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里紅席

泊里紅席

泊里紅席是山東省膠南市的一種歷史悠久的土產工藝產品,用紅白相間的高粱秸劈成篾子編制。因其編織嚴密,紋理清晰、光滑柔軟、美觀輕便,故深受民間喜愛。泊里紅席已被列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泊里紅席,俗稱秫秸席,據傳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後經代代相傳,編席技術便在山東省膠南市泊里一帶流傳下來,成為一種傳統的家庭手工工藝。

這種席是用高梁秸劈成篾子,有紅白兩種顏色,交叉編織出各種不同花紋的圖案,故稱紅席。

因其編織嚴密,紋理清晰、光滑柔軟、美觀輕便,故深受民間喜愛。紅色,在民間是紅火與喜慶的象徵。泊里紅席,這個被紅色浸染的古老且充滿溫情的手藝,給辛勤的泊里席匠們帶來了的歡樂和吉祥。

主要產地

泊里紅席在青島膠南西南部的泊里、寨里、琅琊、塔山、海青、張家樓、小場、藏南、大村、理務關等鄉鎮均有生產。

歷史淵源

泊里紅席泊里紅席

泊里紅席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泊里紅席”的鼻祖是2000年前戰國時期的孫臏。當時,孫臏遭龐涓陷害,流浪並寓居於泊里一帶,生活窮困,就用高粱的秸稈,劈成篾子,編成蓆子做炕當被。秫秸原本為白色,因孫臏膝傷未愈,編席時鮮血滴在蓆子上順著蓆子的紋理流淌,便形成了蓆子紅白相間的顏色。

由於紅席的色澤鮮艷,原材料高粱本身抗病蟲害能力強,種植階段不需噴灑農藥,秸稈透氣性好,對沿海居民身體有利,在炕上鋪一領紅白相間的紅席逐漸演變為當地百姓婚慶嫁娶、歡度年節的風俗習慣,正所謂“炕上沒有席,臉上沒有皮”。

建國初期,曾作為本地土特產品,進京參加過展覽。

後來,因為革席、草蓆等品種的增多,泊里紅席銷售日漸寡淡,逐漸淡出了普通百姓的炕頭,成為一種“奢侈品”。

如今,以張學明為代表的“泊里紅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對紅席的傳統工藝進行了改造,瞄準現代人的生活情調,開發出了一些適合現代人使用的10多個新品種,使紅席由過去農民“鋪火炕”,逐漸演變為城裡人的時尚床品,改過去的“粗糙實用”為“實用鑑賞”並舉,使這一古老產品枯木逢春。

2012年“泊里紅席”首次走進山東省文博會,知名度大幅提高。

編席技藝

按工藝過程的時間順序來分,可將工序分為秫秸稈處理、篾子整形準備和蓆子編制三個主要環節。

先將在水中浸泡過8小時的高粱桿劈成0.5厘米左右寬的篾子,把篾子裡面的瓤刮淨、刮平,直至平滑、光亮,用比蓆子寬度長40厘米左右的篾子起頭,以經緯為基礎,按照一定規律挑上壓下,構成花紋,編製成席。

工藝特點

工藝上看,泊里紅席四角端正、編道整齊、色彩艷麗、無毒無味且具有光滑柔軟、結實耐用等特點。

文化遺產保護

泊里紅席泊里紅席

非物質文化遺產

泊里紅席被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政府扶持

2007年,泊里鎮政府設立了20萬元獎勵基金,扶持發展這一傳統產業,吸收了涉及大場、理務關、海青等周邊十多個鄉鎮的433名農民,從事“泊里紅席”的編織、銷售和編織技藝的傳授等工作。隨著常河店村1000餘平方米的紅席加工車間和100平方米的紅席展廳陸續建成,以往傳統編席場所低矮、陰暗的惡劣條件得以部分改變。

註冊商標

2013年,“泊里紅席”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註冊為國家地理商標,並申報“泊里紅席”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它進行進一步保護和傳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