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門

幾日後,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負責人也披露,截至2010年底,該企業累計拒繳欠繳城市污水處理費約為8000萬元。 進展2011年7月1日晚,南京中石化南化公司新聞發言人余國知向提供一份資料,就該公司近日深陷“污染門”,被眾媒體集中報導的“南化公司5年欠繳城市污水處理費8000萬元”一事進行說明。 南化五年收取水費總計4368萬元,卻要上交給市供水節水處污水處理費8000萬元,南化將供水全部收入上交,也不能滿足這一要求。

1、哈藥集團製藥總廠污染門

事件

廢氣排放超標,惡臭難聞;廢水直排入河,河水變綠;廢渣簡單焚燒,傾倒在河溝邊——媒體曝光的哈藥集團旗下製藥總廠的污染,讓人觸目驚心。
2009年8月,有媒體曝光了哈藥的污染問題。近兩年來,媒體對哈藥污染的追問一直沒有停止。黑龍江多位政協委員也曾聯名提案,並提交了“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氨氣超標20倍”的實際檢測結果。當地人大多次將哈藥製藥總廠氣味污染問題作為議案討論。而據當地環保機構說法,自哈藥製藥總廠建設投產以來,附近居民關於其亂排放的投訴,從未中斷過。
2009年底,哈藥集團總廠就已被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但自始至終其母公司哈藥股份都未將該信息向社會披露。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6月14日告訴本報記者,“刻意隱瞞企業環境信息的行為,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

進展

2011年6月13日由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綠家園志願者、綠色龍江等內地多家環保組織聯名發出公開信,要求哈藥集團公開排放數據,哈藥集團若要表達解決問題的誠意,應進一步對其違規問題及整改情況進行說明並向公眾公開。
針對媒體對哈藥廣告費是環保投入27倍的質疑,哈藥總廠吳志軍6月11日表示,“哈藥總廠近幾年來在環保上的投入大概是4億多元。”
6月13日當晚,哈藥股份發布公告稱,分公司哈藥集團製藥總廠規劃在哈爾濱市阿城區建設新廠區,但是此舉也被上述分析人士視為“污染轉移”,因為“根治污染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大環保投入,從製造到後期處理等環節真正實現減少污染或是零污染,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新建廠區的意義不大,只是起到新瓶裝舊酒的作用”。

2、福建紫金山銅礦區污染門

基本簡介

污染門是從福建上杭縣紫金山銅礦區事故後續應急處置指揮部獲悉,目前上杭紫金山銅礦區的應急堵污、截污工作已經完成,富液池、貧液池、萃取池等所有8個池子均在安全、可控的狀態下,不會再發生泄漏;目前正在集中進行存量污水、工藝水的科學無害化處理。

相關介紹

據上杭紫金山銅礦區事故後續應急處置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紫金山銅礦濕法廠、銅浮選廠全部停產,污水處理現場每天集中600多人和各類工程機械幾十台(套)、各類物資運送車輛上百輛,全力以赴對存量的污水和工藝水進行科學無害化處理。根據目前每日約1.5萬立方米的處理進度,全部存量污水和工藝水無害化處理將在8月中旬完成。 據了解,經過環保部門的論證,污水無害化處理的總體路線為:在環保部門嚴格監督下,利用現有的萃取工藝對存量溶液進行萃取,以降低溶液中銅離子的濃度;萃取余液進行加鹼中和形成銅鐵氫氧化等混合物,用水泵將該混合物輸送至尾礦庫進行澄清處理;經澄清後的清液,理論上能達到廢水排放標準,但為確保全全達標,將該清液引至新屋下庫區進一步澄清;若在調節庫仍未能實現達標,繼續將該溶液輸送至上田寮環保處理系統進行處理,達標後調至三清亭調節庫。在現有中和系統的基礎上,擴大鹼中和系統,利用銅礦選礦廠裝置改造為中和處理。

3、南京中石化南化公司污染門

相關

南化公司始建於1934年,是老的國有企業,建廠初期,企業周邊無居民區,隨著企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原大廠鎮、大廠區這樣一片較大的居民住宅區。由於大廠地區原沒有自來水廠,南化公司承擔了該地區社會供水任務已有幾十年。目前,南化公司不僅承擔著對社會4條外供主管線、81條分支管線、24413戶的轉供水任務;而且還承擔了本公司生活區以及沿江工業開發區所屬西廠門街道、山畔街道、葛塘街道部分政府單位、私房戶、工商個體戶和部分農民生活用水供應責任。同時無償承擔著上述地區40多座公共廁所以及地方政府綠化用水的職責。

