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偽政權行政區劃

汪偽政權行政區劃

簡介 汪兆銘政權雖在名義上統有華北政務委員會及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然而事實上僅直接管轄江蘇、淮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中原、福建等省份及南京、上海、漢口、廈門等特別市,再者,除了江蘇、淮海、安徽三省的形勢較為完整外,其他省區往往僅占有少數縣;另曾設定浙東行政公、蘇北行政公及蘇淮特別行政等3個省級特區。華北政務委員會名義上管轄河北、山東、山西3省及北京(後改回北平)、天津、青島等三個特別市;實際上尚管有河南省及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後另設立華北政務委員會第一直轄行政區及冀東行政公署等2個直轄省級特區。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則管轄巴彥塔拉、察哈爾、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等五個盟與察南、晉北兩政廳,並先後設立厚和、包頭、張家口等3個特別市,合計10個省級單位。

省級政區列表

日期新增變更廢除數目備註
1935年11月25日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日軍所成立
1938年1月 北京特別市 天津特別市 河北省 河南省 4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成立
1938年2月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5 編入河北省
1938年3月5日 山東省 5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所成立
1938年6月22日 南京特別市上海特別市江蘇省 浙江省 山西省 10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所成立
1938年10月28日 安徽省 11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所成立
1939年1月 青島特別市 12 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所成立
1939年7月1日 廈門特別市 直屬日本海軍,不編入維新政府或臨時政府
1940年4月24日 廣東省 13 汪兆銘政權所成立
1940年10月3日 湖北省 漢口特別市 15
1941年9月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蘇北行營 16 自江蘇省分置
1942年1月 蘇淮特別區 17 自江蘇省分置
1942年6月4日 浙東行政公署 18 分浙江省餘姚等6縣置
1943年3月30日 廈門特別市 19 編入汪兆銘政權
1943年3月30日 浙東行政公署 18 編入浙江省
1943年5月6日 江西省 19 自湖北省分置
1943年5月27日 蘇北行營 18 編入江蘇省
1943年10月19日 漢口特別市 17 歸湖北省管轄
1943年11月23日 華北政務委員會第一直轄行政區 18 華北政務委員會所成立實驗性政區
1944年1月3日 淮海省 18 原蘇淮特別區改編為省
1944年 豫陜鄂皖邊區 19 日軍新奪自河南省國統區
1944年7月 冀東行政公署 20 自河北省冀東道改編
1944年10月 蘇北行政公署 21 自江蘇省分置
1945年3月29日 中原省 21 原豫陜鄂皖邊區改編為省

行政區劃

汪兆銘政權直轄區

南京特別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1日由綏靖部長任援道兼任督辦南京市政,24日成立南京市政督辦公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2日改稱南京特別市政府。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20日,汪兆銘政府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1次會議決定對南京特別市政府實行改組,並定為首都。

上海特別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成立上海市大道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28日改組為上海市政督辦公署。10月14日改稱上海特別市政府。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江蘇省上海、嘉定、寶山、奉賢、南匯、川沙、崇明7縣暫歸上海特別市管轄。全市劃分為江灣區、浦東北區、浦東南區、滬西區、閘北區(後改稱滬北區)、市中心區、北橋區、嘉定區、寶山區、奉賢區、南匯區、川沙區、崇明區13區。

廈門特別市廈門特別市管轄 市中心區禾山區鼓浪嶼區金門區浯溪區江蘇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成立江蘇省政府,省會駐吳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汪兆銘政府中央政治委員會第11次會議決定對江蘇省政府實行改組。江蘇省61縣被分裂為三部分:上海、嘉定、寶山、奉賢、南匯、川沙、崇明7縣暫歸上海特別市管轄,淮陰15縣暫行分隸蘇北行政專員公署,其餘歸江蘇省。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時轄有吳縣、常熟、崑山、吳江、丹徒(同年12月改名鎮江)、江寧、句容、溧水、江浦、六合、金壇、丹陽、揚中、松江、青浦、金山、太倉、海門、武進、無錫、宜興、江陰、靖江、南通、如皋、江都、儀征27縣。高淳、溧陽、揚中、啟東、泰興、阜寧、鹽城、東台、興化、泰縣、高郵、寶應、蕭縣等縣,或是“尚未設治”,或是成為中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蘇北行營”管轄此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6月1日設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5月蘇北行營裁撤併入江蘇省,江蘇省轄35縣:

江蘇省政府直轄區:吳縣、常熟、崑山、吳江、武進、無錫、宜興、江陰、鎮江、丹陽、金壇、江寧、句容、溧水、江浦、六合、松江、青浦、金山、太倉、海門、靖江、南通、如皋、江都、儀征、啟東、揚中29縣。 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泰縣,轄泰縣、東台、興化、高郵、鹽城、寶應6縣。 同年7月起設第二至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蘇北行營→蘇北綏靖公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15日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蘇北行營”,駐泰縣,轄泰縣、興化、東台、高郵、寶應、鹽城、阜寧、淮安、泰興、啟東、江都、儀征、靖江、南通、海門、如暨等16縣(江都以後6縣由江蘇省劃出)。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阜寧、淮安劃入蘇淮,代管“徐海道”及安徽省淮北地區;同年4月增設揚中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5月23日,最高國防會議第16次會議決定撤銷蘇北行營,在揚州改設蘇北綏靖主任公署,仍兼管民政。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23日公布綏靖公署暫行兼理蘇北行政要現,公署下設政務廳、廳內設民政、財政、建設、教育4處;公署駐泰縣,轄原泰縣、江都、儀征、泰興、靖江、南通、海門、啟東、如皋、東台、興化、高郵、鹽城、寶應14縣及淮海省阜寧縣。

安徽省安徽省(省會:蚌埠縣) 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淮海省淮海省(省會:徐州市) 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銅山縣) 銅山縣蕭縣亳縣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碭山縣) 碭山縣沛縣豐縣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宿縣) 宿縣靈璧縣泗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宿遷縣) 宿遷縣邳縣睢縣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淮陰縣) 淮陰縣淮安縣漣水縣泗陽縣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東海縣) 東海縣灌雲縣沭陽縣贛榆縣阜寧縣浙江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17日,“中華民國維新政府”開始籌備,6月22日於杭州市成立“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市政府”,省會駐杭州市。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汪兆銘政府中央政治委員會第22次會議決定對浙江省政府實行改組。省會仍駐杭州市,轄杭州市及杭縣、吳興、嘉興、嘉善、海寧、平湖、長興、餘杭、崇德、桐鄉、德清、武康、海鹽、富陽、蕭山、紹興等16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浙東行政公署裁撤併入浙江省,所轄6縣劃屬浙江省;4月至5月設第一、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7月設第三至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2月,浙江省轄有1市33縣2行政督察區:

浙江省政府直轄區,杭州市及杭縣、吳興、嘉興、嘉善、海寧、平湖、長興、餘杭、崇德、桐鄉、德清、武康、海鹽、富陽、蕭山、紹興16縣。 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鄞縣,轄鄞縣、餘姚、奉化、慈谿、象山、鎮海、上虞、定海8縣。 第二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金華縣,轄金華、蘭溪、浦江、武義、東陽、義烏、新昌、嵊縣、諸暨9縣。 歷任汪偽浙江省首長有5人、7任:

浙江省省長(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汪瑞闓:1940年3月30日 - 1940年10月5日 浙江省省政府主席 汪瑞闓:1940年10月5日 - 1941年1月24日(死去) 梅思平:1941年2月13日 - 8月22日(沈爾喬代理) 傅式說:1941年8月22日 - 1943年1月2日 浙江省省長 傅式說:1943年1月2日 - 1944年9月14日 項致莊:1944年9月14日 - 1945年5月3日 丁默邨:1945年5月3日 - 1945年8月(廢止) 浙東特別區為適應日本掠奪浙東地區棉花、鹽等戰略物資的需要,汪兆銘政府行政院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26日第113次會議決定設定浙東特別區公署,擬定《浙東行政公署暫行組織條例草案》,並呈報汪兆銘國民黨中央政府委員會。6月4日汪兆銘政府公布該《草案》,規定其行政區直隸行政院,暫轄餘姚、奉化、慈谿、象山、鄞縣、鎮海等縣,公署駐鄞縣。下設秘書、民政、財政、教育、建設、保全、警務等7處。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23日,汪兆銘政府行政院第154次會議決定自3月30日裁撤該公署,併入浙江省;並以此特別區6縣與上虞、定海2縣劃為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江西省江西省(省會:九江縣) 湖北省湖北省(省會:漢口市) 歷任汪偽湖北省首長有3人、5任:

