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栽培

油菜栽培

油菜吸肥力強,但養分還田多,所吸收的80%以上養分以落葉、落花、殘茬和餅粕形式還田。優質油菜在營養生理上又具有對氮、鉀需要量大,對磷、硼反應敏感的特點。據測定,油選單產每畝100~150k8,每生產100以菜籽需吸收氮9~11kg,磷3~3.9kg,鉀8.5~12.8kg。氮、磷、鉀比例為1:0.5:1。

概述

油菜栽培
油菜的栽培技術--科學施肥

油菜的需肥規律

(1)優質油菜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①對氮素的需求。氮素是油菜植株器官中蛋白質葉綠素及許多重要有機物的組成成分,在生理代謝中非常重要。缺氮造成植株矮小,葉色淡,重則變紅,枯焦,莖稈纖細,分枝小,根系不發達,花芽分化慢而少,蕾花量少、角、粒發育不良,產量較低。氮素的多少對油菜籽品質有一定的影響。角果成熟期氮素供應過多,會使菜籽中蛋白質含量增加,而含油量隨之降低。同時油分中的芥酸、亞麻酸、亞油酸含量有微量增加,而種子中硫甙含量有所降低。
②對磷素的需求。油菜對磷素的需求量比氮素少,但優質油菜對磷反應敏感。科學施肥 磷素在油菜生理代謝中非常重要,磷素是核蛋白、磷脂、核酸及活性酶的組成部分,決定著細胞的增殖和生長發育。缺磷時油菜植株根系明顯減少,吸收力
弱;葉片、分枝發育和花芽分化受阻,光合作用減弱,角果角粒數少,產量低。在北方冬油菜區,磷素供應充足還可提高油菜營養體內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細胞液濃度,增強細胞壁彈性和原點質粘性,減少胞間水分蒸騰,提高油菜越冬抗寒能力。
③對鉀素的需求。鉀素以離子狀態參與體內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運轉。缺鉀時植株生育遲緩,下部葉的葉尖枯焦;莖稈細弱易倒,分枝小,千粒重低。
④對硼及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油菜需要的微量元素較多,但對生長發育影響較大的是硼元素,其次是鉬、錳、鋅等元素。
硼不是油菜植株體內有機物的組成部分,但在油菜的生理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強油菜的抗旱、抗寒和耐病性,增強油菜莖葉等器官的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正常運轉。硼元素供應充足時,生長發育健壯,生機旺盛,根系發達,枝葉繁茂,角果滿尖,籽粒飽滿。當土壤中可溶性硼的含量小於0.4mg/kg時,油菜會出現植株矮化,生長萎縮,花而不實等許多症狀。土壤缺硼特別嚴重時,幼苗會出現葉柄開裂,根頸部龜裂,葉片出現紫斑,褪綠白化,甚至大量死亡。儘管其他營養元素充足,仍不能消除上述症狀。優質油菜和雜交油菜對硼反應更為敏感。
引起油菜缺硼的原因:一是土壤硼素流失。質地較輕的土壤,因其保水保肥性能差,可溶性硼大量流失。二是石灰性土壤普遍缺硼。ph值在4.7~6.7範圍內的偏酸性土壤有效態硼含量較高;ph值在7.8~8.1的鹼性土壤有效態硼含量下降。三是由於油菜體內的多種營養元素比例失調。如偏施氮肥、鉀肥會引起鉀硼拮抗而出現缺硼現象。四是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比早熟品種容易出現缺硼現象。
施用硼肥增產效果的大小主要與土壤可溶性硼含量有關,土壤硼含量越低,增產效果越明顯。如河南省土壤普查結果,土壤硼含量在1mg/kg以上為富硼區,在0.5~1mg/kg為適硼區,在0.2~0.5mg/kg為缺硼區,在0.2mg/kg以下為嚴重缺硼區,而本省絕大多數土壤有效硼含量都在油菜需硼的臨界以下。潮土含可溶性硼為0.31mg/kg,褐土 0.22mg/kg,砂姜黑土棕壤、風沙土均為0.2mg/kg,黃棕壤的水溶性硼含量最低,僅0.17mg/kg。因此,大部分土壤施肥對油菜都有明顯增產效果。
微量元素鉬、錳、銅、鋅等對油菜的生長發育都有重要作用。如促進光合作用,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抗旱抗寒能力等。因此,在缺乏這些元素的土壤上,施用相應微肥,可以起到良好的增產作用。
(2)不同生育時期的養分吸收量 油菜吸收氮、磷、鉀的數量與生長發育速度密切相關,生長發育旺盛時期吸收數量相應增多,生長發育減慢,吸收量相應減少。油菜不同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比例不同,油菜對氮素的吸收量,在抽薹前約占45%,抽薹至終花前占45%,角果發育期約 10%。因此,氮素的吸收高峰主要在苗期和薹花期。氮素在苗期主要促進根系的發育和地上部葉片的形成,對增加冬前葉片數,擴大葉面積,製造和積累較多的光合產物,培育壯苗有重要作用。薹花期生育兩旺,生長量大,消耗養分多。此期氮素供應狀況對單株分枝數、角果數影響很大。油菜全生育期均不可缺磷,但以苗期對磷最為敏感,對磷的吸收利用率較高。鉀在油菜生長發育過程中主要是活化酶系統,對莖葉的形成和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運輸有重要作用。鉀素以苗期和薹花期吸收比例較高,葉片和莖葉中含量較多。

