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朱載堉紀念館原為元仁宗落難居懷的處所,明鄭藩由陝西鳳翔遷至懷慶(今沁陽市)之後占用,屬鄭藩在懷慶機構設施的一部分,為朱載堉和他父親共同生活與進行樂律研究的地方,故又稱“鄭王樂府”。朱載堉紀念館坐落在沁陽市北寺街薛街1號,是一處以歷史載體為主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原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音協名譽主席呂驥題寫館名。原全國人大副主任嚴濟慈、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原全國政協主席盧嘉錫及王任重、周巍峙、高占祥、王夢奎、時樂蒙、趙楓等百多位名人名家為紀念館題寫匾額楹聯和詩詞條屏。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朱載堉紀念館原為元仁宗落難居懷的處所,明鄭藩由陝西鳳翔遷至懷慶(今沁陽市)之後占用,屬鄭藩在懷慶機構設施的一部分,為朱載堉和他父親共同生活與進行樂律研究的地方,故又稱“鄭王樂府”。鄭王樂府原有面積3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序。1986年,沁陽縣人民政府在其僅存的前序部分籌建朱載堉紀念館,1991年10月建成開館。朱載堉紀念館整體建築為明清混合式大四合院布局,主房28間,分四個展室、一個辦公室、一個接待室和一個紀念品服務部。院中矗立著由中央美術學院曾竹韶教授設計的形神兼備的世界文化名人朱載堉的半身塑像。整個院落在匾額柱聯、竹樹名木的襯托下,顯得清秀典雅,獨具風格。
朱載堉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200餘件,基本陳列通過100多件文物和大量的照片、圖表,輔以模型、雕塑、音像,充分展現了朱載堉落漠坎坷的一生及其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超人成就。第一展室:展現沁陽市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和誕生在這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世界文化名人朱載堉的生活時代及其鄭藩家世;第二展室:展現朱載堉從青年時代到晚年隱居的四個不同生活階段,反映朱載堉高尚的品德和苦讀寒窗、窮追不捨的治學精神;第三展室:展現朱載堉平生嘔心瀝血,在全世界首創十二平均律理論,並加以套用的重大學術成果。解決了中外學者一兩千年來想要解決而無法解決的用數學式表示的鏇宮轉調歷史課題,完成了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革命。同時反映了朱載堉在數學、物理、計量、天文、曆法、音樂、舞蹈、美術和文學等方面研究的巨大學術成就;第四展室:展現朱載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偉大的學術貢獻在國內外的重大影響。
此外,朱載堉紀念館還展出有朱載堉在沁陽活動的大量史跡資料。明代大書法家王鐸撰書的鄭端清世子神道碑也作為固定陳列迎送各位遊客。1984年以來中外學者研究和舉行紀念活動的資料,黨和國家領導人嚴濟慈、盧嘉錫、王任重等以及海內外上百位名人名家的題詞、書畫也作為活動展覽,每年不定期和觀念見面。

朱載堉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朱載堉朱載堉是中國明代偉大的自然科學家和藝術科學家,他創建的十二平均律曾轟動歐洲,由此揭開了世界音樂史的新紀元。他在天文曆法、數學、計量學、物理學和繪畫等學科領域中都有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被西方學者譽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文化巨匠。朱載堉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人類燦爛星空中一顆耀眼的巨星。 朱載堉,字伯勤,號山陽酒狂仙客,又號狂生。生於公元1536年,卒於1611年,謚端清,史稱“端清世子。”他生活在明嘉靖、隆慶、萬曆時期,一生在沁陽經歷了府邸優育、築土室於宮門外、重入王府、隱居九峰四個生活階段。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然而他不貪戀王宮奢華生活,卻忘我探尋科學的奧妙,成為東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聖人。他最傑出的成就是在世界律學史上首創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和計算;首創了十二平均律的弦樂器管樂器,為世界上相同律制樂器的始祖;譜寫了世界上最早的平均律曲譜,比德國作曲家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早300年;提出了嚴格的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方法和校正公式,比西方同樣的理論早300年;第一個提出了“舞學”一詞,並為之規定了內容大綱;首創了求解等比數列的計算方法;第一個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換算方法;第一個在珠算上進行開方運算。他還精確地測算出北京的地理緯度和地磁偏角;精確地計算出回歸年的長度值和水銀比重。他的《醒世詞》在河南、山西一帶民間被輾轉傳抄。1997年,江澤民主席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中曾指出:“明代朱載堉創十二平均律,後來被認定為世界通行的標準音調。……中國人的這些發明創造,體現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科學精神與道德理想相結合的理性光輝。”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獨特魅力

