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環流

沃克環流

存在於赤道附近低緯度地帶東西向的熱力直接環流。

沃克環流

沃克環流圈2沃克環流圈1
沃克環流圈1沃克環流圈2

首先由J.皮耶克尼斯在1969年提出,他認為這和早先G.T.沃克所稱的南方濤動有聯繫(見大氣活動中心)。
在東太平洋赤道區,由於秘魯寒流帶來了冷海水,又由於東風所引起的厄瓜多和秘魯沿岸的海水上翻,形成了一條從南美西岸沿赤道向西伸延的冷水舌,致使赤道區太平洋西部和東部之間,出現很大的溫度差異:就多年平均來說,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亞地區海水的水溫較秘魯沿岸水溫約高 8°C以上。這樣,通過海洋對大氣的加熱作用,就使暖空氣在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亞一帶上升到高層之後,一部分向東流動,到達中、東太平洋冷水區上空下沉,在低層轉而向西流動,形成了一個熱力直接環流。這就是太平洋地區的沃克環流。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亞地區的溫度,每年變化雖然很小,但由於東南信風有強有弱,加上每年秘魯冷洋流和海水上翻的強弱不同,冷水舌強度和西伸程度不同,因此沃克環流的強度和位置相應地有變化。據研究,這種變化對中國南部降水量的多寡有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在赤道附近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區,也都有沃克環流。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沃克環流方向相同。印度洋上由於東暖西冷的海溫分布,其沃克環流的方向和太平洋相反:暖空氣在印度尼西亞島嶼和東印度洋一帶上升,到高層向西流動,在西印度洋下沉,到低層之後再向東流。
參考書目
 J.Bjerknes,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from the equatorial Pacific,Monthly Weather Review,Vol.97,No.2,pp.163~172,1969.

沃克環流圈

正常年份中,在赤道太平洋區域,由於西太平洋暖池水溫最高,東太平洋水溫最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氣流,升到高空後向東流去,到達低溫的東太平洋後轉向下沉,然後在海面上以東風形式返回西太平洋。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東西向的大氣環流圈,氣象學上稱作“沃克環流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