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貴妃

沈貴妃,昭靜貴妃(994年-1076年),沈氏,宋真宗趙恆的妃嬪,宰相沈倫之孫女,父親沈繼宗為光祿少卿。大中祥符年間沈氏入宮為才人。後晉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儉不華,真宗甚為敬重。嘉祐末,宋仁宗晉尊庶母沈氏為貴妃。熙寧九年沈貴妃薨逝,享年八十三歲。許出殯其家,車駕臨奠,輟視朝三日,謚曰昭靜貴妃。

宋真宗沈貴妃

生平簡介

沈貴妃,昭靜貴妃(994年-1076年),沈氏,宋真宗趙恆的妃嬪,宰相沈倫之孫女,父親沈繼宗光祿少卿大中祥符年間沈氏入宮為才人。後晉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沈妃淑儉不華,真宗甚為敬重。嘉祐末,宋仁宗晉尊庶母沈氏為貴妃。熙寧九年沈貴妃薨逝,享年八十三歲。許出殯其家,車駕臨奠,輟視朝三日,謚曰昭靜貴妃。

相關人物

其父沈倫
沈倫,字順儀,北宋開封府太康縣人。原在嵩縣、洛陽—帶講學,後漢乾祐年間(948~949年)跟隨白文珂鎮守陝西,後經朋友宣徽使昝居潤推薦給宋太祖,被聘為州級幕府,繼任滑、許、宋三鎮從事,掌管財物。大祖登基後,知其廉潔耿直,任為戶部郎中。建隆三年(962年)升給事中,四年任陝西轉運使。太祖出兵討伐四川,改為隨軍水陸轉運使。成都攻破後,沈倫獨居廟院,潔身粗食,堅決拒收賄賂。東歸時,只帶圖書數卷,別無它物。太祖得知,深為欽佩。即提升他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開寶六年(973年)任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管荊南、劍南水陸發運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976年)加右僕射兼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後來太宗率真赴太原,令沈倫留守兼理開封府一切事宜。回朝後論功行賞。又加沈倫左僕射。五年監修《太祖實錄》完成,六年加開府儀同三司。七年,因為他的同僚盧多遜犯罪,沒有及時察覺上報,降為丁部尚書。不久,沈倫年老辭職,終年79歲,贈侍中。諡號“恭惠”。
其夫趙恆
趙恆(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以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帝亦淫於封禪之事,朝政因而不舉,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但因真宗懼於遼的聲勢,不顧寇準的反對,以每年進貢遼大量金銀為"歲幣"於澶淵定盟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在位二十五年崩。為守成之主,使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

明世宗沈貴妃

生平簡介

沈氏(?-1581年),名失考,為中國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世宗朱厚熜的皇貴妃
沈氏是嘉靖十年三月冊選的“九嬪”之一,封僖嬪。因為聰明謹慎得到賞識,嘉靖十三年,皇后張氏被廢,方氏因“端慎不怠,甚稱帝意”,被冊立為皇后。同時冊沈僖嬪為宸妃,閻麗嬪為麗妃。嘉靖十五年,晉封貴妃。嘉靖十九年,與太子母王貴妃同日晉升皇貴妃。
沈氏無出,1542年曹端妃被凌遲處死後,沈氏撫養曹端妃的第二個女兒寧安公主朱祿媜。1555年寧安公主下嫁,入謁沈氏禮數與生母相同。萬曆九年十月沈氏薨,年60多歲,追謚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葬在孝潔肅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

參考史料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年三月:方氏、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等九人皆在嘉靖九年天下大選妃嬪時入宮,時年在14-18歲之間,其中前沈氏為安嬪,後沈氏為僖嬪^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三年正月立德嬪為皇后詔附:“僖嬪沈氏,稟資淑敏,朕所特嘉。宜晉封為宸妃。”^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九年正月:“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