施肥原則

(1)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基肥與追肥相結合 有機肥營養全面,肥效長,並有利於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應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化肥。同時,改變過去“重施蕾薹肥”的習慣,重施基肥,有利於培育壯苗,春發穩長,防止貪青晚熟。一般基肥比例占60%~70%。
(2)經濟施肥與平衡施肥 油菜需肥量大,但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應根據土壤供肥狀況,應遵循肥料的報酬遞減率進行平衡施肥。
幅)配方施肥 根據土壤測定結果和優質油菜需肥規律進行氮、磷、鉀配方施肥,改變盲目施肥、單一施肥的習慣,提高施肥效果。據研究,由於各地土壤及氣候條件的差異,施肥配方有所不同。如湖北、湖南試驗研究結果,本地優質油菜氮、磷、鉀肥配方為1:0.5:0.5和1:0.5:0.7;研究結果,優質油菜氮、磷、鉀肥的最佳配方是1:0.7:0.7。
(4)不施含硫化肥和十字花科作物秸稈漚制的農家肥施用含硫化肥易導致優質油菜硫甙含量上升,降低品質,因此應杜絕向優質油菜施用硫酸銨、硫酸鉀等含硫化肥。同時,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秸稈、角殼漚制的有機肥,易出現穭生油菜,並易傳染病害。
3. 施肥技術
根據優質油菜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特點,氮肥按底施50%,苗肥30%,薹肥20%比例施用,磷、鉀、硼肥一次作底肥施用。
(1)施足底肥 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時,施入足量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礎。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000kg,碳酸氫銨20~25kg,過磷酸鈣25kg,氯化鉀10~15kg。施用方法上,應採取分層施肥,耕地前將有機肥撒施地面,隨深耕翻入,淺耕時將氮、磷、鉀化肥施入10~15cm的淺土層,供油菜苗期利用。
(2)早施提苗肥 油菜苗期發育健壯是高產穩產的基礎。要充分利用冬前熱量,促秋發、冬發。移栽油菜在栽後7~10天活苗後,即追施速效氮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10kg或人糞尿1000kg。
(3)壅施臘肥 壅施臘肥是北方冬油菜區冬季防凍保苗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常規優質油菜品種抗凍性較弱,更應注意壅肥護根。一般在寒潮前結合中耕鬆土增施農家肥或人糞尿具有較好的防凍保苗效果。
(4)穩施苗肥 春後油菜進入薹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期,植株迅速抽薹、長枝,葉面積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也是增枝增角的關鍵時期。此期的主攻目標是春發穩長。春發不夠,難以高產;春發過度,則旺長郁蔽,也影響高產。因此要根據底肥、苗肥的施用情況和長勢酌情穩施薹肥。底、苗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可不施薹肥;若底、苗肥不足,有脫肥趨勢的應早施薹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8kg。
(5)必施硼肥 根據優質油菜尤其是雜交優質油菜對硼素敏感,需硼量大的特點,硼肥最好底施加蕾薹期葉面噴灑。
①底施:一般每畝硼肥施用量0. 5~1kg。可與其他氮磷化肥混勻,施入苗床或直播油菜田。一般施於土壤上層為宜。底施量可根據土壤有效硼含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土壤有效硼在0. 5mg/kg以上的適硼區,可底施0. 5kg硼砂;含硼在0.2~0.5mg/kg的缺硼區可底施0.75kg硼砂;含硼0.2mg/kg以下的嚴重缺硼區,硼肥施用量應在1kg左右。
②葉面噴灑:用0.05~0. 1kg的硼砂或0.05~0.07kg的硼酸,對人少量水溶化後,再加入50~60kg水,即為每畝田塊噴灑用量。應注意在晴天的下午噴灑。
此外,硼肥還可作為拌種、浸種或灌根施用。

有機栽培技術

通常情況下,有機油菜種植的產量都不高。怎樣才能提高有機油菜的產量呢?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選種
有機油菜植株較高大,因此在選種時,一定要選擇抗病力強、耐肥力高、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低芥酸、低硫苷“雙低”油菜品種。
2.播前備耕
前茬地選擇一定要注意避免用過磺隆類除草劑的地塊。秋季早深耕,耕深20—25cm,雨後及時耙耱保墒,播前結合施底肥淺耕,精耙細耱,使土壤達到松、碎、平整的待播狀態。
3.培育壯苗
在北方春油菜產區一般播期為4月中旬至4月下旬,條播,播種量0.4—0.5公斤/畝,播種深度3—4厘米,株距15—20厘米。在南方,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的沙壤土作為苗床,進行土壤消毒和培肥,要求在9月20日左右選晴天播種。播種時澆足糞水,用細沙蓋好種子,注意苗期管理,培育優質壯苗。
4.規範合理移栽
採用寬窄行條栽,規格為(40+27.6)cm×25cm,畝植7000—10000株。移栽做到苗正、根正、栽穩,邊栽邊澆定根清糞水。
5.合理平衡施肥
移栽時進行整地,並施入人畜糞尿1000—1200kg、堆肥1000kg、油枯15—20kg。油菜返青成活後及時追一次肥,隔20天左右追第2次肥。每畝施人畜糞水600—800kg,蕾苔期畝追施人畜糞尿200—600kg。
6.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