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梅

薛春梅

薛春梅,江蘇揚州市人,著名的玉雕藝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曾多次在國內獲獎,2004年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中國玉雕大師”榮譽稱號。

(圖)薛春梅薛春梅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在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揚州,玉文化更是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地位。揚州並不產玉,“和田玉,揚州工”卻廣為流傳。揚州的玉雕藝人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給玉石注入了活力和靈性,讓原本拙樸的玉石給人們無盡的回味和遐想。揚州市玉器廠設計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春梅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薛春梅同時還是揚州市第五屆人大代表、常委會委員。現在,就讓我們走近大師,來看看她豐富而精彩的玉雕人生和履職業績。

簡介

(圖)薛春梅薛春梅

薛春梅,女,1965年出生,江蘇揚州市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80年自揚州玉器學校畢業進入揚州玉器廠工作至今,現為廠玉器研究所設計員。1996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3年當選為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薛春梅自幼聰穎好學,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先生,擅長玉雕人物山子雕的創作設計,尤其在表現孩童的神態、動態上獨具匠心,能博採眾家之長,使自己創作的產品擺脫老套套,跳出了舊框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國玉雕藝術創作設計隊伍中較為突出的一名“新秀”。他採用新疆的特級白玉創作了一件以柏樹與孩童而取名為《柏子瓶》的作品,充滿了生機活力,給人一種生氣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此件作品榮獲首屆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金獎。多年來,她創作設計的玉雕佳品輩出,並有多件作品獲獎,如2000年白玉《蝴蝶叢中》在杭州西湖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銅獎; 2004年白玉《觀音瓶》、白玉《春趣圖》分別獲中國玉雕雕刻作品“天工獎”銅獎和優秀作品獎;2004年白玉《鍾馗》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獎。2004年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中國玉雕大師”榮譽稱號。

生平

1980年與玉結緣,二十多年來,薛春梅從一位青春少女逐漸人到中年,也從一位揚州玉器廠的學徒工逐漸成長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為揚州玉雕技藝的代表性傳承者。這與她的努力和對玉雕工藝的熱愛是分不開的。“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作為玉雕藝人,薛春梅不僅僅是以玉雕為職業,更是以玉雕為樂,全心投入,甘之如飴。多年來,她始終堅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理論素養、藝術素質和審美觀念,並對玉石原料、構思題材、構圖章法、造型意境、表現手法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獲獎作品

2007年《春色滿園》獲“天工獎”金獎
2006年,白玉《海棠鏈爐》獲“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博覽會金獎
2006年,白玉《醉翁亭記》獲“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博覽會金獎
2005年,黃玉《潮音洞》獲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特等獎
2004年,翡翠《大白菜》獲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特等獎
2004年,青玉《元爐》獲第三屆中國玉石雕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3年,白玉《漢柏圖》獲第二屆中國玉石雕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2年,白玉《柏子瓶》獲首屆中國玉石雕作品“天工獎”金獎
1997年,翡翠《白菜》獲首屆寶玉石博覽會“玉龍”獎一等獎
1989年,青玉《百壽如意》獲國家質量獎珍品金杯獎
1986年,碧玉山《石刻聚珍圖》獲國家質量獎珍品金杯獎
1985年,白玉籽《三星對弈圖》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優創一等獎

成就

(圖)薛春梅薛春梅在指導學生

2003年,薛春梅當選為揚州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新的身份意味著新的責任。薛春梅充分意識到了肩上的擔子是多么重。作為大師,企業和工人需要她排日程、定時間幫助指導,工作常常忙得無法分身。可是薛春梅說,代表工作和玉雕工藝一樣可以實現人生價值,而且更需要投入精力好好設計、精雕細琢。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歷次常委會會議,薛春梅總是積極參與視察和調研,早早做好審議準備。每年的人代會上,她都積極領銜提出或附議代表議案與建議,認真履行代表職務。隨著代表經驗的逐漸豐富,履職思路也越來越寬。薛春梅關注的目光也從傳統工藝的弘揚拓展到了城市交通、名城保護等各個領域,充分體現了一位人大代表的寬闊胸懷和全局意識。

榮譽

(圖)薛春梅薛春梅作品

1996年,薛春梅被江蘇省人民政府破格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4年,薛春梅被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其作品多次在香港玉雕精品展上獲得一、二等獎,參加四屆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競賽,共獲2個金獎、1個銀獎、1個銅獎。業內稱其擅長“山子的設計創作,尤其是童子、觀音一類作品”,作品風格“清雅雋秀、意境深邃”,是玉器工藝“鮮見的玉雕珍品”。她本人則被稱為“有發展前途的中青年玉雕藝術家”。2007年1月,薛春梅玉雕人生再添殊榮,獲得我國工藝美術工作者最高榮譽稱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0歲出頭的她也成為江蘇省最年青的“國大師”。

事件

(圖)薛春梅薛春梅作品

揚州的漆器玉器、剪紙、通草花等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技藝精湛,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揚州眾多的工藝產品雖然名氣不小,卻面臨著“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困境,如何發揮品牌優勢和挖掘市場潛力,這也是揚州工藝界、文化界、旅遊界、經濟界人士多年的探索和追求。如果能夠建立工藝美術館,為國家收藏展示精品,為傳統工藝出新人、出新品提供條件,保留和更多吸納一些大師和特技藝人的精品,將會成為揚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亮點。

薛春梅對這一情況早就有所了解,也曾經有所構想,向有關方面提出過建議。不同的是,現在,她將要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政府提出議案、建議了。2003年人代會前,她深入到車間、商場、社區,向老藝人、工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旅遊界等各界人士做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形成了一個切實可行的保護傳統工藝、壯大工藝產業的構想。再經過一番細心斟酌和聽取意見、充實修改,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薛春梅提交了她的第一份代表議案——《急需保護的傳統工藝美術暨建立工藝美術館和工藝一條街的議案》,對建立工藝美術館和興建工藝一條街的地點、線路、布局、環境整治方案都提出了具體的意見。由於做了充分的調研,議案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工藝美術館的建立和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提上了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相關工作緊鑼密鼓、一著不讓地進行著。到2003年底,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揚州工藝美術館大樓改建完成並對外開放。現在,揚州工藝美術館已成為全國四大工藝館之一,分設漆器、玉器和綜合工藝三個展廳及大師工作室,珍藏了2000多件工藝精品,實現了揚州工藝美術幾代人的夢想。關於建立工藝美術一條街的建議也被市政府採納,並進一步拓展為建立“工藝文化長廊”,已列為市政府2004年至2007年的具體建設項目和江蘇省發改委2007年服務業重點產業項目投資計畫。

工作年表

1996年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00年白玉《蝴蝶叢中》在杭州西湖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銅獎;
2004年白玉《觀音瓶》、白玉《春趣圖》分別獲中國玉雕雕刻作品“天工獎”銅獎和優秀作品獎;
2004年白玉《鍾馗》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獎;
2004年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中國玉雕大師”榮譽稱號。

評價

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是薛春梅藝術人生的特點,在代表工作中,她也同樣如此。付出總有回報,大師設計的玉器珍品精美絕倫,大師的代表業績同樣熠熠生輝。

薛春梅跟隨顧永俊學習。由於她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短短十幾年,已經被肯定為“具有發展前途的中青年玉雕藝術家”。但薛春梅對她這些成就並不滿足,她繼續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理論素養、藝術素質和審美觀念,並對玉石原料、構思題材、構圖章法、造型意境、表現手法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