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工銀行

河南農工銀行

光緒二十二年(1896),督撫奏設河南豫泉官錢局於省城。光緒三十年局內增設官銀號,宣統三年(1911)將官錢局官銀號合併為河南豫泉官銀錢局,由於發行量過多,票價一蹶不振,民國十二年(1923)吳佩孚占據洛陽,將河南豫泉官銀錢局改為河南省銀行。民國十六年十二月,河南省銀行宣告停業,又於民國十七年三月正式成立河南農工銀行。

光緒二十二年(1896),督撫奏設河南豫泉官錢局於省城。光緒三十年局內增設官銀號,宣統三年(1911)將官錢局官銀號合併為河南豫泉官銀錢局,由於發行量過多,票價一蹶不振,民國十二年(1923)吳佩孚占據洛陽,將河南豫泉官銀錢局改為河南省銀行。民國十六年十二月,河南省銀行宣告停業,又於民國十七年三月正式成立河南農工銀行。
一九二七年馮玉祥來到河南後,財政廳長薛篤弼決定停辦省銀行,另行籌建河南農工銀行。一九二八年三月十六日,河南農工銀行正式開業,一度歸西北銀行代管,不久即獨立。河南農工銀行成立以後,人事變動仍非常頻繁,短短兩年之內,九次更換主管人,所以不論誰當總經理,都沒有長遠發展業務的打算。至於河南農工銀行的資金,更是微薄的可憐,開業時名為官商合辦,但官股分文未撥,僅有的商股三十五萬餘元,也早被軍閥挪用殆盡,所余資金及不動產總計不足二十萬元,營運十分困難,瀕於破產倒閉的危險境地。李漢珍就是在這樣極端困難的局面下,接任了河南農工銀行行長之職的。李漢珍任行長以後,即擬定銀行章程,董事會則例及發展銀行計畫等,呈報河南省政府審查,願為河南省銀行樹立一個百年有道的宏基,認為“只有洞察已往經營中的得失,才能找到將來事業發展的途徑。”(河南農工銀行民國十九年十月至二十二年六月營業報告書序論)由此可見李漢珍對整頓和發展河南農工銀行抱有很大的決心和信念。此後十餘年中,他率領全銀行員工積極經營,極力恢復銀行信譽,各項業務逐步走上了正規,對發展業務,鞏固河南農工銀行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漢珍在河南農工銀行,主持工作的十餘年中,河南省政府主席由劉峙而商震,程潛、衛立煌、李培基等先後更換了多人,財政廳長(河南農工銀行的當然董事長)亦隨著省主席的更換,常常變動,獨李漢珍的行長位置,從沒有受到影響。 一九四四年,王撫州任河南省財政廳長,王亦曾在美國留學,是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的親信。王到河南以後,打算和李漢珍合夥經商,李未答應,所以王對李逐漸產生了隔閡,以至於懷恨在心,於是動用國民黨軍統特務手段,將李漢珍,李凌閣在河南農工銀行任職期間,公私往來函、電,以及銀行有關帳據,掌握到手,揭發了河南農工銀行李漢珍、李凌閣等舞弊案,李漢珍自感和王撫州鬥爭,不能取勝,於是由重慶逃至綦江鄉村余某家中暫避,後又轉逃到貴州省貴陽大學藏匿。因黃膽病於一九四九年死去。農工銀行不久被人民銀行接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