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皇

日本佛教用語。具稱太上法皇或禪定法皇。指落髮出家入佛門的日本天皇。

【法皇】

法皇的由來

日本自佛法傳入以來,皇室信仰極篤,歷朝闡揚佛法者為數甚多。就中,聖武天皇睿信之信仰特篤,天平感寶元年(749)與皇后光明子、中宮宮子共於平城中島宮,以行基為戒師而出家,法諱‘勝滿’。此為天皇出家之濫觴。不久,孝謙(法諱‘法基’)、平城、仁明、清和(法諱‘素貞’)、陽成等諸帝相繼出家,然未奉‘法皇’之尊號。
宇多天皇於寬平九年(897)七月禪位後,於昌泰二年(899)十月就益信受戒,受傳法灌頂,始號‘太上法皇’。自此之後,凡天皇出家,皆號法皇。

法皇總數

依《今皇年代略記》、《本朝皇胤紹運錄》等所載,自宇多天皇以迄靈元天皇,計有三十七位天皇出家。其中,後圓融、稱光、后土御門諸帝,是於崩逝後始行落髮。此外,於承久三年(1221)出家的後堀河天皇皇考後高倉院(入道守貞觀王),則系未即位即告出家。然仍號‘太上法皇’。此可謂系一特例。
天皇之出家,大多在禪位之後不久。然而自白河上皇院政以來,則有經多年始行落髮之例。
[參考資料] 《行基菩薩傳》;《類聚三代格》卷三;《日本紀略》〈前篇〉卷二十、〈後篇〉卷一;《日本高僧傳要文抄》卷三;《後宇多院御灌頂記》;《本朝歷代法皇外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