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段村

沙段村

沙段村是一個村落的名稱,在我國,不同的省市地區有同名分布,他們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經濟、資源分布也不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圖)沙段村沙段村

沙段村位於浙江省臨海市西北部,距臨海城區12公里。清雍正四年(1726)已建有沙潭村。後經洪水沖積,形成一段沙灘,在清宣統年間(1909-1911),改沙潭為沙段。村民50%左右姓方,25%左右姓邱,都從河南遷入。目前並有應、湯、蔣、張、包、秦、趙、李、占、董、陳、徐等姓。1992年,全村有200戶,751人;田地311畝,其中水田233畝;山林2314畝。始豐溪環繞村西,104國道線穿村而過。村後有百餘畝果園,山上林木鬱鬱蔥蔥,是交通便捷、山青水秀、環境優雅的村落。隸屬於沿溪鄉。1986年起,沙段村黨支部年年被評為臨海市先進黨支部。2006年,沙段村被評為臨海市文明村。

工業發展

1991年,104國道通車,給沙段村創造發展經濟的優越地理條件。沙段有一大片溪灘地,種作物效益差,卻很適合作為工業用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研究,利用靠國道線的這一大片溪灘地建立工業小區。臨海市人民政府於1992年初批准在沙段村國道線兩側建工業小區,在鄉人民政府幫助下制訂了規劃和優惠政策,吸引外地人員來沙段辦企業。由於沙段投資環境好,政策優惠,已有5家企業前來投資,投資額達600萬元。其中2家已建成投產。
臨海新鼎製衣公司,由臨海市城關鎮人創辦。租用土地56畝(其中30畝是溪灘地),總投資440萬元。第一期工程投資240萬元,已建成廠房66間、3996平方米,有240多名職工。生產絲綢服裝。
臨海市精密鑄鋼廠,永康市人創辦。投資45萬元,租用沙段村12間集體閒空公房。1992年10月份投產,生產閥門、地彈簧及200公斤以下鑄件。
海州花崗石廠,臨海市城關鎮人創辦,現正在建廠房,將投資80多萬元。建成後生產花崗岩裝飾板。
臨海市汽車擋風玻璃廠,天台縣人創辦。投資30萬元,現正在建廠房。建成後將生產檔風玻璃。沙段加油站,由臨海市有關部門合辦,投資40多萬元,現正在建設。
除了這些引進企業外,還建有鄉屬鋸板廠、紙箱廠、林特服務站。村民在工業企業的從業人員有100多人,占全村勞力總數的25%。為了改善投資環境,1992年村集體投資20多萬元,搞好水、電、路建設,並建起3幢樓房、10間平房,工業小區初具規模。

產業發展

(圖)柑橘柑橘

沙段村蘊藏著大面積的青絲泥土。這種泥生產的磚瓦光滑、質硬。沙段村依靠這一天然資源,已有近百年燒制磚瓦的歷史。燒窯技術遠近聞名。1949年前有4支小土窯,從業人員20多人。1958年村集體建有3支小瓦窯,1964年改建大窯。年產值20萬元左右,最高年份達40多萬元,年集體收入2-4萬元。1992年,燒窯、做磚瓦的從業人員有43人,占全村勞力的10%。燒窯人員除在本村經營外,還到仙居、天台等縣以及臨海市的白水洋、河頭等地開辦窯廠,年經濟收入達25萬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16%。
沙段村緊靠始豐溪和居溪的交叉點,黃沙資源豐富,且沙質好,石英含量高達60-70%。1978年開始開發。除供應臨海市建築單位外,還遠銷椒江、上海等地。從原來手工生產,到80年代末發展為半機械化生產。1992年,有拗沙機4台,年產黃沙15多萬噸,年產值達150萬元。1988年開始對沙灘實行承包,年村集體收入2-6萬元;有30多人從事黃沙生產,年經濟收入達20多萬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13%。
交通運輸業和商業得到發展。1992年村民有汽車4輛,拖拉機14輛,有百貨、建材、飲食等商店8家,從業人員40多人,年經濟收入20多萬元。
草編、繡花是沙段村婦女的一大副業。1976年興起,80年代曾發展到100多人,占女勞力的50%,年經濟收入近10萬元。目前由於工業企業增多,一部分繡花女流入企業,繡花女減至50人。

農業發展

(圖)領導視察領導視察

沙段村住宅區前200多畝水田,經過改造,成為高產穩產的旱澇保收田;住宅區後2000多畝山地經過開發,山腳有百餘畝果園,山上有300畝杉木基地。
糧食生產,1949年前只種單季,土地零碎,畝產僅200-300斤。60年代,全面開展平整土地,投放萬餘工,建築6條長900餘米的機耕路,把200餘畝土地分別平整成3畝1丘,形成農田格子化。並投資2萬餘元,安裝2台20匹馬力的抽水機。1971年,利用始豐溪河流的落差,與周家岙、下沈、石佛洋、許岙、尹村、山上等7個村合建紅旗水電站。沙段村投入1萬多工,投資近萬元。1973年建成發電,裝機140千瓦。電站建成後,不僅解決了照明用電,還實現了電動抽水灌溉,使水田旱澇保收。80年代糧食產量都在300噸左右,畝產超噸糧,人均產糧800多斤。
畜牧業,除發展生豬外,80年代曾一度發展養兔業,最高年份達千餘只;還發展過奶山羊業,最高年份達百餘頭,成為奶山羊基地村。1992年養有母豬46頭,生豬飼養量達515頭,年經濟收入達25萬多元。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對農業結構進行調整,從單一糧食生產走向全面發展。1984年村里提出:村前是糧倉(有200多畝穩產高產糧田),村後建銀行(栽種果木)。採取個人種、集體種的形式,利用荒山、坡地發展果木。1992年有柑桔100多畝、枇杷10畝、柿子2畝、黃桃15畝、楊梅10畝,年產水果140多噸,年經濟收入10萬元左右。同時,開發杉木基地300畝,經過近10年的培育,現已成林,經濟價值達10萬多元。
199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157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145元,比1978年集體分配人均125元增長8倍多。村集體經濟,70年代年收入2-3萬元。80年代5-6萬元。1992年達30萬元。1984年進行村建設規劃,至1992年有90%的戶拆掉舊房建新房,有三層樓房280間、四層樓房35間。高檔家用電器進入村民家中。電視機普及,並有錄像機、電冰櫃、洗衣機、煤氣灶等40多台。集體公益事業發展很快,1979年投資5萬元建起大會堂,定時給村民放電影;辦起老年人娛樂中心,購買彩電1台,供老年人娛樂。1984年投資2萬多元,給村民安裝自來水;新建國小校舍9間,村民子女從初小到高小的學費都由村集體負責支付;在每年年終下撥給每個人口25元過節費;村民所負擔的教育基金、農業稅及農用打水費都由村集體支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