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陽

沈中陽

沈中陽,男,漢族,1962年11月生,遼寧瀋陽人,農工黨成員,1984年8月參加工作,日本大學醫學部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天津市第十三屆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天津市委會主委,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84年中國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任醫師、主治醫師。

1996年赴日本大學醫學部攻讀博士研究生,1998年回國後歷任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移植學部部長、移植研究所所長,市第一中心醫院副院長,2007年任院長、農工黨市委會副主委。

2011年當選農工黨天津市委會主委。

2011年10月,當選天津市第十二屆政協副主席。

2013年1月,當選天津市第十三屆政協副主席。

2017年6月,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天津市第十三屆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天津市委會主委,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

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27日,政協天津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沈中陽為市政協副主席。

人物成就

沈中陽從事肝移植臨床和研究30年,在我國臨床肝移植領域做出一系列開拓性的工作,1994年主持完成我國第一例長期存活的肝臟移植手術,創造國內首例肝移植最長生存紀錄(10年);1998年創建我國第一支移植專業隊伍,八年建成亞洲規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東方器官移植中心,為首家被CLINICAL TRANSPLANTS 收錄的中國大陸器官移植中心,2006 年被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授予“中國肝臟移植培訓中心”。成功舉辦四屆全國臨床肝移植研討會,培養了大批優秀年輕器官移植工作者,同時在北京武警總醫院建成全軍及北京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併兼任主任。1998年至今,一直保持國內肝移植例數及生存質量全國第一。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誌總編輯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委員

臨床肝膽病雜誌副主編

天津醫學會副會長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副會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屆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器官移植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開創性貢獻

1 .制定預防肝移植術後B肝復發方案,解決我國肝移植髮展主要障礙。

沈中陽攜多領域合作,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肝移植後HBV 再感染的個體化序貫治療方案及治療路線圖”(全國現在使用的標準方案),使肝移植後的五年B肝復發率由80%以上降到5%以下,使B肝相關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後長期生存,解決了我國肝移植髮展的主要障礙。完成世界最大樣本量HBV 相關性肝病肝移植術後HBV 再感染的預防研究。

2 .推動我國器官捐獻工作

組織制定我國心臟死亡及腦死亡標準,制定我國器官獲取和使用規範,推動我國首部器官捐獻地方條例,並就任國家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推動我國器官捐獻體系的建立,提高我國器官移植的國際認同度。

3 .創立和改進了多種肝移植術式並建立了術式優選原則

截至2014年底完成肝移植近萬例,占全國總例數的1/4;據中國肝移植註冊系統統計,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肝移植術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等多項指標在全國80家移植中心排名第一,是國內唯一可同時開展肝臟、腎臟、胰腺、小腸、心臟及肺臟移植的醫療機構。活體肝移植、劈離式肝移植和肝腎聯合移植的手術例數和生存質量等7個單項統計均排名第一,2009年成功完成國際上首例多米諾加活體供肝的雙供肝移植術,有效地利用多米諾肝移植和輔助性肝移植的原理,結合劈離式肝移植、活體肝移植、雙肝移植技術擴大供體來源;全球首次開展同期同供者捐獻的成人間親體肝腎聯合移植。

4 推動了我國肝移植的普及與發展

協助我國22個地區66家醫療單位開展臨床肝移植工作,占我國現有肝臟移植中心的三分之二,使得肝移植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長期生存率整體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為推動我國肝移植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獲獎情況

科技獎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

個人獎項:

2014年全國十佳科技工作者

201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2010年獲第十一屆“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保羅·楊森藥學研究獎”

200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6年中國醫師協會授予“中國醫師獎”

2003年中央統戰部科技部宣傳部教育部組織部人事部授予“留學回國人員獎”

2002年衛生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授予 “2001-2002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

院士候選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第三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