國三百多個地方劇種中,還不曾看到過,它是泗州戲的藝術結晶,值得學習,
泗州戲的所在區域在我省淮河以北主要是在皖東北地區的泗縣、五河、靈璧、固鎮、宿縣、濉溪、蒙城,蕭縣、碭山等地,在淮河以南主要有蚌埠、懷遠、滁縣、明光,鳳陽等地。在省外的還有泗洪縣。這些縣市
2.安徽琴書又叫泗州琴書:
安徽琴書是在流行於泗州地區的老鳳陽歌、泗州調、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約形成於19世紀中葉。最早流行於泗州府地區(包括今安徽省的泗縣、五河、靈璧、固鎮一帶及江蘇省的泗洪等縣)後傳播到阜陽以及渦河、潁河兩岸,合肥等地
3. 安徽大鼓又稱泗州大鼓 安徽大鼓,清中葉產生於安徽泗州,又稱泗州大鼓、淮河大鼓。它是在山東河間調的基礎上加入當地曲調而成,流行於安徽省及蘇北、豫東、魯南等地。安徽大鼓的唱腔分南口、北口、花口三派,各派均吸收了當地的民間曲調,但其風格各異,流傳地區也不同。
南口流行於長江兩岸,以淮北調為主,加入泗州調;北口流行於淮北,除淮調外,又吸收了魚鼓、墜子、花鼓調等曲調;花口流行於江淮之間和大城市,在南口、北口唱腔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戲曲的唱腔而成。安徽大鼓的傳統曲目有段子活(書帽)、蔓子活(長篇)兩種。前者有《古城會》、《百鳥弔孝》等;後者有《楊家將》、《大紅袍》等。
4.皖東北民歌多帶有泗州調的風格
安徽地處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過渡地帶,從語言、習俗到氣候都帶有這種過渡性,因而安徽民歌帶有南北風格共存互動與兼容並蓄的特點,這種複雜性又使得它更加奧妙無窮,豐富
多彩。按照地域風格,一般把安徽民歌劃分成五個區皖南民歌優美抒情,皖西民歌高亢嘹亮,皖北民歌粗獷樸實,皖東民歌風趣幽默,而江淮民歌則具有南北混合的色彩。皖東民歌多受泗州調的影響.
泗州的沒落泗州這個名字在唐宋最為響亮,當時也算是大城市,到了明清雖然已經不如從前但還是一級州府也還算中等城市吧,民國時期改為縣但在安徽來說也算是主要的大縣,到了新中國以後泗縣的東部被劃出組建新的泗洪縣,南部被也被劃出部分給了五河,弄的泗縣丟了州級也就算了,連個強縣也不讓當,現在不管是地域,人口還是經濟都是個小縣

代表作

安徽琴書,也叫“淮北琴書”、“泗州琴書”。流行於安徽省淮河、渦河兩岸及合肥等城市。一般認為是由魯西南傳入泗縣後與當地老鳳陽歌等小調結合而成。與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有一定的血淵關係。一至數人演唱,伴奏樂器有揚琴、墜胡、三弦、琵琶、擅板。曲調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調(苦條子)、流水、垛子、鳳陽歌、流水連句(包括大連句、小連句、貫口連句)。傳統曲目有《說唐》、《反唐》等長篇,《水漫藍橋》、《十把穿金扇》等中篇,《鸚哥對詩》等短篇。解放後有不少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如《雷鋒》、《烈火金剛》等。
 代表作品
《說唐》、《反唐》、《雷鋒》、《烈火金剛》、《水漫藍橋》、《十把穿金扇》、《鸚哥對詩》、《雷鋒

泗洲戲綻放的奇葩

泗州戲亦稱拉魂腔,安徽省四大劇種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泗州戲是在民間小唱和花鼓燈燈歌舞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戲曲藝術,與山東江蘇的柳琴戲、淮海戲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泗州戲在唱腔上自由無拘,女腔常常在尾音處突然翻高八度,韻味十足,故又稱“怡心調”。著名老藝人有李寶琴、霍桂霞等。代表作有《拾棉花》、《打幹棒》、《三卷寒橋》、《楊八姐救兄》、《小紅鞋》等。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多次晉京演出。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