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濱街道

河濱街道

河濱街道辦事處在縣境中部、縣城南郊。

基本信息

福建南平縣河濱街道

河濱街道辦事處在縣境中部、縣城南郊。東鄰富嶺鎮,西接蓮塘鎮,西南與萬安鄉毗連,北隔南浦溪與南浦鎮相

河濱街道海濱街道寶山村
望。位於東經118°31′—118°35′,北緯27°52′—27°55′之間,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5公里,面積18.7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緊依南浦溪。地貌以盆地、丘陵為主,地勢平緩,河谷盆地有水南畈、下水南畈,共3438.75畝。盆地最低海拔228米,山區最高海拔240米。氣候與城關相似,山區的寶山村氣溫略低,全鄉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7.4℃,最冷的1月份平均為6.4℃,最低氣溫零下3℃,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7℃,每年有幾天最高溫度可達37℃—38℃。

境內發現春秋戰國文化遺址1處。宋至清屬南隅里。明、清設有校場、演武廳。民國期間屬文通鎮、體仁鎮管轄。又為軍隊重要駐地,民國22年(1933)在境內開闢飛機場,占地350390平方米。民國33年夏,國民黨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部設在水南天后宮,隨行的英國代表團亦駐在境內東嶽廟,江南陸軍醫院遷駐境內江南會館。解放後1950年正式設鄉,1960年與國營農場合併稱地方國營水南綜合農場。1984年9月成立水南鄉,下轄水南、下水南、北山排、寶山4個村委會。是一個融貿、工、農為一體的鄉場合一的城郊型經濟實體鄉(鎮)。1997年李梅村委會劃入管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2167戶8466人。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9603人。2005年12月31日,水南鄉改為河濱街道辦事處。這年,據縣公安局提供資料,河濱街道辦事處有9982戶,33522人,其中男性16671人。

河濱街道辦事處氣候、土地等自然地理為動植物生長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自古至今都是供應城關居民蔬菜和淡水魚生產基地,擁有蔬菜耕地面積近2000畝,漁業養殖面積約500畝,其中傳統魚塘60畝。魚塘占總土地面積的比例及畝產量均居各鄉(鎮)首位。解放後,全地區第一次人工繁殖鰱、草、鱅魚均在境內產生。同時也盛產茶葉、茉莉花,有茶園850畝,80年代茉莉花種植50餘畝,畝產216公斤。河濱街道辦事處也是遊覽勝地,從元代以來建有古塔、寺廟10多座,涼亭20多處,其中元代建圓通塔,磚砌七級,塔下有圓通寺院,惜於民國33年被三十二集團軍拆毀。沿南浦溪有觀瀾亭、南浦綠波、白雲潭龍潭石豬頭岩等景觀。

2005年,據浦城統計局提供資料,河濱街道辦事處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35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320畝,總產量2306噸;經濟作物中油料播種面積700畝,總產量59噸,蔬菜瓜、果類播種面積6550畝,總產量3586噸;營林生產中幼林撫育出材量127立方,全部木材量4365立方;畜牧業中當年出欄豬2900頭,家禽39000隻;園林水果採摘面積1170畝,總產量268噸。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河濱街道

河濱街辦事處成立於1964年,是惠農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區面積47.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07戶28575人。下設10個居民委員會,39個居民小組。2000年成立了河濱街街道黨工委,下設11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24人。轄區內建有自治區級開發區一個,有恆力、發電廠等50餘家企業,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區這個百姓過去並不熟悉的概念,如今已成為了政府關注,百姓關切的話題。因為,社區是個“大家庭”,聯繫著你我他,關係著國家基層的穩固和居民的生活質量。回響國家加強城市社區建設的號召,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河濱街一班人真抓實幹,開拓創新地率領社區黨員、居乾、發動廣大民眾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充分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控制人口增長,創造優美環境、創辦社區服務項目,開展基層黨建活動的職能作用,促進了轄區兩個文明的健康發展。學習“三個代表”,立足社區建設,我們有決心、有信心:爭一流業績、創文明社區。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

是市委、市政府座下街道,位於中心城市西北,北靠大運河,東臨古黃河,西至外環路,南連洪澤湖路。境

河濱街道古黃河
內綠樹環繞,花團錦族,河湖縱橫,風光旖旎,被譽為市委、市政府後花園。街道總面積13平方公里,轄4個居委會,34個小組,總人口2.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0.47萬人。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52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5080元。街道黨工委下設10個黨支部(總支),共327名黨員。

貴州貴陽市南明區河濱街道

河濱街道辦事處位於貴陽商業鬧市中心,街域面積0.88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居委會,300個居小組,2002年末戶籍人口7331戶,26493人。轄區內駐有省、市、區級公共戶單位共48個,其中:大中專院校5個(貴州財經學院、貴州教育學院、貴州貿易經濟學校、貴陽電大、金築大學),行政單位15個(有省總工會、省司法廳、省婦幼保健院、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委、市婦聯、市公交公司等等),企事業單位28個。自2000年社區整合工作開展以來,河濱街道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社區、強化領導、勇於探索、與時俱進,積極開展社區整合、社區建設工作,以社區居委會為依託,動員和依靠社區各界力量,大力開展社區服務,現已初步形成了“以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為龍頭,以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為依託,以開展便民利民服務活動為視窗”的社區服務網路體系,先後被省民政廳、省人民政府授予“政務公開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和“社區服務示範模範單位”的光榮稱號。去年,轄區8個社區居委會中,瑞金、文化路、金地、省工會、河濱公園、財貿、星雲等7個社區被市文明委評為“文明社區”,次南門社區被評為“文明示範社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