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市

江陵市

江陵市位於韓國東部海岸,1363年起開始以江陵為名先後建制為道、府、郡、市,所以該市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享有勝名。該市位於太白山脈的東面,面積約為1040平方公里,占江原道面積的6.2%,人口22.9萬餘人,城市人口比例最大。江陵市屬於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一年中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零下10℃,年平均氣溫13.4℃。該市經濟非常發達,除作為文化、旅遊中心以外,其海鮮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商業、金融業都比較發達,年財政收入約為2490億韓元(合人民幣24億元),該市環境優美、交通通訊發達,人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質量都較高。

基本信息

簡介

江陵市江陵市

韓國江陵,本古穢國,原為高句麗的阿瑟羅,後屬新羅。位於嶺東地帶,為海邊防重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歷為州郡,而置郡時間尤長,嘗委重臣駐守。三國統一後,江陵更成為高麗宗室藩封之地。

位置與面積

江陵市位於江原道太白山脈東側的嶺東地區中央,東鄰東海,西鄰平昌郡旌善郡 ,南面與東海市相接,北面與襄陽郡接壤。
總面積 1,040㎢(漢城市面積 的 1.72 倍 ) ,總人口 232,664 名 (78,910 戶 ) , 行政區域由1邑7 面13 洞 70 統 145 里 2,840 番構成,擁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蹟,旅遊資源豐富,古老風韻與傳統尤存,是得天獨厚的旅遊勝地。

方向邊界地名相鄰市郡經度及緯度 延長距離海岸線
東端 玉溪面道直里------------東經129˚04'東西 40㎞ 48.3㎞
西端 連谷面三山里 洪川郡ㆍ平昌郡 東經128˚35'東西 40㎞48.3㎞
南端 旺山面高丹里 東海市ㆍ旌善郡 北緯37˚27' 東西 40㎞48.3㎞
北端 注文津邑香湖裡
襄陽郡 北緯37˚54'南北 76㎞48.3㎞

地形與氣候

韓國江陵市韓國江陵市

在向北延伸的太白山脈東側形成陡峭的山勢,同時形成丘陵和小平原。 代表性的山脈有市西北面的鐵甲嶺、北龍山、頭老峰、老人峰等, 有沿市西南面邊界蜿蜒而行的帝王山、七星台、玉女峰、魯鄒山、德牛山等,南面有大花實山、石屏山、應峰山、望德峰、彼來山、卦榜山、驥馬峰。發源於山中的連谷川向東流淌注入東海。發源於鐵甲嶺附近的新里川也向東流淌,並在下游附近形成平原地帶。 另外,沙川河在市中心周圍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最後流入東海。發源於大關嶺的南大川流經市中心,與旺山川和合流後流向東海。此外,作為南漢江的上游有松川、南鳳川、珠樹川等,並在周圍形成低矮的丘陵,被用做農耕地。這些河流的下游散布著廣闊的沖積平原,在平原的盡頭,受到海浪拍擊的沙地和海岸一直延伸到注文津,鏡浦湖就是由這種沙丘的入口堵塞形成的瀉湖。

