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鎮

河洲鎮

河洲鎮位於祁東縣東部,距縣城46公里,毗鄰歸陽鎮、鳥江鎮、糧市鎮,與常寧市、祁陽縣隔河相望。轄2個居委會、38個村、總人口31994人,總面積65.5平方公里,耕地24800畝,轄38個村2個居委會337個組,城鄉人口達3.5人。

基本信息

河洲鎮河洲鎮
河洲鎮位於祁東縣東部,距縣城46公里,毗鄰歸陽鎮、鳥江鎮糧市鎮,與常寧市、祁陽縣隔河相望。轄 2個居委會、 38個村、總人口31994人,總面積65.5平方公里,耕地24800畝,轄38個村2個居委會337個組,城鄉人口達3.5人。

簡介

河洲鎮位於祁東縣東部,距縣城45公里,東與常寧市隔河而望,南與祁陽縣隔河相鄰,湘江河水沿河洲鎮東流,河岸線長達70華里,將河洲鎮滋潤美麗富饒,人傑地靈。美麗而神奇的落排洲,座落於河中,宛如明月落玉盤,猶如一片世外桃源,是消署避夏的好去處。獨具傳奇色彩的人文景觀劉三廟僧侶成群,香火鼎盛,香客綿綿,現作為名勝古蹟、佛教聖地,歸屬縣統戰部管理。
河洲鎮河洲鎮農田
河洲鎮物產豐富,盛產稻穀、大豆花生、鮮魚,產量多、質量好,市場廣闊。河洲鎮黨委政府大膽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烤菸西瓜苕頭白蘿蔔的種植和特種名貴水產養殖已成規模,經濟效益提高,農民收入增加。尤其河洲鯰魚因色鮮、肉嫩、味美,食客喜愛,堪稱河洲一絕。一條長達5.6公里,寬5米,投資160萬餘元的平坦寬敞的村級水泥硬化公路,直通村部活動中心,連線全村9個組,18個自然村莊、院落。613人出入本村的交通和運輸難題迎刃而解,目前正在加緊道路兩旁的綠化植樹。投資16萬餘元建設的村部活動中心已基本竣工。村部活動中心門前廣場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六盞彩色燈籠高高懸掛,“河洲鎮市門村活動中心”和“立黨為公”的黃色鑲邊大字在太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以防洪堤和骨幹山坪塘、水渠為主體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部修復到位。新建電排機埠一處,徹底實現了該村499畝稻田,80畝旱地的旱澇保收。民眾家家戶戶用上了放心水。改造飲用水井16處,開闢新飲用水源3處,全村人畜飲水安全完全有了保障。已建沼氣池20口,新建沼氣池40口,基本解決了村民能源短缺狀況。商貿流通業空前繁榮。充分發揮河洲鎮在攸縣東部山區地理交通經濟上的區位優勢,加強市場建設,最佳化市場環境。建有幾十家大型商業中心,批發零售業加速發展,滿足了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消費需求。我鎮實施城鎮帶動戰略,確立了“一個中心鎮,三個村級鎮”的城鎮布局。2004年,投資120多萬元,美化、綠化、亮化了鎮區老街。2005年又100餘萬元完善商業大道、農民文化廣場等重點項目的配套工程。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94%,有線電視普及率達100%,村組水泥路硬化率達90%以上。河洲鎮現有龍燈隊11個,籃球隊8人,秧歌隊、腰鼓隊各3支。每年都開展龍燈、卡拉OK、象棋書法、秧歌、腰鼓、農民籃球、老年人健身操等比賽活動。每年還舉行一次寶寧寺放生節,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了文化品位。2005年先後舉辦了慶“七一”黨員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賽和“河洲鎮農民文化活動周”等大型民眾性文體活動,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蔣大為應邀參加農民文化周活動。鎮文化服務中心先後被評為“全省百強文化站”和“全省農村百佳業餘劇團”。河洲鎮已全部實行了計畫生育村民自治,通過計生獎勵政策,嚴格目標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嚴控人口數量,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計生工作位於縣先進行列。通過社會治安秩序集中整治,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啟動礦山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營造了生態文明的自然環境;開展經濟秩序集中整頓,營造了規範有序的經濟環境。