朱載堉紀念館同其他博物館相比,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因為朱載堉在音樂史上的建樹使人們震驚和敬仰。他的學術貢獻和高風亮節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筆豐厚的遺產。他鄙視高官厚祿和僵死的宮廷文化,對民間音樂文化情有獨鍾,他悲涼而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和潛心治學的忘我精神,以及不羨權貴,甘於淡泊的精神情操,在朱載堉紀念館的展覽中,體現的格外醒目。朱載堉紀念館已成為沁陽市乃至河南省文化建設的一個亮點,2000年,躋身焦作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入焦作市“十大精品景點”之一重點開發,2006年被批准為國家AA級景區,為焦作、沁陽的山水景觀增添了絢麗的人文色彩。

地位與作用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名人紀念館的社會地位與作用日益被人們認知,在人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育、科學、文化、旅遊、環境保護等領域都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它還普遍被人們視為學校的第二課堂,成人的終身學校,文化的視窗、旅遊的熱點,是人們擴大知識領域,滿足審美享受,培養生活情趣,陶冶身心的重要場所。
朱載堉是中國明代偉大的自然科學家和藝術科學家,他創建的十二平均律曾轟動歐洲,由此揭開了世界音樂史的新紀元。他在天文曆法、數學、計量學、物理學和繪畫等學科領域中都有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被西方學者譽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文化巨匠。朱載堉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是人類燦爛星空中一顆耀眼的巨星。為這樣一位歷史文化名人建造紀念館,供世人瞻仰、研究、參觀遊覽,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朱載堉紀念館在各級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懷支持下,發展至今,已走過了15個年頭。館內陳列展覽不斷豐富和創新,尤其是2002年對展覽版面進行了重大調整,形式和內容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在徵集、收藏相關文物、標本方面,儘管面臨著主體文物資源稀缺、資金嚴重不足的現狀,但館內工作人員克服困難,千方百計地徵集和收藏到有關朱載堉的生平資料、學術著作近幾十冊,有關研究論文及評介著作百餘篇(冊)。這些工作,為紀念館今後進一步徵集、收藏和開展學術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文化建設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紀念館自身的文化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日益密切。把文化建設擺到重要的地位,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為廣大人民民眾服務,它始終是朱載堉紀念館的宗旨,具體到朱載堉紀念館的文化建設,我們有以下思路:
1、提高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首要的和長期的任務。
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繼承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人是文化最主要的載體,這決不是空洞的理論,在社會實踐中,人的文化素質直接影響到他所從事的職業。紀念館是個特殊的文化單位,它所承擔的社會職責首先是宣傳和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紀念館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從事紀念館工作的業務人員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熟悉和掌握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學習和訓練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和業務水平。我館在單位資金缺短的情況下,仍派出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培訓班,支持館內工作人員進修或自學高等教育的專業知識,不斷充電,以適應工作的需要。2003年朱載堉紀念館作為焦作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加入焦作旅遊信息網,上網信息化辦公。
2、強化地方文化特色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生命工程。
