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人民醫院

河北唐山市人民醫院

唐山市人民醫院始建於1943年,是一所在華北地區有著廣泛影響的以腫瘤治療為特色的老字號綜合醫院。醫院占地面積41226平方米,在職職工1200餘人,開設床位920張,設19個住院病區,開設專業99個,44個診療科室,13所協作醫院,3個社區服務站.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專業人才濟濟。有全國及省內多位著名腫瘤老專家和高學歷高素質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河北唐山市人民醫院河北唐山市人民醫院

醫院設備先進,擁有世界一流的德國西門子直線加速器、美國拓能X-刀治療系統、瑞典醫科達加速器、派特/CT、數字血管造影機、氬氦刀、遠紅外熱成像系統等綜合治療配套齊全的腫瘤放射治療中心。擁有核磁共振、生物晶片檢測儀、神經外科定嚮導航系統、德國西門子CT機、多功能數位化胃腸造影機、德國西門子數字減影機,德國目樂數字顯微鏡、美國惠普5500彩色都卜勒、日本歐林帕斯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十二指腸電鏡、胃電鏡、結腸電鏡、以色列腹腔鏡及手術器械,美國產心電監護系統、呼吸機、麻醉機、碎石機等現代一流高科技診斷治療儀器。
醫院分科設定齊全。設有放化療科神經外科頸椎病科、神經內科、心內科、心外科、胸外科、普外科、甲狀腺科、高血壓科、呼吸內科、骨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肛腸科、肝膽科、婦產科、中醫科、男性科、皮膚科、泌尿生殖感染科、燒傷整形醫學美容科、眼科、白內障復明門診、變態反應門診、急診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口矯科、核醫學科、兒科、還設有唐山市放射治療中心、唐山市腫瘤治療中心、唐山市乳腺治療中心、唐山市法醫鑑定中心,是全國百萬婦女乳癌普查工程定點醫院。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方針,做到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科研工作的開展為醫院各科室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神經外科“腦出血規範化外科治療”入選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組推廣套用研究。開展了全省領先的食管擴張技術、食管氣管放射支架術,粒子植入放射治療、胸腔鏡、腹腔鏡,骨關節鏡等現代微創技術為患者減輕了痛苦,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生物免疫治療等新技術新項目的廣泛開展,不斷滿足患者需求。眼科白內障超聲乳化復明手術深受患者好評。2006年6月份,河北省腫瘤大會將在這裡召開,標誌著市人民醫院腫瘤治療在全省得了領先位置。
醫院堅持人民醫院為人民的辦院方針,確立“患者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的服務理念,以病人為中心,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實施人性化醫療服務,想在病人心裡,做在病人前面,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治療休養環境。是河北省首批、唐山市首家通過ISO9001(2000)質量認證的綜合醫院。2005年,被評為國家級醫院文化建設先進集體。2008年9月被納入三級醫院管理。

醫院歷史

1、冀東地區最早的公立醫院;
人民醫院的前身是日偽政府1943年建立的唐山市市民醫院。1946年國民黨政府更名為唐山市市立醫院,當時這所醫院只有18張床位和50張行軍床。
圖片說明:圖片拍攝於1945年,是醫院保存的最早的一張圖片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醫院被人民政府接受,更名為唐山市人民醫院,1960年又更名為唐山市第一醫院。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夫人李德全女士親自為醫院題寫了醫院的院名
圖片說明:圖片是李德全部長當時的題名,非常珍貴
新中國成立以後,醫院得到了迅速發展和壯大。1949年8月,床位擴充到102張,職工104人。1954年床位增至222張,年門診人數近20萬。1962年,床位增至400張,工作人員達到500多人,主要職能是為唐山市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廣大市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是當時冀東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醫院
圖片說明:圖片是拍攝於1962年,圖片中的同志都是在唐山地區以及河北省非常有名望的醫療專家,許多老專家至今還工作在醫療的第一線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醫院化為一片廢墟,全部的醫療設備化為烏有,在大地震中近1/3的醫院員工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包括一大批德高望重的知名專家。
圖片說明:圖片是是地震後的醫院病房樓,從這些殘垣斷壁中,可以看出當時震後的慘裂和淒涼
大地震後,人民醫院一邊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一邊進行震後重建,歷經7年多時間。1984年,醫院全部搬入新址,開放床位524張。
60多年來,人民醫院以淳樸的醫風、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廣大患者的愛戴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奠定了人民醫院在唐山醫療衛生領域的歷史地位。
(1993年,醫院舉行了50年院慶活動。當時的國家衛生部部長陳敏章、解放後唐山市第一任市長李一夫等領導同志都題詞表示祝賀
圖片是:當時衛生部陳敏章部長的題詞
圖片是:當時李一夫市長的題詞
2、人文薈萃,名家輩出
深厚的歷史底蘊造就了一批造詣頗深、德高望重的醫學專家
1)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孫秀蘭女士
孫秀蘭女士是醫院原護理部主任,1989年榮獲國際護理界的最高獎----南丁格爾獎。
圖片說明:圖片是1989年10月,當時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在人民大會堂親自為孫主任授獎
1991年孫秀蘭主任當選是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圖片說明:圖片是孫主任和江澤民總書記的合影
圖片說明:圖片是孫主任和胡錦濤總書記的合影
孫秀蘭主任在人民醫院工作了40年,為醫院的護理工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1997年因年齡關係不再擔任一線工作,目前擔任唐山護理協會主任委員。可以說,孫秀蘭是人民醫院的驕傲,也是整個唐山醫療衛生的光榮。
2)岳美中教授----中央首長和國外元首的保健醫
岳美中是五、六十年代國內著名的中醫科醫生,曾經在人民醫院工作10多年,對醫院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60年代,調到北京工作,擔任中央首長和高棉國王西哈努克的保健醫生。
3)醫院歷史上其他的著名專家
耳鼻喉科專家曹福成;
口腔科專家蔡淑庭;
放射醫療專家常余心;
兒科專家張玉倉
胸外科專家田振山;
麻醉科專家李振英
外科專家李秀奎
影像學專家尹哲生
3、唐山醫院之母的盛譽。
人民醫院在自身發展的進程中,還為整個唐山市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20世紀60---70年代,根據唐山市統一的衛生髮展規劃,
在人民醫院骨科基礎市骨科醫院(唐山市第二醫院);
在人民醫院中醫科的基礎上成立了唐山市中醫院
人民醫院預防結核科成建制劃出成立唐山市傳染病醫院
在人民醫院古冶門診部的基礎上,成立唐山市第三醫院

