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是一所從幼稚園至高中十五年一貫制的全寄宿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學校征地600畝,現已開發300畝。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於2002年12月開工,2004年元月竣工。總投資4500萬元,用地160畝,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有教學樓三幢、實驗樓一幢、行政樓一幢、宿舍樓三幢、招待所一幢、食堂一座、體育場一座。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的投資方來自福建著名僑鄉福清。學校以董事長施守春先生提出的“立足東部,貫通中部,發展西部”的戰略思想為指導,以在江西創辦國際集團為己任。現階段集團名下的企業有:福建石竹山文武學校、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安徽美佛兒國際學校,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翰林文化用品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與新加坡兆景財團、中央黨校創立北京兆景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同時,集團擬在四川成都創辦成都美佛兒國際學校;與日本勝原會社、美國百利康集團、福建多福集團在江西撫州創辦融和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二期工程於2004年5月開工,將於2005年7月竣工。三期工程計畫於2005年5月開工,2006年3月竣工。二、三期工程計畫總投資7500萬元,用地140畝,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有教學樓三幢、實驗樓一幢、圖書館一座、幼兒部綜合樓一幢、宿舍樓五幢、食堂一座、室內體育館一座、游泳池一個。

四期工程為興建美佛兒國際關係學院,計畫於2007年秋季動工。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

學校建築由南昌有色冶金設計院深圳分院、泉州惠安設計院規劃設計,視覺識別系統由北京傳智公司設計,校園文化景觀系統由中科院園林所設計。中學部、國小部、幼兒部獨立生活區、休閒區、行政教學區、運動區,布局合理,功能明晰,各類設施配套齊全,是一所真正體現園林式、現代化風格的高品位學校。

江西美佛兒國際學校,系著名民辦教育家、企業家施守春先生投資興辦的一所從幼稚園到高中十五年一貫制的全寄宿學校,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高擎“快樂學習,快樂生活”的現代教育理念,掀開了民辦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自2006年來,學校總投資已達1.6億元,占地面積400餘畝,建築面積10餘萬平方米,在校師生4500餘人。學校吸收臨川傳統文化深厚底蘊,高標準定位,高規格建校,高品味辦學。以“自然、人文、環保”為主題規劃興建校園,辦公、教學、生活、運動休閒四大區域布局合理,教學設施齊全先進;投資500多萬元建成校園網路系統,引進遠程網路教育與閉路電視、校園廣播系統;所有教室都配置了多媒體設備;理、化、生、自實驗室按國家標準建設;建有琴房、畫室、形體房、桌球室、圍棋俱樂部等藝術活動中心;投資300多萬元建造足球場和400米塑膠標準跑道。在國內民辦教育界率先成立青少年成長研究院,並啟動青少年成長研究基金,聘請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鑫輝教授任院長,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狀況,對學生採取一對一、針對式的科學培養方案。2006年來,學校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師資和管理隊伍,建設了完善的服務體系,在硬體和軟體上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2006年來,學校致力於國際合作,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擔任學生的口語教學,先後與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紐西蘭等國外教育機構和院校聯合辦學,讓國內學生在美佛兒留學,畢業後直接到國外高等院校深造,贏得了越來越多學子的深情嚮往。

美佛兒人篤行“獨立、合作、自信、自律”的校訓,堅持“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的人才,實現了教書育人雙豐收。建校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西省教育廳先進集體”、“中國質量萬里行質量誠信示範單位”、“撫州市一級一類幼稚園”、“江西省重點建設中學”、“江西省食品衛生AAA級單位”、“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2006—2007年度“中國十大名牌民辦中學”。學校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突出教育教學的中心地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全面發展、學有專長的新型人才。在已經畢業的800多名高三學生中,有400多名升入各級各類高校深造;在國家、省、市組織的書畫、科技、體育、音樂等競賽中,有1300多人次榮獲各種獎勵。中部地區,美佛兒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較深刻的社會影響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美佛兒正在努力為中國民辦教育樹立典範!

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理念由校董事會、校委會與北京傳智公司共同策劃設計.其依據是:對學校長期的系統的了解;對教育行業外部環境、競爭、發展趨勢的分析及大量的個案分析;對中國教育部主要官員的走訪所獲得政策信息。

該校的理念體系由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願景

該校的願景是:在2010年成為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理念先進、設施完善、質量一流,富有的文化影響力的國際型名牌學校。

她是該校未來6年發展目標總體性的認識和概括,是未來藍圖的描述,它回答了“我們想成為什麼的問題”,其要素是目標、設施、質量和文化影響力。6年的目標是建立一所先進的國際型名牌學校,相應的設備設施在功能、質量和審美角度上須與國際接軌,質量上要求硬體質量和教學質量在全國同類學校的綜合考評中達到領先水平;在國際同類學校交往中達到相應水平;文化教育影響力上要求學校教學方法與手段為業內楷模,教師隊伍高知名度、高素質、受人敬佩,品牌效應突出。