湖北省省長(中華民國維新政府) 何佩瑢:1940年3月30日 - 10月5日 湖北省省政府主席 何佩瑢:1940年10月5日 - 1942年6月7日〔毒殺〕 楊揆一:1942年6月28日 - 1943年1月20日 湖北省省長 楊揆一:1943年1月20日 - 1945年3月3日 葉蓬:1945年3月3日 - 8月(廢止) 廣東省1940年4月24日,汪偽行政院第4次會議決定成立廣東省政府。治所在今廣州市。下轄廣州市、汕頭市和南海、番禺、順德、新會、中山、三水、花縣、東莞、增城、寶安、從化、博羅、惠陽、潮安、潮陽、澄海、南澳等縣。另有海南島軍管區所屬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樂會、臨高、儋縣、崖縣、感恩、昌江、陵水、萬寧等縣。1944年9月8日設第一至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各轄縣數不詳。

歷任汪偽廣東省首長有4人、5任:

廣東省省政府主席 陳公博:1940年4月23日 - 11月8日 陳耀祖:1940年4月23日 - 1943年1月20日 廣東省省長 陳耀祖:1943年1月20日 - 1944年4月4日(被暗殺) 陳春圃:1944年4月14日 - 1945年4月26日 褚民誼:1945年4月26日 - 1945年8月(廢止) 廣東省政指導員 陳璧君

華北政務委員會轄區

青島特別市管轄 膠州區:舊稱膠縣,1940年3月改制區。 即墨區:舊稱即墨縣,1940年3月改制區。 河北省1938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建“河北省公署”,治所先在天津,次年3月25日移治清苑(今河北省保定市)1940年5月29日起,下設保定道、真定道、冀東道(1944年7月改置冀東特別區)、燕東道、津海道、渤海道、順德道、冀南道尹。1941年11月22日設有唐山市(1938年1月“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置,1940年1月正式成立)、石門市(1939年10月置)。1944年春改新海設治局置新海縣,治所即今河北省黃驊市。同年11月,束鹿縣遷治辛集鎮(今辛集市治所)。1945年8月抗戰結束前,行政區劃如下:

河北省
道名縣數駐地縣名
河北省政府直轄區 1 石門市
冀東特別區 12 唐山市 唐山市、玉田縣、遵化縣、昌黎縣、遷安縣、撫寧縣、豐潤縣、樂亭縣、灤縣、臨榆縣、盧龍縣、興隆辦事處
真渤特別區 22 安平縣、冀縣、岐城縣、棗強縣、饒陽縣、景縣、獻縣、吳橋縣、交河縣、故城縣、深縣、晉縣、新河縣、深澤縣、束鹿縣、東光縣、南皮縣、武強縣、武邑縣、衡水縣、寧津縣、寧晉縣
保定道 23 清苑縣 清苑縣、安國縣、安新縣、易縣、完縣、曲陽縣、行唐縣、蠡縣、徐水縣、新城縣、新樂縣、定縣、定興縣、高陽縣、唐縣、博野縣、阜平縣、滿城、望都縣、雄縣、容城縣、淶水縣、淶源縣
真定道 12 正定縣 正定縣、井陘縣、獲鹿縣、元氏縣、藁城縣、高邑縣、贊皇縣、趙縣、無極縣、平山縣、欒城縣、靈壽縣
燕東道 15 北京特別市 宛平縣、薊縣、懷柔縣、固安縣、香河縣、三河縣、順義縣、昌平縣、大興縣、涿縣、通縣、平谷縣、房山縣、密雲縣、良鄉縣
津海道 12 天津特別市 安次縣、永清縣、青縣、靜海縣、新鎮縣、大城縣、天津縣、霸縣、武清縣、文安縣、寶坻縣、寧河縣
渤海道 7 滄縣 滄縣、鹽山縣、河間縣、慶雲縣、肅寧縣、新海縣、任丘縣
順德道 15 邢台縣 邢台縣、威縣、堯山縣、巨鹿縣、廣宗縣、沙河縣、清河縣、內丘縣、南宮縣、南和縣、任縣、柏鄉縣、平鄉縣、隆平縣、臨城縣
冀南道 11 邯鄲縣 邯鄲縣、永年縣、曲周縣、雞澤縣、廣平縣、磁縣、成安縣、清豐縣、大名縣、長垣縣、東明縣、南樂縣、肥鄉縣、濮陽縣