醫院榮譽

護苑奇葩
四連冠
護理質量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規範護理行為,提高護理質量,醫院護理部把教學與科研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近兩年來,73位年輕護士參加了專升本的學習,24名護士獲得了學士學位。為了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醫院多次組織護理業務骨幹先後12人次出去參觀學習,使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服務的技巧性及管理者的職能。
在唐山市總工會組織的護理技術比武大賽中,人民醫院的護士以優異的成績蟬聯桂冠,贏得了“護院奇葩四連冠”的美譽。
2007年全市技術比武狀元李 敏
2004年全市技術比武狀元馬玉霞
2005年全市技術比武狀元秦震在平凡中書寫
不平凡的人生
52歲的田愛華,是我院放化一位普通的醫師。在他30多年的從醫生涯中,長期擔任病房管床醫生工作,自放化一病區成立那天起,他就和數不清的癌症患者成了知心朋友。
田愛華的不平凡,就在於他立足本職崗位,把這些平凡的小事不間斷地堅持做了幾十年,而且做得認真、仔細,在平凡中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他用廉潔行醫、甘於奉獻和視病人為親人的愛心,時時溫暖著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癌症患者,得到了病人家屬和社會的肯定。
 2007年,田愛華被評為“新唐山十佳白衣天使”
奔向阿里的艱難歷程
黨員孫繼興在西藏
2005年4月,我院年輕的黨員檢驗師孫繼興接受河北省衛生廳、唐山市衛生局和院領導的一項特殊政治任務——去西藏最艱苦的阿里地區援藏一年。面對此項重大任務,他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願意將自己的人生坐標定位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作為近三十年來唐山市醫療界唯一一名入選的河北省赴藏醫療隊隊員,他感到十分光榮;而作為此次赴藏醫療隊隊長,他又感到自己責任重大。但為了西藏阿里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為了把黨的先進性帶到西藏,孫繼興同志發揚了“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為促進西藏阿里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孫繼興同志在藏工作期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多次受到阿里地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卓嗄次仁和院長春花的表揚,並受到阿里地區衛生局拉瓊書記和巴桑局長的親切接見和表揚。06年4月,被西藏阿里地區人民醫院評為優秀公務員和先進工作者,被西藏阿里地區衛生局評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援藏工作者。孫繼興為河北省衛生廳、唐山市衛生局、唐山市人民醫院贏得了榮譽,為市衛生局、市人民醫院分別贏得藏、漢文錦旗各一幅,圓滿出色地完成了援藏任務,於2006年5月勝利凱旋!

醫院領導

胡萬寧唐山市政協副主席、河北省九三學社副主委、唐山市九三學社主委,唐山市人民醫院、唐山市腫瘤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頭頸外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河北省頭頸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唐山市醫學會副理事長、唐山市醫學會大外科分會主任委員、腫瘤分會主任委員、唐山市抗癌協會理事長、唐山市腫瘤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腫瘤疾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特別是在口腔頜面部、頭頸腫瘤外科方面成績顯著,是我省本專業的主要學科帶頭人。主持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獲省、市級科研成果獎多項,主編、參編學術專著6部。開展了許多高難度手術及本學科前沿性的工作。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唐山市“自然科學學科領軍人物”、唐山市市管優秀專家。
趙剛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唐山市政協委員、唐山市人民醫院、唐山市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河北省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北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唐山市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唐山市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兼任《中國綜合臨床》雜誌理事、《中國臨床康復》雜誌編委。知名腫瘤外科專家,20年來在胃腸道腫瘤、乳腺腫瘤手術治療的臨床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共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唐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先後在國家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科研課題“直腸癌擴大根治術式改良的臨床研究”解決了多年來困擾直腸癌擴大根治術開展的難題,即手術造成患者性功能損傷問題,使患者通過手術獲得根治治療又保留了生理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該科研課題獲得1999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先後被評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唐山市勞動模範、唐山市“自然科學學科領軍人物”、唐山市市管優秀專家、唐山市衛生系統重點學科帶頭人、唐山市衛生系[1]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