由來與沿革

古時候,江陵市曾是穢貊族生活的地方。公元前129年,隸屬於衛滿朝鮮,公元前128年,穢貊的軍事頭領-南閭棄衛滿朝鮮的右渠王,歸順韓國,因此這裡就成了滄海郡的一部分。到了高句麗美川王14年(313年),被納入高句麗勢力範圍,稱為河西良或阿瑟羅。之後,新羅真興王11年(550年),這裡成為了新羅的領地,景德王16年(757年)改稱溟州,高麗忠烈王34年(1308年)又改稱江陵府。在恭讓王時期,設江陵大督護府,管轄北起元山南至蔚珍的東海岸一帶。 到了朝鮮時期,太祖4年(1395年)年改稱江原道,高宗33年(1896年)更名為江陵郡,管轄21個面。在日帝時期的1931年,江陵面升格為江陵邑。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的1955年,江陵邑、城德面、鏡浦面合併,升格為江陵市,同時,江陵郡改稱溟州郡並分離出去。1995年1月1日,江陵市、溟州郡再次合併,改稱統合江陵市並延續至今。
上 古
B.C 127前 形成城邑國家形態的穢國
B.C.127 漢武帝元朔2年設定滄海郡
B.C.109 漢武帝元封2年設定臨屯郡
B.C.82 臨屯郡 被編入
B.C.75樂浪郡在嶺東7縣設定東部都尉
B.C. 30 後韓廢除東部都尉,成立自治國家東穢
B.C.313 高句麗美川王14年被稱為河西良或何瑟羅
0 新 羅
397 奈勿王42年 何瑟羅州成為新羅的領域
512 智證王13年 何瑟羅州郡主伊澯異斯夫征伐于山國
639 善德女王8年 將何瑟羅州作為北小京,令沙澯真珠把守
658 武烈王5年 廢除北小京,作為河西州,設定都督把守
757 景德王16年 改河西州為溟州,設定9郡25縣
0 高 麗
936 太祖19年 將溟州改稱為東原京,設立臨瀛館
940 太祖23年 將東原京重新稱為溟州
983 成宗2年 改稱為河西府
986 成宗5年 改稱為溟州都督府
992 成宗11年 改稱為溟州牧,任命牧使
1178 明宗8年 改稱為沿海溟州道
1263 元宗4年 改稱為江陵道
1268 元宗9年 升格為慶興都護府
1308 忠烈王34年 改稱為江陵府
1388 禑王14年 改稱為交州江陵道
1389 恭讓王元年 升格為江陵大都護府,別稱為臨瀛,設定6州縣16屬縣
0 朝 鮮
1457 世祖3年 在江陵大督護府設定鎮,管轄二府四郡二縣
1666 顯宗7年 江陵大督護府降格為江陵縣
1675 肅宗元年 江陵縣重新恢復為江陵大督護府
1782 正祖6年 再次降格為江陵縣
1789 正祖13年 恢復為江陵府
1895 高宗32年 江陵府的管轄區域從平海一直到翕谷郡
1896 高宗33年 改稱為江陵郡,管轄21個面
0 大韓帝國
1906 歸江陵郡管轄,臨溪、道岩面移交旌善郡,珍富·蓬坪·大和面移交平昌郡,內面移交麟蹄郡管轄。
1913 合併北1裡面、北2裡面、南1裡面,改稱為郡內面
1914 郡內面改稱為江陵面,南1裡面、南2裡面改稱為城南面,江南面改稱為下南面
0 臨時政府
1920 合併城南面、德方面、資可谷面,改稱為城德面,從下南面分出的一部分編入丁洞面
1931 江陵面升格為江陵邑(4.1)
1938 丁洞面改稱為鏡浦面
1940 新裡面升格為注文津邑(11.1)
1942 望祥面升格為墨湖邑。
0 大韓民國
1955. 9. 1 江陵邑、城德面、鏡浦面依據法律第369號升格為江陵市(9.1) 除江陵市以外的地區改稱為溟州郡
1963. 1. 1 縣南面編入襄陽郡(1.1)
1973. 7. 1 旺山面南谷里、九切里編入旌善郡(7.1)
1980. 4. 1 溟州郡墨湖邑和三陟郡北坪邑合併升格為東海市(4.1)
1983. 邱井面彥別里編入江東面,邱井面山北里編入城山面, 連谷麵坊內里的一部分編入注文津邑(2.15), 合併南門·城南面改稱為中央洞, 把校洞劃分為校1·校2洞(9.30)
1989.1.1 溟州郡江東面雲山里編入江陵市月呼坪洞(1.1)
1995.1.1 江陵市和溟州郡合併為道農複合形態的江陵市(1.1)
1998.10.1 中央洞和林唐洞編入中央洞,長峴·魯岩·月呼坪洞編入江南洞, 笠岩洞和斗山洞編入城德洞,與榆川·竹軒·雲亭·苧洞合併稱為鏡浦洞 (10.1)

象徵物

旗市旗市

旗市
噴薄而出的紅太陽體現了面向未來發展的江陵人的氣概,涌動的藍色波浪象徵著清新自然的芬芳和江陵人的堅韌性及發展意志。太陽和大海合而為一的整體形象通過東方造型,表現了珍視固有傳統、開拓未來的江陵人的歷史意識 。

屬千屈菜科,被稱為落葉喬木紫薇或百日紅 。紅色的花朵不間斷地從夏季一直開到秋季,美麗異常,象徵著江陵市民的開朗個性和連續的生命力。

是屬於松樹科的常綠喬木,在我們故鄉的各處形成鬱鬱蔥蔥的群落。一年四季常綠的樹葉象徵著江陵人不變的氣節和忠貞及堅強的氣概。

屬鴨科,是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01號的保護物種,是冬季飛到這裡來的冬季候鳥。天鵝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吉祥鳥,象徵著豐收年。清純潔淨的純白色象徵著珍視學問和氣節、洋溢著文香·藝香的城市情趣。

吉祥物吉祥物

動物
老虎屬虎科,是百獸之王,生活在森林裡,是在這個地方的神話和傳說中經常出現的靈物,象徵了江陵市民的勇猛和自主。
吉祥物
洪吉童吉祥物是男女老少都可以輕易接受的大眾英雄,它沒有採用完全嶄新且具有差別化的形態,而是表現為所有人都可以產生共鳴而且普遍熟悉的洪吉童的模樣,從而可以產生人道主義的親近感。較之少年形象,吉祥物使用的是成年洪吉童的模樣,同時在造型的視角上也表現為廣角(開闊),從而能夠將代表反抗社會封閉和腐敗的正義和勇猛及大韓民族的進取氣概和堅韌的洪吉童的形象與不斷發展、面向未來的江陵市的形象相聯繫,表現出凜然、活力和堅韌。

