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工藝美術館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於2007年掛牌成立,是江蘇“十一五”時期省十大重點文化設施之一。在政府的支持下,旨在為了調動江蘇省的工美藝術的資源,將江蘇建設成為一個富有書香氣息的精神文明省市,推動知識產業的大力發展。

簡介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於2007年2月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正式掛牌成立,是江蘇“十一五”時期省十大重點文化設施之一。工藝美術館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豐厚的工藝美術資源,匯聚名家大師,薈萃工藝精品,推動傳統工藝美術走向現代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振興和做大做強江蘇工藝美術行業。
工藝美術館的建設以政府資金引導,以愛濤藝術館為依託,整合優質社會和企業資源,積極探索國辦民營、公益性和經營性相結合的新路徑,體現了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精神。工藝美術館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廣泛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大力創新發展理念、技術手段和業態模式,力爭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把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建設成為我省工藝美術發展基地,帶動全省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發展,在全國同行業中走出一條江蘇模式的工藝美術發展之路。
基本陳列: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擁有包括木雕、玉雕、牙雕、石雕、根雕、水晶、刺繡、紫砂、泥人、雲錦、漆器、紅木家具、剪紙、名家字畫等,藏品種類之全、品位之高、質量之佳為國內罕見。
 展覽特色:
設定在藝術中心一樓大廳的“四大名柱”大型紅木雕刻,取四根長度超過十米、直徑超過一米的絕世紅木珍材,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為藍本,諧其音取其意,集國內不同流派的最高水平,精工細雕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經典場景。創意獨特、工藝精湛,不僅在雕刻作品的高度、技法和體量上創造多項世界之最,又表現了中國文化經典的內容,更有暗喻支撐起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天空的深遠內涵,配以可遇不可求的天賜良材,堪稱當代國寶。
愛濤收藏多年的白玉雕刻“白菜螳螂”,由一整塊重達57公斤的上等和田羊脂白玉,經數位工藝大師花費近一年的時間精雕而成。工藝大師因材施藝,巧妙設計了兩隻螳螂棲息於大白菜上的造型,螳螂栩栩如生,菜葉自然翻卷,鮮嫩水靈,動靜呼應,極富生命氣息。玉美、工精、藝絕,令人嘆為觀止,充分體現了揚州玉雕奇、巧、秀的特點,屬國寶級的珍品……
因為擁有如此眾多的工藝珍品,省工藝美術館必將成為世人爭相目睹的南京一大文化亮點。
四、服務設施、服務手段、服務社區:
掛牌成立後,省工藝美術館將在愛濤藝術中心現有藏品基礎之上,按門類尤其是江蘇特色品種設計、製作具有當代國家級水平的精品力作,並在全省範圍內徵集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精品集中展示;館內將設立“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中心”,將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展演和研究、交流;同時設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館”,徵集國家級大師或傳統優秀藝術傳承人作品專館展出,使之成為全國工藝美術大師薈萃的視窗。
與省內各藝術院校及周邊高校開展互動交流,使之成為他們的藝術類學術研究基地、教育培訓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與工藝美術和民間藝術協會合作,成為國家級的工藝美術、民間藝術和傳統手工藝的交流與培訓基地。
積極開展多項交流、會展、學術探討、藝術培訓、特技絕藝保護、挖掘和傳承,建立工藝系統的資料信息庫;組建專業化、市場化的設計研發和行銷隊伍;定期舉辦“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籌辦工藝美術創新大獎賽、主題會展、論壇等,推動工藝美術的產業化、現代化進程;開闢雜誌、網站、電視和報紙欄目等媒體陣地,進行立體宣傳和行銷整合。
與周邊社區和駐軍合作,使之成為市民全家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士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的建立和運營,對全省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推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走向現代化、產業化和國際化,也具有積極的借鑑和示範作用。
