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西山公園

沂南西山公園

沂南西山公園,即西山諸葛亮公園,亦稱臥龍公園,諸葛亮公園,臥龍源景區。由於建在風景秀麗的沂南縣城西山腳下,故稱西山公園。

基本信息

簡介

沂南西山公園,建在風景秀麗的沂南縣城西山腳下,公園大門前有人民街連往市中心。

公園內有世界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1993年落成,用銅3.5噸,

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諸葛亮銅像後建有浮雕,總長50米,總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並且,由於浮雕呈弧形,有回音效果,稱作“回音壁”。原正門前有漢白玉雕刻而成的九龍碧,現由於重建而拆除。公園內還有仿古花崗岩雕刻戰馬,龜駝碑等,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西山山頂有供遊人歇息的姊妹亭,以及電視塔。

新建的西山公園,添加了很多景點,有仿古的占地6660平方米的諸葛宗祠,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御碑亭,八卦陣迷宮,孔明故居等景點!

周邊景點

雪山旅遊區,雪山彩虹谷,費縣仙人洞,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沂南漢墓博物館,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諸葛亮故里,孔明文化旅遊區...

沂南漢墓博物館:沂南漢墓博物館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處的北寨村,它是在文明遐爾的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基基礎上修建的一座專題性博物館,主要向人們展示北寨漢墓群及出土於沂南縣各地的漢畫像石。該館所藏漢畫像石及其它文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佛教等多方面內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北寨漢墓是我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漢畫像石墓。沂南漢墓博物館南北長66.4米,東西寬67.5米,占地面積4482平方米。

右圖為墓室前庭,高可站人,不到十平方米麵積,全石質。

中心立柱倒龍造型斗拱,十分奇特。整個前庭雖然不大,但卻由於製作精美而氣勢雍容。

該墓價值極高,博物館方出於保護目的,將所有地面均鋪上地毯,防止灰塵。

最令人震驚的是整個墓室的石刻裝飾,形式是浮雕加線刻,內容則涉及當時墓葬文化中所流行的一些圖景,如陰陽兩界、車騎出行、庖廚宴飲、樂舞百戲等。石刻保存極好,觀之越發顯得精美。

那些淺浮雕加線刻,其處理手法輕盈洗鍊,顯示當時作者找到手法語言後所獲得的自由酣暢的感覺。

有趣的是,墓室的東北有一小室,內有一個長約20厘米的微型茅坑,是死者在陰間的廁所。茅坑製作精巧,一絲不苟,令整個墓穴一下有了人間的煙火味,可愛之極。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2003年9月19日,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在她的家鄉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隆重舉行開館儀式。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人創建沂蒙根據地的抗日活動中,她數十次出色地完成情報傳送任務;1938年冬,已年過半百的王換於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村婦救會長,艾山鄉副鄉長。由於她對黨的忠誠和積極的工作,是當時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為著名的抗日堡壘戶。1939年春以後,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就經常住在王換於家。同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到沂蒙後,也較長時間住在王換於家。
從此,王換於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顧好領導的生活起居和撫養戰時託兒所的孩子。戰時託兒所最多時達50餘人,王換於因撫養革命後代,她的兩個兒媳婦的奶水大部分用於哺育託兒所孩子,為此王換於有4個孫子、孫女因照顧不周而先後夭折。除此之外,王換於還掩救過一大批八路軍傷病員和抗日幹部,掩藏了許多抗日物資。1940年7月,山東省政府前身--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在該縣青駝寺成立,會議出版的《聯合社會會刊》被王換於精心保存,1978年,年逾九旬的王換於將書完整上交縣有關部門,該書被徵調到山東省檔案館,填補了省檔案館檔案資料的一項空白。
為昭示歷史,激勵後人,永葆革命傳統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沂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紀念館整理製作展出資料80餘平方米,蒐集文物50餘件,總投資達200餘萬元。在此期間,原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館名和“沂蒙母親王換於故居”,並親筆書寫了“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的碑文,著名作家李存葆、王光明滿懷深情撰寫了《百年老屋賦》;國家審計署和省直機關黨工委還把此地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諸葛亮故里:諸葛亮故里位於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諸葛亮,