市長

江陵市長崔明熙江陵市長崔明熙

江陵市長崔明熙
姓 名 崔明熙 (Myeong-Hee Choi)
出生年月 1955年 4月 8日(51歲)
主要經歷 第21屆 行政考試 合格(1977)
任職於建設部、內務部、行自部
楊口郡首,江原道產業通商局長
江原國際觀光博覽會 本部長
江原道環東海分所 所長
江陵市 副市長
歷任 江原道 策劃管理室長

歷代市長

姓名在任時間出身地區
1屆 崔敦英 1955.9.1-1959.8.31(4年) 江原道
2屆李起載 1959.9.1-1960.5.23(9月) 江原道
3屆 金南形 1960.5.24-1961.7.19(1年2月)
江原道
4屆 金淳全 1961.7.20-1961.8.6(1月) 江原道
5屆 韓東錫 1961.8.7-1963.1.25(1年6月) 江原道
6屆 李相赫1963.1.25-1963.7.17(7月)
江原道
7屆 金東錫 1963.7.19-1963.10.13(3月)
江原道
8屆 金南形 1963.10.14-1967.12.1(4年2月) 江原道
9屆 金形企 1967.12.1-1970.11.26(2年11月) 江原道
10屆李相赫1970.11.27-1971.8.17(9月) 江原道
11屆金永鎮1970.11.27-1971.8.17(9月) 江原道
12屆 徐明澤 1973.8.4-1974.9.3(1年1月) 江原道
13屆李昌錫1974.9.4-1977.2.15(2年6月)江原道
14屆金正明 1977.2.15-1978.1.10(11月) 江原道
15屆金明漢1978.1.10-1979.4.28(1年4月) 江原道
16屆鄭連尚 1979.4.28-1981.6.30(2年2月) 江原道
17屆 孫柱永1981.7.1-1982.7.8(1年) 江原道
18屆趙成雲 1982.7.9-1986.3.7(3年8月) 江原道
19屆安明弼 1986.3.8-1987.7.7(1年4月) 慶尚北道
20屆金光遠 1987.7.8-1988.6.4(11月) 釜山
21屆全英鎬1988.6.11-1989.2.20(8月) 慶尚南道
22屆 安在憲 1989.2.20-1991.1.9(1年11月) 漢城市
23屆 金鎮善 1991.1.10-1992.5.19(1年5月) 忠清北道
24屆崔勝鎬1992.5.19-1993.8.20(1年3月) 江原道
25屆 李大勤 1993.8.20-1994.12.31(1年4月) 江原道
26屆權赫新1995.1.1-1995.6.30(6月) 江原道
27屆沈起燮 1995.7.1-1998.6.30(3年) 江原道
28屆 沈起燮1998.7.1-2002. 6. 30 江原道
29屆沈起燮 2002.7.1-2006.3.30 江原道
30屆 崔明熙 2006. 7. 1 至今江原道

韓國行政區劃

韓國現有1特別市,6廣域市,8道,1特別自治道。
道市名市郡名
首爾特別市首爾
釜山廣域市釜山機張郡
大邱廣域市大邱達城郡
仁川廣域市仁川江華郡瓮津郡
光州廣域市光州
大田廣域市大田
蔚山廣域市蔚山蔚州郡
京畿道水原市安山市儀旺市光州市城南市高陽市河南市楊州市議政府市果川市龍仁市抱川市安養市九里市坡州市驪州郡富川市南楊州市利川市漣川郡光明市烏山市安城市加平郡平澤市始興市金浦市楊平郡東豆川市軍浦市華城市
江原道春川市束草市平昌郡麟蹄郡原州市三陟市旌善郡高城郡江陵市洪川郡鐵原郡襄陽郡東海市橫城郡華川郡太白市寧越郡楊口郡
忠清北道清州市清原郡永同郡陰城郡忠州市報恩郡鎮川郡丹陽郡堤川市沃川郡槐山郡曾坪郡
忠清南道天安市瑞山市燕岐郡洪城郡公州市論山市扶餘郡禮山郡保寧市雞龍市舒川郡泰安郡牙山市錦山郡青陽郡唐津郡
全羅北道全州市南原市茂朱郡高敞郡群山市金堤市長水郡扶安郡益山市完州郡任實郡井邑市鎮安郡淳昌郡
全羅南道木浦市潭陽郡長興郡靈光郡麗水市谷城郡康津郡長城郡順天市求禮郡海南郡莞島郡羅州市高興郡靈岩郡珍島郡光陽市寶城郡務安郡新安郡和順郡鹹平郡
慶尚北道浦項市榮州市青松郡漆谷郡慶州市尚州市英陽郡禮泉郡金泉市永川市盈德郡奉化郡安東市聞慶市清道郡蔚珍郡龜尾市軍威郡高靈郡郁陵郡慶山市義城郡星州郡
慶尚南道昌原市泗川市宜寧郡河東郡馬山市密陽市鹹安郡山清郡晉州市金海市昌寧郡鹹陽郡鎮海市巨濟市固城郡居昌郡統營市梁山市南海郡陝川郡
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西歸浦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