第二部分:核心宗旨

該校核心宗旨是造就智慧之舟,載育未來精英。

她是該校經營的最高目標,也是根本目標。她回答了“學校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的問題。她是一種崇高的精神目標,明晰了學校的責任和義務。

“造就智慧之舟”要求作為一所基礎教育領域的國際學校,應把知識的種子和智慧的火花撒向心靈尚未開啟的中小學生的心田。

“載育未來精英”就是使每個進入學校的學生獲得良好發展、成材之後進入主流社會並得到普遍認可和稱讚,成為真實、自然、敢於負責的一代新人,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精英。

第三部分:校訓

該校的校訓是獨立、合作、自信、自律。

她是該校學生在共同目標下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是學生對學校本質及相關體系的根本觀念和態度。她調節和控制著全體學生的興趣和意志,決定著學生的信念、道德、規範著學生的行為,影響著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她回答了“學生在追求什麼”的問題。

“獨立”是該校立足當前家庭傳統教育及紛繁複雜的社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而進行獨立思考、探索、學習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獨立的人格三方面的培養。

“合作”面對社會分工的精細,中國加入WTO後帶來國內國際間人際互動程度的提高及世界經濟、文化、人才的日趨一體化,現代中國人必須學會合作。學生是否合作是該校培養目標的重要一項。

“自信”眾所周知,一個沒有自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獨立不起來,也無法與他人合作。我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挫折觀,消除自卑感。

“自律”飛速發展的社會是以法制及相應的遊戲則為基礎的,硬體與軟體的約束時刻出現在每個社會成員的面前,需要共同遵守。學生在校園養成自律的精神,有利於將來快速適應環境順利發展;對學校管理來說也是一種有效手段,對學生家長 來說更是他們的期望。

概括地說,獨立與自信相統一,是合作的基礎。合作與自律在獨立與自信已建立的條件下互動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

第四部分:校風

“三風”是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建立在共同價值和信念基礎上的,為實現共同使命而逐漸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群體意識。它解決了“學校成員該怎么做”的問題,是學校精神活動的靈魂,是學校理念的直接體現,是所有師生的行為取向。

該校的校風是:平等、欣賞、博愛

“平等”不同職務,貧富差異,成績的好壞,信仰、種族、語言不同的人交往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才會有深度,才會友好、融洽。

“欣賞”來自真實自然的讚賞,在本質上是一種精神給予,師生、同事之間的欣賞,必定會建立牢固的友誼,帶來無限的學習、工作激情與效率。

“博愛”,“愛”具體表現為關愛、友愛、父母愛等,由愛而演化了社會一系列複雜的關係,同時又是化解這些複雜關係的根本。“博愛”是愛的至高階段,它超越了民族、年齡、性別、貧富、血脈的界限。該校作為一個跨文化教育組織,師生的意識形態、年齡、文化水平的較大差異,需要靠“博愛”這種具有超越性的愛來維持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使其愛生活、愛學習、愛工作、愛他人。

總之,校風中平等是基礎,欣賞是升華,博愛是最高理想。平等、欣賞、博愛從以人際文化的一般要求到高級要求層層推進,逐步提高,構成該校特有的校風體系。

第五部分:教風

該校的教風是:言傳、身教、心教

語言是教學的基本手段和傳授知識的主要工具;教師的舉手投足,一個微笑會在學生心靈中留下永恆的印象,直接影響著學生行為方式和人生道德觀的形成;心教達到師生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更多體現的是對學生愛。學生有了愛的滋潤和撫慰,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學習,將來也會懂得去愛他人、愛社會、同時,也會用心去接受老師的教育。

有了言傳還要身教,有了身教更要心教。

第六部分:學風

該校的學風是: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區別於傳統教育,該校在學風上倡導快樂學習、快樂生活,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快樂學習是使學生沒有沉重的書包,遠離書山題海,在科學的學習與休息時間裡,沒有人為的心理壓力,在順暢的心情里快樂學習、創造性學習,取得頗佳的學習效果。

快樂生活是在快樂學習時,有經常性的戶外與野外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地接觸新事物、新知識並獲得動手洗衣、整理內務等一般日常問題所帶來的快樂幸福。

第五部分:核心口號 滿載夢想、駛向彼岸

核心口號是該校共同價值、道德規範、行為準則等等的壓縮而提練成的一條富有哲理和感召力的口號,對內為決策者提供目標與動力,為師生員工行為準則提供指導,對外為求學者提供信心保證和有效承諾。

該校以卓越的理念、完善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實現學生的理想與家長的期望,猶如一艘將孩子帶向成功彼岸的輕船,滿載夢想,駛向成功的彼岸,無終點的彼岸。

學校特色

1、設計規劃高品質。該校的規劃設計由深圳有色金屬設計院承辦,以“人文、自然、環保”為主題。學校總體分為辦公、教學、生活、運動休閒四大區域。布局合理、功能明晰、景色宜人,具有濃郁的園林化、現代化的校園氣息。

