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寧

汪寧,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外交事務研究院黨總支書記。2002年到2006年擔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觀察》雜誌編委會成員;2006年起擔任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理事、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

1、俄羅斯研究專家

汪寧,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外交事務研究院黨總支書記。2002年到2006年擔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觀察》雜誌編委會成員;2006年起擔任上海市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理事、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
汪寧老師主要從事俄羅斯問題研究,多次主持或參與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科研課題:主持和參與的研究項目有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年度課題研究項目《私有化——俄羅斯的艱難選擇》,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普京的俄羅斯“新思想”》研究,參與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項目《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參與國家教育部研究項目“蘇共執政模式”研究,參與中國社科院國家項目“20世紀俄羅斯”解密檔案翻譯(進行中)。
學術成果有專著《俄羅斯私有化評說》(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普京的俄羅斯“新思想”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年);編、譯作有《俄羅斯重新崛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和《7和37個世界奇觀》(學林出版社2002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代表性論文有《東正教與俄羅斯當代社會》、《俄羅斯重新崛起——從教育改革做起》、《東正教文化能否成為俄羅斯的主流文化》、《回歸歐洲——俄羅斯面臨的難題 》、《符號互動與中俄互信機制的建立展》、《普京團隊探析》、《透視“俄羅斯思想”》、《用“新思想”占領意識形態的真空》、《轉變重點 加速歐化》、《俄羅斯“中產階級”論析》 等。

2、愛滋病防治專家

汪寧,男,博士,教授,衛生部愛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理事、國際旅遊衛生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流行病學會理事、國際流行病學協會(IEA)會員、國際支原體(菌)組織(IOM)會員、中國微生物學協會會員、北京市衛生局公共衛生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衛生局繼續教育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宣武區第十二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研究方向:流行病學,公共衛生
自1987年起至今,曾經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近20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衛生部、鐵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十五科技攻關計畫”,以及美國國立衛生院、國際疫苗組織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機構資助的流行病學、分子流行病學、臨床流行病學、血清流行病學、流行病監測研究項目。長期以來擔任評審專家參與國家、衛生部及科技部863計畫,973計畫,重大公共衛生相關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衛生部愛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以及各大專院校、以及在華的國際項目如全球基金、中英防治愛滋病策略項目等項目和工作的評審和專家諮詢。2000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86年加入中國微生物學協會,1988年加入國際流行病學協會(IEA)和國際支原體(菌)組織(IOM),1989年獲鐵道部科學進步獎三等獎,1992年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研究一等獎,1992年至2004年擔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江蘇省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南京預防醫學會會長, 1992年至1994年,1996年至1998年均獲江蘇省高校優秀骨幹教師獎,1994年至2004年曾任南京市流行病學會秘書長,1995年獲衛生部科學進步獎三等獎,1996年獲江蘇省政府科學進步獎三等獎,並開始擔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理事,1998年開始擔任中國流行病學會理事,2000年至2004年擔任東南大學科學委員會委員,2002年被評為教育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4年擔任衛生部愛滋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和國際旅遊衛生協會常務理事,2005年擔任北京市衛生局公共衛生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和北京市衛生局繼續教育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2006年擔任北京市宣武區第十二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3、江蘇省特級教師

汪寧,男,1962年7月出生於江蘇海安,中共黨員,畢業於揚州師範學院英語系,先後在海安縣南莫中學、曲塘中學任教。現為江蘇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會員、南通市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理事和管理專業委員會會員、海安縣教育學會理事、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中學英語特級教師、中共南通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汪寧老師在聯考命題與熱點研究、英語教材教法、英語語言知識、解題規律探討、英語課堂教學等方面均有所探求,迄今已在全國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118篇,其中在《中國小外語教學》、《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等國家級刊物發表文章32篇,多篇論文獲國家、省、市級優秀論文獎。
汪寧同志1989年獲海安縣高中英語優秀課評比一等獎,1991年被評為海安縣優秀青年教師,1992年被評為海安縣優秀大中專畢業生,1995、1997、2000連續三次被評為縣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1997年被評為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1998年獲南通市人民科教基金萬元大獎,1998年被評為南通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1999年被評為南通市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海安縣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1年被評為南通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1年參加中學英語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並赴英國培訓,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高中英語特級教師。

