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藍天學院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

簡介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成立於2009年1月由原製造系和材料研究所聯合組建,是藍天學院從事新能源和新材料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機構。 教學設備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採取系、所及產學研基地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培養新能源及新材料相關的專業人才,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研究。 未來發展新能源與新材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它們廣泛滲透於人類的生活之中,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

簡介

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成立於2009年1月由原製造系和材料研究所聯合組建,是藍天學院從事新能源和新材料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機構。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規模較大、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校學生3100人,專兼職教師近百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博士3人、碩士30人。

開設專業

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根據國內人才市場需求,特別是江西省產業結構特點,遵循“最佳化結構、突出重點、交叉滲透、適應社會”的基本原則,開設了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5個專業,即“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統招本科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光伏材料加工與套用”、“材料工程技術”3個統招專科專業;另外還設有2個自考助學考試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和“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教學設備

新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採取系、所及產學研基地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培養新能源及新材料相關的專業人才,開展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研究。目前建有(籌建)7個實驗室、1個校外基地、1個研究所,即材料物理實驗室、材料化學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CAD/CAM實驗室、光伏材料測量實驗室、光伏系統設計實驗室;藍天-賽維LDK實訓基地及新能源材料研究所。

未來發展

新能源與新材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命脈,它們廣泛滲透於人類的生活之中,影響著人類的生存質量。傳統能源及材料的有限性和開發利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嚴重製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太陽能、氫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將成為人類社會依賴的主要能源。就像遺傳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塑造了今日的世界,新能源和新材料必將塑造出未來的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