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聲中學

江聲中學

江聲中學又名湘潭縣江聲實驗學校,是依據國家有關教育法規和政策,經湘潭市教委潭成教發19989號和湘潭縣教育局潭教字199826號檔案批准,由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湘潭縣一中舉辦的一所國有民辦性質的寄宿制完全中學 。

基本信息

創建者

王文吉(1910-1985)

江聲中學的創建者,同時也是第一任校長,1946-1950任校長。其家族被稱為鑿石王氏。王文吉先生後在株洲創立了建寧中學、蔚文中學。1946年1月,王文吉先生

憑著一腔熱血,在湘潭縣易俗河八斗丘創辦了“私立石浦中學分校”,後改校名為“湖南私立江聲中學”。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C20S)就讀於長沙復國中學,參加進步組織省學聯。馬日事變後,回到家鄉馬家河彭家灣苦讀詩書。1930年創辦王氏族校石浦國小,並自任校長。二十世紀四十年代(19C40S)前期先後任教於湘西宏達中學、省十職業學校、洞口師範學校,1946年在易俗河八斗丘創辦私立石浦中學分校,解放後回到株洲創辦蔚文中學,1958年因為詩詞《滿江紅》受到牽連被打成右派分子,此後多次受到衝擊,下放到農村。1978年平反,1985年病逝於株洲。

名字來由

取“涓江之濱,書聲朗朗”之意。

曾用校名

1946年 創辦私立石浦中學分校

1947年 更名為湖南私立江聲中學

1951年 更名為湖南湘潭縣第二初級中學

1955年 更名為湘潭縣立第一初級中學

1956年 更名為湘潭縣立第一中學

1970年 更名為易俗河區第一中學

1976年 更名為湘潭縣“五七”大學

1978年湘潭縣一中

1998年 分離國中部,國中部延名江聲稱號,全稱湘潭縣江聲實驗中學

其他

湘潭江聲實驗學校原為湘潭縣江聲實驗中學,是由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湘潭縣一中,於1998年創辦的一所國有民辦實驗學校。2007年,學校經過改制,已成為湘潭縣江聲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和湘潭縣一中合股創辦的民辦實驗學校。

學校位於湘潭縣易俗河鎮鳳凰西路,占地143畝,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教學樓、學生公寓樓、A級學生食堂、公用澡堂、科學館、圖書館、實驗樓、塑膠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書畫室、器樂房、練功廳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05人,教學班64個,在校學生4600餘人。學校秉承“厚德、睿智、健美、進取”的校訓,遵循“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按照“環境一流、管理一流、師資一流、質量一流”的辦學目標,已將學校創建成三湘有名的市級示範性實驗學校。江聲目前有高級教師48人,省、市、縣級骨幹教師15人,縣級學科帶頭人7人,市“希望之星”標兵1人,已具有一支德才兼備、精誠團結、勤奮進取、無私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嚴謹、嚴明、嚴格”的教風和“求善、求真、求新”的學風讓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特色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認可與高度讚譽。

學校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開設了文學社、曲藝俱樂部、小記者站、英語俱樂部、科技航模、書畫、器樂、聲樂、信息動畫和各類體育項目的興趣小組,同時舉辦各種奧賽及英語等級培訓,年年舉辦“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學校力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搭建廣闊的平台。近六年來,學校各科奧賽成績遙居全市第一,畢業班九科成績一直在全縣遙遙領先,從這裡走出的畢業生,已有趙倩懿等14人被清華、北大錄取。陳靜瑤、肖湘傑兩同學參加中央電視台舉行的少兒曲藝大賽,分別奪得曲藝最高獎“侯寶林”獎的金牌和銅牌,兩人的相聲節目入選2007年中央電視台慶“六一”文藝晚會,獲國家級一等獎。

學校自創辦以來,年年被評為縣、市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多次被中央教科所評為德育課題研究先進單位。學校現已是國家級高水平舉重後備人才訓練基地、湖南省少兒曲藝培訓基地、縣市示範性初級中學、市藝術教育優秀學校、市航模視窗學校、市綠色學校、全國科普示範基地。

今日江聲,花草遍地,高樓林立;今日江聲,書聲琅琅,翰墨飄香;今日江聲,師生群策群力,眾志成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