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題門

泄題門

“泄題門”是指在各種大型考試中出現考題答案外泄的情況。2010年的考研中,鄭州大學的研究生考試出現考題嚴重外泄的情況。2012年的英語考研也被曝出“泄題門”事件,涉及多個考點。

目錄隱躲

基本概況相關事件
  • 部落格預告考研題
  • 大量題目與真題重合
  • 涉學院稱盡不可能
  • 否認泄題相關評論

    基本概況

    2010年1月10日,報考鄭州大學新聞學和傳播學專業的考研者,進行了兩門專業課目的考試。但在1月8日,考試的部分題目就被人掛在新浪部落格上。其中,“新聞傳播基礎(含中外新聞史)”科目泄題115分,占總分的75%。

    相關事件

    部落格預告考研題

    2010年1月8日,新浪部落格“a9527111”發表日誌《2010年鄭州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招生試題,期待鑑定》稱,博主“最近偶然見到”這份試題,對真實性“不敢苟同”,故先寫博文為證,等待真相揭曉。此試題並非試卷形式,而是標出教科書的具體章節,及知識點。範圍涵蓋《中國新聞史》(方漢奇)、《新聞傳播學理論》(童兵)等新聞和廣告專業的7個科目,總計330字左右。 日誌將最後一段加黑,“大題:結合實例,談網路輿論的監視與引導”。“a9527111”只發表了這一篇日誌,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獲得試題的途徑。

    大量題目與真題重合

    2010年1月11日,新浪部落格“看門狗”發表日誌《鄭州大學研究生考試涉嚴重泄題醜聞》,將考研試卷與“a9527111”所表露的對比,頗多重合。“看門狗”逐題計算,發現“新聞傳播基礎(含中外新聞史)”泄題115分,占總分150分的75%,“新聞傳播綜合(含新聞實務、傳播實務)”泄題30分。對比的標準,則是看試卷題目是否回屬於預告所劃的知識點,比如有一道論述題,要求考生結合南京最牛房管局長或雲南躲貓貓事件,談對當前網路輿論監視的熟悉。在“看門狗”看來,這與“a9527111”粗體加黑的“大題”實屬同一道題。網站方證實,“a9527111”發表於1月8日15時45分41秒的日誌,在發表後56分鐘修改過一次。除此,再無修改記錄。經本報調查,“看門狗”所依據的考研試卷,其內容也屬實。

    所涉學院稱盡不可能

    化名“鄭毅然”的舉報者稱,其不但在上述部落格發帖,還給有關部分和媒體寄了舉報信。“鄭”說,多名考生在考前都獲知了部分題目,在1月10日下午考試前,就有考生在考場透了一道分值高達50的專訪改寫訊息的題,試卷下發後確實如此。據“鄭”先容,此事曝光,是由於有名非鄭大本科的女考生,拿到試題後不會答,就找其老師幫助,結果很快輾轉傳開。但此說目前尚無法證實。昨晚,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長呂文凱稱,網上關於該院泄題的投訴,他也剛聽說,但還沒上網看。校方也尚未啟動對此事的調查。“這盡對不可能。”呂文凱說。對該院哪些人可以在考前接觸到試題,呂拒盡回答,稱自己正忙,讓記者與上級部分聯繫。[1]鄭州大學否認泄題

    否認泄題

    鄭州大學回應的檔案主要否認這是一起泄題事件。鄭州大學研招辦表示,某著名網站部落格上對該校考研泄題的舉報,“與事實完全不符”。帖子中所稱的試題,不是2010年的考研真題,而是本專業7本書的一些章節目錄。回應誇大,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不存在泄題情況,也沒有舉辦過任何形式的考研輔導班。 實際上,所謂的泄題確實不是試題的格式,而是標出教科書的具體章節,以及知識點,這些目錄恰好就是這次考研真題的答案範圍。記者對照涉嫌泄題的帖子和考生髮上來的試題,帖子預告了19條章節的知識點,其中有13條是與考題對應的。比如日誌猜測了一道大題,“結合實例,談網路輿論的監視與引導”。真題則是,考生結合南京最牛房管局長或雲南躲貓貓事件,談對當前網路輿論監視的熟悉。在很多考生看來,這跟帖子猜測的就是同一道題。2010年1月13日晚,記者採訪了鄭州大學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職員,他很肯定地表示,就有關情況來看,不會再組織一次考試。工作職員表示不會加考,試題跟這個(帖子)是兩碼事。重考牽扯的就多了,到時會引起更大的麻煩。這名工作職員表示,鄭州大學還沒有找到涉嫌泄題的來源。提綱是怎么來的,校方也還不清楚。該學院是正規學院,沒有辦過輔導班。發帖子的網友只發表了這一篇日誌,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獲得試題的途徑,他自稱是“最近偶然見到”了這份試題,而且對真實性“不敢苟同”,所以先寫博文為證,等待真相揭曉。網友泄露內容沒有以試題格式出現,而是劃了考試範圍,這到底算不算泄題呢?大眾傳播研究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藝術傳播系黨總支書記張政法,張教授自己也是考研試題的命題人。張政法以為:老師給人說題怎么可能說出具體哪道題?即便給人說題,老師也不會說這道題是怎么出的,肯定是你看一看哪一塊(內容)。一旦出這一塊的內容,哪怕換題目、名字,原理是一樣的。研究生考試一般都是題庫,一套題假如能夠合上70%,說明給的範圍肯定很小。老師就不應該給考生劃範圍。出題怎么著也得是A、B卷。一套題重上70%還不算離題(泄題),那什麼才叫離題呢?有人以為這屬於大學考試中常見的“劃範圍”,並不構成泄題。但這個“範圍”究竟有多大標準卻是值得商榷。[2]