4、安徽中醫學院碩士生導師

汪寧,男,1970年5月生。安徽中醫學院中藥藥理教研室主任,博士,副教授,中藥學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 6月博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部國家規範化中藥藥理實驗室,獲得中藥學博士學位,安徽醫科大學藥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聯合在站博士後。主要承擔中藥藥理學、醫藥學基礎、藥理學、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醫藥商品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藥防治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實驗研究及套用細胞生物色譜法分析中藥及複方的效應成分及作用機制。
社會兼職:
國藥理學會、中國藥學會、安徽省藥學會、安徽省藥理學會會員。
主持的科研課題有:
1.“治療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新藥通竅活血顆粒劑的研製”(安徽省2008年度科技計畫項目,4.0萬元,項目編號為8020303079 ,2008.1~2010.12)
2.“神經細胞生物色譜法的建立及通竅活血湯效應成分分析”(江蘇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方劑研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2.0萬元,項目編號為FJK2006009,2006.12~2009.12)
3.“通竅活血湯含藥血清拮抗谷氨酸興奮性神經毒作用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2006年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0萬元,項目編號2006kj086c, 2006.1~2008.12)
4.“干預葡萄糖吸收利用的中藥篩選及臨床前效應分析”(2005安徽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科研資助計畫立項項目,0.5萬元,項目編號為2005jp1099,2005.1~2008.12)
獲得的成果與獎勵:
1.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鑑定
①《安徽中藥志》編著與安徽中藥資源研究,編號06-573-46
② 傳統方苓桂術甘湯免疫藥學作用的實驗研究,編號06-5133-05
2.《中藥藥理學》教材2005年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5095-4)及2004年安徽中醫學院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4004-4)。
3.“醫藥學基礎”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獲得2008年安徽中醫學院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80203-09)。
參與編寫的教材與專著有:
《醫藥商品學》第三版 編委(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醫藥學基礎》 編委(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③《醫藥學基礎實驗》 編委(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發表的文章:
1. Ning Wang ,Li-Jian Tang, Guo-Qi Zhu ,et all. Apoptosis Induced by Baicalin Involving Up-regulation of P53 and Bax in MCF-7 Cells.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JANPR),2008,10(12):1129~1135.
2. 汪寧,段金廒,朱荃等.細胞膜生物色譜法在中藥研究中的套用.世界科學技
術-中醫藥現代化,2008,10(5):82~85
3. 汪寧,劉青雲,彭代銀等.通竅活血湯對腦缺血大鼠腦組織中CGRP、ET、IL-1
β、TNF-α的影響.中成藥,2005,27(11):1295~1297.
4.汪寧,許鳳清,鄧奕等.通竅活血湯對谷氨酸損傷的pc12細胞的保護作用.
中國中醫藥科技,2008,15(2):101~102.
5.汪寧,朱荃,周義維等.桑枝、桑白皮體外降糖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藥藥理與
臨床,2005,21(6):35~36.
6.汪寧,朱荃,周義維等.桑白皮等中藥提取物對胰島素促進離體肝臟吸收葡萄
糖的影響.時珍國醫國藥,2006,127(4):513.

5、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汪 寧 博士、教授
主要學習與工作經歷:
2010 千人計畫獲得者
2006-現在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濱分校終身正教授, 細胞與分子力學實驗室負責人
1994-2005 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副教授
1991-1993 哈佛大學博士後
1986-1990 哈佛大學生理學博士,
1982-1984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1978-1982 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力學學士
主要研究領域:
細胞生物力學(Cell Biomechanics),細胞力學生物學(Cellular Mechanobiology),幹細胞生物學(Stem Cell Biology), 納米生物技術(Nanobiotechnology) 。
已發表論文90多篇。獲美國專利2項。發表於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PNAS USA等雜誌多篇。1993年發表於Science的原始論文單篇引用超過1500次 (引自Google Scholar),在細胞生物力學領域排名世界前茅。
主要論文SCI被引用5000多次, 平均每篇引用73次, h-index=35。是細胞生物力學領域開拓者之一, 生物力學國際領軍人物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科研突破一直被世界上許多同行跟蹤。因為解決了困擾世界近七十年的生理難題──鳥類呼吸氣流機理, 獲美國生理學會頒發的1991年 Scholander Award。所獲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受到同行的廣泛認同。
被美國NIH任命為NCSD委員會委員, 受邀為美國NIH, NASA, NSF等項目審核專家,也是我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專家。現為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engineering副主編,Molecular Cell Biomechanics編委,同時受邀為Science, Nature, PNAS等20多種國際期刊審稿專家。美國生理學會、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曾受邀為多個國際會議分會主席、做特邀主旨大會報告,專題報告60餘次。先後獲得多項NIH, NASA, NSF和伊利諾伊大學項目資助。
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20餘名,博士後7名,其中4位已經成為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等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和大學的Group Leader, 教授和PI。
2008 和2009年連續兩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濱分校取得卓越成就教師榮譽。

6、碭山風男子

碭山風一樣的男子一名,擁有冬粉團,助威團,拉拉隊等架勢團隊,人稱少女殺人玉樹臨風的一枝梨花壓海棠樂善好施汪大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