河南省河南省(省會:開封市) 豫東道(駐地:開封市) 開封市:1938年10月設定開封市。 開封縣開蘭縣鹿邑縣杞縣睢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水城縣商丘縣太康縣中牟縣陳留縣柘城縣通許縣寧陵縣民權縣淮陽縣豫東道(駐地:彰德縣) 彰德縣延津縣溫縣滑縣獲嘉縣淇縣輝縣汲縣原武縣齊源縣修武縣濬縣涉縣新鄉縣清化縣沁陽縣湯陰縣內黃縣武安縣封丘縣武陟縣孟縣陽武縣臨漳縣林縣山東省山東省(省會:濟南市) 省直轄 濟南市濟南道(駐地:濟南市) 齊河縣齊東縣濟陽縣章丘縣鄒平縣長清縣歷城縣東臨道(駐地:臨清縣) 臨清縣禹城縣恩縣夏津縣冠縣館陶縣丘縣莘縣高唐縣茌平縣清平縣堂邑縣德縣博平縣武城縣平原縣聊城縣武定道(駐地:惠民縣) 惠民縣商河縣霑化縣青城縣德平縣無棣縣濱縣蒲台縣陽信縣樂陵縣利津縣陵縣臨邑縣清州道(駐地:益都縣) 益都縣桓台縣高苑縣廣饒縣淄川縣壽興縣長山縣博興縣博山縣臨朐縣臨淄縣登州道(駐地:煙臺市) 煙臺市榮成縣海陽縣黃縣招遠縣棲霞縣福山縣文登縣蓬陽縣蓬萊縣牟平縣威海衛特別區龍口特別區蓬濰道(駐地:濰縣) 濰縣安丘縣掖縣高密縣諸城縣昌樂縣昌邑縣平度縣泰安道(駐地:泰安縣) 新泰縣泰安縣東阿縣東平縣肥城縣平陰縣蓬蕪縣兗濟道(駐地:濟寧縣) 濟寧縣嘉祥縣魚台縣金郷縣曲阜縣泗水縣滋陽縣鄒縣嶧縣滕縣汶上縣寧陽縣曹州道(駐地:菏澤縣) 菏澤縣觀城縣巨野縣鄆城縣壽張縣城武縣曹縣單縣朝城縣定縣范縣濮縣陽穀縣沂州道(駐地:臨沂縣) 臨沂縣郯城縣沂水縣莒縣日照縣費縣蒙陰縣山西省山西省(省會:太原市) 雁門道(駐地:太原市) 太原市:1941年11月22日設定太原市。 盂縣崞縣忻縣五寨縣五台縣壽陽縣徐溝縣晉泉縣:舊稱太原縣,1943年2月更名。 神池縣清源縣靜樂縣昔陽縣代縣定襄縣平定縣寧武縣榆次縣陽曲縣嵐縣冀寧道(駐地:臨汾縣) 臨汾縣安澤縣越城縣介休縣霍縣祁縣交城縣洪洞縣太谷縣中陽縣浮山縣汾西縣汾陽縣文水縣平遙縣離石縣靈石縣上黨道(駐地:長治縣) 長子縣高平縣壺關縣沁縣晉城縣襄垣縣長治縣屯留縣遼縣潞城縣和順縣河東道(駐地:安邑縣) 安邑縣榮河縣永濟縣夏縣解縣河津縣猗氏縣曲沃縣絳縣虞鄉縣芮城縣襄陵縣稷山縣新絳縣聞喜縣汾城縣平陸縣萬泉縣翼城縣臨晉縣豫陜鄂皖邊區→中原省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後,在鄭縣成立豫陜鄂皖邊區主任公署,由汪兆銘政權直轄,不歸華北政務委員會管。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春,日本以在河南省新攻占的41縣設中原省,省會鄭縣。8月,日本投降,其省廢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