字孔明,號臥龍先生,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出生於陽都故城。約公元193年,諸葛亮13歲時隨叔父諸葛玄去豫章,15歲時隨叔父依附劉表,開始了在荊州“躬耕隴畝”的生活,歷時12年。後被劉備請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政權,成為一代名相,為後人所緬懷。
陽都故城是古代文化遺址,城內耕土下1米左右即是漢代文化層,亦發現戰國文物,陶豆和陶鬲的殘片隨處可見。故城東面緊靠沂河,河西崖有一段出土的古代城牆,石砌而成,十分堅固。北面是東沂河,河岸上約1500米長的東段故城城基至今依稀可辨。1992年,沂南縣人民政府投資40萬元人民幣在沂南縣磚埠鄉孫家黃疃修建了“諸葛亮故里紀念館”,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為仿古式建築。
紀念館左側豎立的穿孔漢畫像石碑,是漢代遺物。院內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高23米,樹圍3.6米,樹冠覆蓋達360多平方米。紀念館三塊漢畫像石均是諸葛亮故里出土的。大殿高7米,寬9米,長12.4米,建築面積111.6平方米,大殿正中安放著諸葛亮塑像,四周是14幅壁畫,全面反映了諸葛亮一生壯麗輝煌的業績。在沂南縣城西山坡修建了“臥龍公園”(亦稱西山諸葛亮公園),此公園總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自1992年分兩期建設。
已建成姐妹亭一處,有全國體量最大的諸葛亮銅像一尊,用銅3.5噸,身高7米,總重7000公斤;並建有浮雕,總長50米,總計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據《三國演義》故事雕刻而成,記載著諸葛亮的輝煌戰績。另外,有仿古建築5間,花崗岩石雕戰馬四匹,龜駝碑二尊,碑文刻有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原有九龍壁面向人民街,總長15.2米,由漢白玉雕刻而成。
孔明文化旅遊區:孔明文化旅遊區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建設項目,位於沂南縣城西部,規劃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東至臥龍山路,南至團山南側,北至臥龍山北麓,西到汶河及以西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區。
中心以臥龍山、北寨村、汶河為主。目前在臥龍山東麓已經建成的有:諸葛亮銅像(1993年落成,高7米,重7噸,底座高3米),體量為世界之最;銅像前兩側各有戰馬雕塑兩尊;諸葛亮豐功偉績大理石浮雕群像,浮雕畫面14幅,組成50米的弧形牆,並有回音效果;占地6660平方米的諸葛宗祠以及漢街思古、武侯雙闋、智慧橋、聖賢路、御碑亭等景點。
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孟良崮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沂南縣界湖鎮西25公里的代莊鄉境內,經營總面積近2萬畝,經過30多年來造林、營林,已形成乾果林、防護林構成的萬畝森林規模,主要樹種有松類、刺槐、板栗、赤揚、淡竹、火炬樹、五角楓等。林場林草茂密,怪石林立,是景色優美的森林旅遊勝地。孟良崮森林公園於1992年1月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風土人情

舊時,山地脊薄,多種植地瓜、花生、谷、黍等作物,大多一年一收,

閒地冬耕歇茬。農諺云:“割了豆子歇歇地”建國以後,政府倡導提高複種指數。50年代開始改為兩年三收或一年兩收,並推廣間作套種。近幾年有的實行立體種植。
山地多乾旱,農諺有“秋旱如刀刮”之說。舊時天旱,農民有求雨之俗。蒙山就建有“雨王廟”,天旱時,有些居民就上雨王廟燒香求雨。1200年(金承安五年)於蒙山所立的“蒙山祈雨記碑”文中就記述了春天大旱求雨的情景。解放以後,此種迷信陋習已被破除。

住宿餐飲娛樂

公園正門門口新建仿古漢代一條街,提供住宿,餐飲,娛樂綜合性服務。

另外,可在公園正門門口打的,5分鐘內可至沂南三星級酒店--金華大酒店;10分鐘內可至另一三星級酒店--華苑商務酒店;7分鐘左右可到沂南長途汽車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