2、生活服務保障。師生公寓一套6—8人入住,內設寢室、浴室、陽台、有專職保全與生活導育管理。每天“三餐一點”,師生自助用餐,營養導師調配飲食。

3、教學設施先進完善。

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四個教學區域相對獨立,自成一體;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及多媒體室、微機操作室、語音室、藝教中心、400米塑膠跑道、綠茵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游泳池等設施一應俱全。

4、教育手段先進,特色鮮明。

(1)、運用多媒體教學,推行無紙化教案,引進遠程網路設施與閉路電視、校園廣播系統,進行立體化、開放式教育。

(2)、突出計算機信息教學與外語教學,幼兒班起開設英語,國小三年級起開設電腦課程。

(3)、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進行多國教育機構合作與交流;聘請足夠合格外教。凸現學校國際化教育特色。

(4)、國內權威教育機構合作,成立由心理學、營養學、教育學等方面的權威專家組成青少年成長研究院,對每個學生進行智力、素質、能力、心理、營養進行測評和研究,建立成長檔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5)、實行小班化教學,每班不超過40人,推廣研究型學習,易於全面培養。

辦學業績

2003年11月被評為“中國質量萬里行質量誠信示範單位”

2003年3月,臨川區民辦教育先進單位

區黨建工作紅旗單位、市級“先進黨支部”

省級“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示範學校”

省級“德育工作示範學校”

省級“重點建設中學”

省食品衛生等級A級單位

2003年陶意同學在全國國中物理競賽中獲撫州市一等獎。

2003年該校高三甲班雷平艷、揭祥、艾亮、徐小雄四位同學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高中組一等獎。

2004年8月15日—22日該校國小部鄭豪、黃楠、蔣振文、謝江、嚴兵雲、費雨樺六位同學獲全國少兒科普知識競賽二等獎,並赴京參加“科技之星”表彰大會。

2004年該校首屆高三畢業班高考重點上線率為58.3%,二本上線率為91.6%,三本上線率為100%,徐小雄、雷平艷、李群三位同學勇奪臨川區屬學校前三名,藝術類萬悅芬同學被星海音樂學院錄取。

8月17日—28日,該校劉洋等17名同學在校領導歡送下,乘飛機赴澳大利亞進行為期12天的境外夏令營活動。

2004年9月26日,國小部六(1)班廖菁同學在撫州市廣播電視台舉辦的《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中獲三等獎。

2004年11月6日—9日,在臨川區第二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國小組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國中組團體總分第5名,有15位學生獲單項賽第一名,12名學生打破臨川區單項紀錄。

2003年12月25日該校英語教師晏茁、周仔會、曹偉華、劉燕珍在臨川區英語教師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2004年10月,該校中學部老師符敬文在撫州市廣播電視台舉辦的《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中獲三等獎。

2004年11月6日,該校教師健美操隊在臨川區城區教職工健美操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2004年10月,國小部胡蕾老師《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文在全市全市音樂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

2004年11月,國小部老師徐駿榮素描作品《老漢》刊登在《撫河》雜誌並獲美術組二等獎。

2004年11月,該校教師劉燕珍、曹立平獲臨川區中國小英語優質課比賽二等獎。

2004年11月在臨川區英語優質課比賽中劉琴、謝海文獲一等獎,符敬文、甘愛蘭、熊慶芳獲二等獎。

2004年11月8日。國小部劉德鶴在全省第二屆中國小體育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

2004年12月,國小部老師歐陽菊如論文《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一文獲臨川區一等獎,撫州市三等獎。

2004年12月,羅淑梅論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點滴體會》獲撫州市二等獎。

2004年12月,該校學生李署懷同學獲全國英語競賽市級一等獎。

2005年該校高考再創輝煌,130名考生上一本線33人,二本線62人,一本、二本上線率分別達到25.4%、73.1%,臨川區屬學校前十名的考生,該校有七名,李江、張志峰兩名同學均突破了清華大學錄取投檔線,尤其是李江同學以高出重點線84分的優異成績,名列全省高分行列。

獲得榮譽

2005年2月,中國教育家協會、中國民營科技協會授予該校“中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

2005年2月,中日韓國際少兒藝術展示大賽授予該校“優秀組織單位

2004—2005年《中國教育》編輯部授予該校“全國小學生日常英語教學實驗學校”。

2005年6月,臨川區教育局黨委授予該校“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2005年6月,江西教育廳授予該校中學部為“江西省建議重點建設中學”,榮譽稱號。

2005年2005年9月26日,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王林森同志及市區有關領導一行到學校參觀指導工作,王主席稱讚美佛兒是一個有特色的學校,開了民辦教育的行河,辦了這么好的學校是真正的功德無量。

優秀師生

2005年9月,初二(1)班堯熙同學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錄取。

2005年11月國小部劉燦華輔導五(1)班學生曾學攀撰寫的論文《還有一個答案嗎?》在<<國小數學>>雜誌十一期發表。

11月3日,鄒晶老師指導的舞蹈特長班學生沈羅夢、孫鈺涵等16人,表演的節目《時刻準備著》在臨川區中國小文化藝術節匯演中獲得一致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