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肅葉

泊肅葉,法國生理學家,畢業於巴黎綜合工科學校,又攻讀醫學,長期研究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在求學時代即已發明血壓計用以測量狗主動脈的血壓。

介紹

泊肅葉,J.-L.-M.
Jean-Louis-Marie Poiseuille (1799~1869)

說明

法國生理學家。他在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畢業後,又攻讀醫學,長期研究血液血管內的流動。在求學時代即已發明血壓計用以測量狗主動脈的血壓。他發表過一系列關於血液在動脈和靜脈內流動的論文(最早一篇發表於1819年)。其中1840~1841年發表的論文《小管徑內液體流動的實驗研究》對流體力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文中指出,流量與單位長度上的壓力降並與管徑的四次方成正比。這定律後稱為泊肅葉定律。由於德國工程師G.H.L.哈根在1839年曾得到同樣的結果,W.奧斯特瓦爾德在1925年建議稱該定律為哈根-泊肅葉定律。泊肅葉和哈根的經驗定律是G.G.斯托克斯於1845年建立的關於粘性流體運動基本理論的重要實驗證明。現在流體力學中常把粘性流體在圓管道中的流動稱為泊肅葉流動。醫學上把小血管管壁近處流速較慢的流層稱為泊肅葉層。1913年,英國 R.M.迪利和 P.H.帕爾建議將動力粘度的單位依泊肅葉的名字命名為泊(poise),1泊=1達因·秒/厘米2。1969年國際計量委員會建議的國際單位制(SI)中,動力粘度單位改用帕斯卡·秒,1帕斯卡·秒=10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