    相關評論

    鄭大輕率否認考研泄題有損大學公信力 2010年1月13日,鄭州大學研究生部對網上傳聞“2010年全國研究生進學考試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課泄題”的部落格文章進行回應,學校調查以為,博文與事實完全不符。由於部落格中所稱試題,發布的是7本專業書的章節目錄。考試題目是否涉嫌泄露,一般有兩個基本的判別常識:其一,試題部分或全部泄露,比如作文題原封不動、論述題一模一樣;其二,試題原題並無泄露,但是,在一個十分扼要的溫習綱要中,所提知識點、考查要求,與考題重合度很高,比如,一本書500頁,提綱2、3頁,而提綱中提到的內容,有大部分在考試中考到,這就涉嫌泄題,而非高水平的猜題,或“純屬偶合”。再看來鄭州大學這次考研泄題事件,根據記者的調查,在考研之前發布的部落格文章《2010年鄭州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招生試題期待鑑定》,預告了考研所涉7科目19條章節或知識點。其中,有兩科——《傳播學教程》和《報紙編輯學》——知識點以名詞和題目的形式出現,而其它則是另外5本教科書的一些章節目錄,不是試題格式,但是,將真題與上述19條對照,有13條與考題對應,在考卷“新聞傳播基礎(含新聞史)”中占115分,為滿分的75%。在“新聞傳播綜合(含新聞業務、傳播實務)”中,也占有30分。7本教科書,至少近兩千頁,也至少幾十個章節吧?有人能預告如此精確,是決然不能簡單地以這不是考題格式,就判定為“與事實完全不符”、不存在泄題的。事實上,考前劃範圍,恰正是現在考研泄題的主流形式,尤其在一些考研培訓機構中,更是以此作為招攬生源的賣點。在確知“預告”範圍,與考題題高度重合的情況下,作為一所負責任的大學,應該做的事是,不輕易否定泄題的可能性,而是成立獨立調查組,調查整個事件的來龍往脈,以給公眾一個交代。假如出現泄露,嚴厲查處,這可純淨學校的考研環境,更可樹立學校的公信力。鄭州大學的做法與此恰恰相反。而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其它高校的慣常做法——在出現題目時,總是極力否認和掩蓋,殊不知,這保護了少數人的利益,卻造成更大的醜聞,讓學校形象受到更大的傷害。高校的這種做法,實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近年來,為何自主招生屢遭質疑,就是由於公眾不相信高校能公平、公正的招生,而考研中自主命題總是出現各種醜聞,也加重這種懷疑。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試中,公共課是同一命題,專業課則大多由學校自主命題,前幾年,北京交大在考研中傳出“性題交易”醜聞,就是出在專業課命題中;而今年考研中,北大社會學專業題目出錯(北大已決定在2月9日重考出錯科目)和鄭州大學的考研泄題,也是專業課惹的禍。對於高校自主命題屢屢犯事,有人提議,把自主命題權收回,而從2007年起,這種“收權”行動已付諸行動,全國碩士研究生同一進學考試中,教育學、歷史學、醫學三個學科門類的大部分學科專業,初試的專業基礎綜合科目實行同一命題。這顯然於高校自主辦學權的落實嚴重不利,也會誤導公眾對高校自主辦學的熟悉——高校一自主,就將大亂。在筆者看來,我國高校之所以沒有用好僅有的自主權,關鍵在於校內沒有與自主辦學相配套的治理機制,高校自主辦學,必須對應有學術自治、教授治校和學生自治的基本辦學模式,否則,權力集中在行政領導與行政機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利無法保障,就會出現上述這種不拿受教育者權利當回事,不嚴厲對待醜聞,揮霍自身公信力的事件。對於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來說,不能因高校的“自主”出現題目,而質疑、收回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即便收回自主權,校內的原有運作體制,照樣可在各種空間製造F·B腐-敗-F·B,而應該探索可以保障高校自主辦學的基本治理制度和辦學制度。[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