20世紀80年代後,全國各類名人紀念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是社會進步、文化發達的重要標誌。雖然我們可以肯定,朱載堉紀念館的知名度由小到大,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社會效益。但是,朱載堉紀念館要堅持不衰的生命活力並躋身全國乃至世界同類紀念館的先進行列,還需要做大量的努力,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強化朱載堉紀念館的地方文化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具有獨特的地方文化色彩就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這裡所謂的地方文化特色,既是沁陽文化特色。沁陽地處古懷慶府境域、懷川、懷商、懷藥、懷梆等“懷”字命名的事物具有濃郁的中原文化色彩。朱載堉生長於斯,成長於斯,所受地域文化的薰陶以及與之血肉關係,需要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深入地挖掘,也需要當地的學者和民間文化人去考察研究。2005年,我市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良好形勢下,由河南省古建所製作了高檔次的朱載堉音樂城項目規劃,並且擬建朱載堉音樂學院,《朱載堉》的電視連續劇項目也正在運作之中。
朱載堉紀念館的地方文化特色還表現在朱載堉對音樂、舞蹈的傑出貢獻上。朱載堉深入民間,從民間音樂、民間歌舞中吸取營養,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他的成就包括他創作的古樂譜、古歌謠、古舞譜、古詩詞等等,都應納入黃河文化的濃厚背景中去認識,去展示。比如古歌謠《豆葉黃》中表現的古沁陽文化氣息、民風,古舞譜的實際價值到了我們今天高科技時代也無法超越。目前,由沁陽市懷梆劇團編排的大型古裝劇《朱載堉》也已搬上舞台,這也是利用民間藝術展示朱載堉文化的一種嘗試。
朱載堉紀念館的建築風格、陳列內容、藏品展出以及宣傳、解說都應當體現出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的特色和其豐厚的文化底蘊,這樣,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長期生存發展。近年來,我們運用多種媒體對朱載堉進行了廣泛宣傳,如通過《大河報》厚重河南版、音樂河南版宣傳朱載堉,通過《文化河南》叢書宣傳樂聖朱載堉,通過教科書的修訂增補朱載堉相關內容等等形式。把朱載堉融入在黃河文化的特色背景之中。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3、提升對外宣傳的文化品味是紀念館文化建設的形象工程。
全國許多博物館、紀念館都早已認識到展品陳列、圖文陳列以及門券、簡介等印刷品對於樹立形象,吸引旅客、增加效益的潛在意義。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對上述的認識似乎各有偏倚。一種情況是:展品陳列和圖文陳列的重要性似乎已自不待言,它作為博物館、紀念館對外宣傳的主體內容,許多部門都捨得去投入,去完善,而對門券與簡介的設計、印刷都掉以輕心。另一種情況是:對門券、簡介的投入在加大,甚至花樣翻新,印製十張幾十張的門券套票,而對館內和主體展覽卻幾年、十幾年一副面孔。這二種情況都是朱載堉紀念館不可取的。
首先,朱載堉紀念館要依據學術研究的成果,民間文化的挖掘和人們審美情趣的提高,不斷改進和完善陳列展覽的內容與形式。如果隔了三五年還是老面孔,就會漸漸喪失遊客。紀念館的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主體陳列內容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與時俱進在這裡顯得格外重要。
其次,門券是紀念館的名片,是廣大遊客和收藏者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朱載堉紀念館的門券要精心設計和製作,根據朱載堉紀念館的特殊性,應該設計製作一份文化信息含量較大的簡介、文字和圖片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些工作刻不容緩。
第三,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製作精美的文化藝術片光碟,使遊客全面了解名人的知識內涵和人文思想。
第四,重視發展新興第三產業,特別是文化產業,以文化娛樂為突破口,激發文化企事業單位的活力。我市文化資源非常豐厚,有很多項目未破題、未開發。我們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是可把沁陽打造成“音樂聖地”的獨特的旅遊文化城;二是可把沁陽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城,成為學習培訓音樂文化的基地;三是可掛靠大學籌辦音樂學院招攬國內外學子;四是可建成朱載堉國際音樂交流中心,開展多種多樣的音樂比賽等交流活動;五是可以 把朱載堉題材編製成文藝節目和影視節目,進一步擴大沁陽在國際上的影響。

地理位置

(圖)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沁陽市朱載堉紀念館

參觀指南

地址:沁陽市北寺街中段薛街1號
郵編:454550
電話:0391—5613253
開放時間:上午8:00—12:00 下午2:00—6: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