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東風·閒居

沉醉東風·閒居

盧摯用《沉醉東風·閒居》這個題目寫的小令共三首,寫的都是隱居之樂。這是前兩首。 第一首小令作者讓讀者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農家樂,種瓜與澆麻,關心生產,關心老農與莊稼。既有生活情調,又有社會內容,昭示出作者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表現出他不滿當年時局,不願與濁世中的政治交涉,寧可到醉夢裡去尋找心靈的棲處。 第二首小令寫飲酒的意趣。全篇語言皆為口語,無一生僻字,無一句直接抒情語,明白如話,卻形象生動,甚是傳神。綠水青山、竹籬茅舍的景色,構成了生動活潑的田園生活圖景,使人賞心悅目;野花路開,村酒槽榨的畫面,充滿田園情趣,畫面清晰,色彩艷麗,又富有流動感,充滿生機。“直吃的欠欠答答”一語,直畫出主人公將一切置之腦後的酩酊醉態。“醉了山童不勸咱”二句,對山村稚子頑皮神態的刻畫,極富動態美,使全詩洋溢著歡快活潑的氣氛。

基本信息

名稱:【 雙調 】沉醉東風·閒居

年代: 元代

作者: 盧摯

體裁: 散曲 · 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沉醉東風

作品原文

【雙調】沉醉東風

閒居

雨過分畦種瓜①,旱時引水澆麻。共幾個田舍翁②,說幾句莊家話。瓦盆邊濁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風睡煞。

恰離了綠水青山那答③,早來到竹籬茅舍人家④。野花路畔開,村酒槽頭榨⑤。直吃的欠欠答答⑥。醉了山童不勸咱,白髮上黃花亂插。

注釋譯文

[注釋]

①畦:田垠。

②田舍翁:種田的人。

③恰:剛才。那答:那塊,那邊。

④早來:已經。

⑤槽頭:釀酒的器具。

⑥欠欠答答:瘋瘋癲癲,痴痴呆呆。形容醉態。

[譯文]

雨過之後就分畦種瓜,天旱時就引來水澆麻。幾個種田的老人在一起,討論一些關於種植莊稼的話題,用大大的瓦盆盛酒來過日子,醉的時候就感覺乾坤如此之大。任憑他高柳清風我也一樣的睡覺。

剛剛離開了自己居住的綠水青山之地,早早地來到竹籬茅舍人家。路畔的野花開的正旺,村頭開著一家酒家。直吃得我酩酊大醉。即使喝醉了山童也不會嘲笑咱。摘下路邊的菊花,在白髮上亂插。

作者簡介

盧摯

(約1243-1315後)元代文學家。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先祖涿郡(今河北涿縣)人,後世居河南。元世祖即位後較早起用的漢族文人之一,曾供職宮廷,為世祖侍從,後累官至翰林承旨。他在元初是一個比較有影響的作家,人稱其文與姚燧比肩,詩與劉因齊名;而散曲作品成就更高,代表了元代前期楊果、劉秉忠等一批達官文人的創作成就。《全元散曲》收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其數量之多,在前期散曲作家中僅次於馬致遠。今有李修生《盧疏齋集輯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