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鷦鷯

沼澤鷦鷯

沼澤鷦鷯,屬於鳥綱、雀形目、鷦鷯科、沼澤鷦鷯屬 。沼澤鷦鷯分布圖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沼澤鷦鷯沼澤鷦鷯
【中文名稱】沼澤鷦鷯
【拉丁學名】Cistothorus meridae
【命名時間】Hellmayr, 1907
【英文名稱】Paramo Wren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鷦鷯科沼澤鷦鷯屬

外形特徵

沼澤鷦鷯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0 cm,尾巴較短。成鳥的頭冠和頸部棕色有縱褐色條紋。肩膀和背部的有縱向的黑色與白色條紋,到了背部和臀部中間變為褐色。尾羽大約有8道黑褐色條紋羽毛。雙翼覆面是亮淺黃或褐色,所有褐色羽毛有明顯的黑邊。斑紋明顯,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有明顯的棕褐色痕跡。具白眉,直達眼睛後部。耳羽有斑駁的褐色。在下頦和喉嚨是白色色調,到胸部越來越變成淺黃色。腿有相同顏色的斑點。翅膀內側是灰白色。眼睛是褐色,嘴棕色,嘴基淡粉色或黃色。腿淺棕色。
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

分布範圍

沼澤鷦鷯分布圖沼澤鷦鷯分布圖
沼澤鷦鷯分布圖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生活習性

沼澤鷦鷯的歌曲具有多變的音效,往往高音符是極具一系列顫聲,而更多的是鳥喙發出的喧鬧和混合的振鈴音。行為方式在鷦鷯科中很典型。領地意識非常強,有摧毀其境內的其他物種的蛋的做法。
喜棲於各種林區的邊緣地帶、灌叢、沼澤、濕地和陸地鳳梨科植物等環境中,活動于海拔3100和4000米的高度之間。不太隱蔽,棲止時,常從低枝逐漸躍向高枝。鳴聲清脆響亮。不隱蔽,喜歡將它的尾巴翹到背上,幾乎和頭部一樣高。取食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生長繁殖

沼澤鷦鷯的繁殖期是5月到6月,在這期間它們會築巢。巢築於灌木和蘆葦叢中,離地面約50厘米。巢的形狀是有一個側門的穹頂結構。外殼由長而細的莖草編織,內襯植物葉子、頭髮和羽毛。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