事件

2011年6月23日,南京市負責工業和環保市政的兩位副市長同時約談南京最著名也是最老的央企之一――中石化南華公司負責人,就該公司因硫酸氣體泄漏、超標排放工業廢水、6個已建成投產項目沒有通過環評驗收以及“十一五”污染物減排任務未完成等嚴重環保問題進行商談。而不久前,該市環保部門剛剛對該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並決定暫停該公司11個新項目的環保審批。兩位副市長要求該企業須將所有“環保歷史欠賬”清理乾淨,方得批准新上項目。幾日後,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處負責人也披露,截至2010年底,該企業累計拒繳欠繳城市污水處理費約為8000萬元。

進展

2011年7月1日晚,南京中石化南化公司新聞發言人余國知向提供一份資料,就該公司近日深陷“污染門”,被眾媒體集中報導的“南化公司5年欠繳城市污水處理費8000萬元”一事進行說明。余國知在回應中表示,關於南化公司環境治理的報導,存在多處不實報導,由於媒體對該公司以及很多化工企業的環境治理真實情況了解不夠,此次關於該公司欠繳城市污水處理費的報導混淆了企業污染費和生活污水處理費的關係。
余國知介紹,多年以來,由於供水管線老化、漏損以及社會農村居民拒交、欠繳水費,南化公司供生活水損失嚴重。2006年至2010年五年總計供應居民生活水13891萬噸,回收3695萬噸。回收率只有27%,供水總成本8247萬元,收費只有4368萬元,虧損3879萬元。 在資料中還特彆強調:該公司是一個困難的老企業,供應生活用水使南化不僅在供水設施維修、改造上投入巨大,而且由於在水費收取上無執法手段,欠費嚴重,虧損巨大。南化五年收取水費總計4368萬元,卻要上交給市供水節水處污水處理費8000萬元,南化將供水全部收入上交,也不能滿足這一要求。
南京市供水節水處負責人,金勇軍處長則解釋說,城市污水處理費是國務院相關部門下發城市污水處理專項資金,納入南京市財政收入當中,需向人大報備審核,絕對不會存在誤算。中石南化所欠繳的8000萬費用屬於政府規定該企業應上繳的污水處理費,由企業向供水用戶代收的費用,和供水費用完全是兩回事。金勇軍特別提出,實際上中石南化自從繳納了2006―2007年的130萬元城市污水處理費用之後,自2007年至今,一分錢都沒有交過。 南化公司的這份資料最後就南京市政府對該公司的指責表示抗議,在資料中寫道:從2006年至今,原大廠地區並沒有建造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一直是通過南化排水設施排放的,市政部門卻要收取南化污水處理費理由何在?中石南化負責人還向告知,多年來,該公司數次向市政府提出將該公司負擔的生活水供水設施無償移交,生活水供應職責轉交給當地供水企業,但有關方面要求南化投入億元資金將現有設施全部改造後才能移交,致使移交事項一直未能實現。鑒於目前南化供應生活用水不但虧損嚴重,而且涉及到違法,南化公司強烈要求立即移交向居民供水的社會職能,停止向原大廠地區供應生活供水。
針對這一抗議,金勇軍則表示,城市污水處理費是由市政府統一收取後,由環保部門在全市範圍內統一規劃並建設污水處理廠,並不能因為一個企業的要求而特別在某處特定地點提前建設。“南京江北地區由於是老的工業區,未來會有一個全局性的規劃,污水處理廠也包含在規劃範圍內。”
金勇軍最後向透漏,下周該處將聯合市政府其他部門一起到中石南化公司,與該企業就8000萬污水處理欠費問題進行溝通協調,他們希望該企業能夠公開供水和污水處理費用的賬目,然後一起進行協商,確定一個還款計畫,依法繳納費用。

難點

老牌央企抱怨地方政府配套市政設施不齊,企業自己負擔周邊社會供水和污水排放需求;地方政府指責大企業不僅對企業排放污染物管理不給力、同時還欠繳8千多萬城市污水處理費,給地方其他企業造成不良影響和榜樣,讓市政管理受挫。政府企業各執一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