沿革

河洲鎮建國初期屬祁陽縣管轄,1952年分縣後屬祁東縣歸陽辦事處,1 958年成立河洲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鄉級鎮,1995年將原河洲鎮、五家圍鄉和樟木鄉的11個村合併組成現在的河洲鎮。

經濟概況

河洲鎮河洲鎮田園
河洲鎮耕地17375畝(其中水田13737畝),林地近20萬畝。省道315公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境內山上盛產竹木油茶;地下蘊藏豐富石灰石炭探明儲量達5億噸。河洲鎮共有企業126家,其中煤礦企業114家,石料礦6家,探礦權鐵礦1家,水泥廠、紙廠、選礦廠、精粉廠、治煉各1家。年產值超500萬元的企業達50家。2005年,河洲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2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78元,高出全縣人均純收入近1000元。河洲鎮共有學校10所,其中中學1所,完小7所,辦學點2 個。河洲鎮醫院現有職工136人,其中主治醫師12人,有20多個臨床科室,病床100多張。鎮中學和鎮中心完小於2002年通過市級驗收,創建為“市示範性初級中學”和“市示範性中心完小”。中學還被縣綠化委員會授牌為“園林單位”。 2005年河洲鎮被國家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鎮”稱號。河洲鎮的企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產業為主,交通運輸、物流商貿、農林加工、畜牧殖、文化休閒、旅遊開發等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河洲鎮共有企業126家,其中煤礦企業114家,石料礦6家,探礦權鐵礦1家。鎮內有河洲鎮水泥廠、東嶽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吉林橋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興紙業湘東公司、華豐礦業等主要企業。河洲鎮是典型的資源型鎮,煤炭產業是鎮域經濟和鎮村財政的主要支柱。鎮黨委、政府按照“依法辦礦、安全辦礦、規範辦礦、規模辦礦”的要求,引進先進技術和生產設備進行示範礦井建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局面。2005年,河洲鎮煤炭總產量達 210萬噸,年產超500萬的大型煤礦企業達50家。河洲鎮為資源大鎮,改革開放後,逐步成為攸縣的產煤之鎮、汽車之鎮、旅遊之鎮。2003年由人民政府確定為攸縣八大中心集鎮,是該縣東部山區治、經濟文化中心。經濟蓬勃發展的河洲鎮,煤礦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河洲鎮82隻有證煤礦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實現了“兩證”核發,促進了煤礦產量上規模、開採上水平、安全上台階。2005年河洲鎮的工作以財政增長,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繼續緊扣“立足資源優勢,加快產業開發,建設經濟強鎮”的工作主題,實施工業強鎮、商貿活鎮、城鎮興鎮三大戰略。現在農業五大樣板基地正在興起,旅遊開發日益旺盛。城鎮建設正在擴容。

基礎設施

河洲鎮河洲鎮農貿市場
河洲鎮交通發達,水陸兩捷,省道314線與210線貫穿東西,湘江河水繞境而過,衡棗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湘江大橋飛架南北,方便了河洲鎮與常寧市交流,結束了兩地交通不便的歷史。河洲雖偏居一隅,但並不閉塞,市場交易十分活躍,是毗鄰常寧、衡南和祁陽的邊貿市鎮,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仍十分便利。城鎮建設異軍突起,已建成“八街一路",形成了“三縱四橫"的格局。城鎮規劃建設布局合理,配套基礎設施完善,鎮容鎮貌煥然一新。郵電通信酒樓茶座、影視娛樂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農貿市場氣勢恢宏,工農產品琳琅滿目,商賈雲集,生益興隆。境內有志利順等8家民營骨幹企業和16個園林式單位,建有二所中學和一所中心國小,鎮醫院納入國債項目正在高標準建設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