2007年2月11日上午10時,我省“十一五”時期十大重點文化設施之一——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在江寧愛濤藝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志軍、省政府副省長張桃林、省政協副主席黃因慧出席了開館慶典。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志軍為江蘇省工藝美術館揭牌,省政府副省長張桃林作了致辭,省委副秘書長姚曉東主持了慶典儀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國家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專門發來賀電,對江蘇省工藝美術館開館表示祝賀。在慶典儀式上中國民協副主席陶思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主任李綿璐、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江蘇弘業國際集團董事長劉綏芝也先後作了講話。出席開館慶典的還有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承志、梁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省廣電局局長耿乃凡、省工商局局長佘義和、省廣電總台台長周莉、省地稅局機關黨委書記李振清、省文聯副主席言恭達、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俊、北京工藝進出口股份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單維新、北京工藝藝嘉公司副總經理張海芳、北京工藝懋隆貿易公司副董事長薄振聲、副總經理左安利和省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工程的負責同志,以及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趙如柏江春源、李玉坤、張宇、米振雄楊根連李春珂、金文、薛春梅、朱宇、呂存、鍾錦德夏林寶、劉愛國、周永平、程浩、蔡雲娣、繆俊等來自省內和全國的知名工藝美術大師代表。
江蘇是工藝美術大省,基礎好、底子厚、門類全、精品多,有23大門類,5000多個品種。全省共有47位國家級工藝大師,占全國工藝大師總數近五分之一;省級工藝大師92人,高級工藝師400多位,工藝美術名人124人,整體實力在全國領先。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特別授予江蘇省“東方工藝美術之都”稱號,並掛牌於愛濤藝術中心。
作為江蘇“十一五”時期省十大重點文化設施之一,省工藝美術館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豐厚的工藝美術資源,匯聚名家大師,薈萃工藝精品,推動傳統工藝美術走向現代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振興和做大做強江蘇工藝美術行業。省工藝美術館的建設以愛濤藝術館為依託,整合優質社會和企業資源,積極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相結合的新路徑,體現了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精神。省工藝美術館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廣泛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大力創新發展理念、技術手段和業態模式,力爭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把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建設成為我省工藝美術發展基地,帶動全省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發展,在全國同行業中走出一條江蘇模式的工藝美術發展之路。
愛濤藝術館作為愛濤藝術中心的前身成立於1998年,是江蘇省人民政府的定點參觀接待單位和國際旅遊觀光定點單位,擁有江蘇弘業國際集團和江蘇愛濤藝術精品有限公司多年珍藏和精心組織、製作的各類工藝美術精品16大類近5000餘件,包括木雕、玉雕、牙雕、石雕、根雕、水晶、刺繡、紫砂、泥人、雲錦、漆器、紅木家具、剪紙、名家字畫等,藏品種類之全、品位之高、質量之佳為國內罕見。因為擁有如此眾多的工藝珍品,省工藝美術館必將成為世人爭相目睹的南京一大文化亮點。
掛牌成立後,省工藝美術館將在愛濤藝術中心現有藏品基礎之上,按門類尤其是江蘇特色品種設計、製作具有當代國家級水平的精品力作,並在全省範圍內徵集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精品集中展示;館內將設立“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中心”,將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展演和研究、交流;同時設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館”,徵集國家級大師或傳統優秀藝術傳承人作品專館展出,使之成為全國工藝美術大師薈萃的視窗;積極開展多項交流、會展、學術探討、藝術培訓、特技絕藝的保護挖掘和傳承等工作;建立工藝系統的資料信息庫;組建專業化、市場化的設計研發和行銷隊伍;定期舉辦“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籌辦工藝美術創新大獎賽、主題會展、論壇等,推動工藝美術的產業化、現代化進程;開闢雜誌、網站、電視和報紙欄目等媒體陣地,進行立體宣傳和行銷整合。
江蘇省工藝美術館的建立和運營,對全省工藝美術行業發展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推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走向現代化、產業化和國際化,也具有積極的借鑑和示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