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樺[華人作家]

江樺[華人作家]

江樺,男,原名吳建省。菲律賓華人作家吳建省常用的筆者,原籍福建晉江安海靈水村,年少時隨家人移居香港。吳建省學識淵博,通古識今,內容涵蓋面極為寬宏,作者對事物的深入分析追究,透過萬花筒的表面現象,揭示真相,幫助人們辨明是非曲直,恢復歷史真臉目。

基本信息

簡介

江樺[華人作家]江樺[華人作家]

江樺,菲律賓華人作家吳建省常用的筆者,原籍福建晉江安海靈水村,年少時隨家人移居香港。長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殖民地,參預上世紀六十年代反英抗暴鬥爭,是香港培僑中學的活躍學生份子。60年代中期,就開始在香港報紙與期刊發表文章,並與香港新派武俠小說開山大師梁羽生、香港《大公報》的龔念年、張美余等成了忘年之交。完成學業後,隨即受聘於香港藝美圖書公司,任編輯,並繼續利用業餘時間寫作與翻譯。70年代初,為香港《廣角鏡》和《青年知識》的特約撰稿人。

菲華專欄作家,菲華專欄作家協會秘書長,《菲律賓商報》、《世界日報》、《潮流》雜誌社專欄主筆,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文宣委員。

生平

江樺[華人作家]江樺[華人作家]

1974年,奉父母之命,移民菲律賓,開始從商,並參與推動中菲友誼工作,曾任新華體育社副主席,菲律賓洪門進黨理事。20世紀九十年代末,以“黃信怡”、“江樺”和“香江人”、等筆名在菲律賓《世界日報》、《商報》和《潮流》撰寫專欄和評論文章。

吳建省學識淵博,通古識今,內容涵蓋面極為寬宏,作者對事物的深入分析追究,透過萬花筒的表面現象,揭示真相,幫助人們辨明是非曲直,恢復歷史真臉目。菲律賓已故著名的資深老報人於長庚給他的評語是:「這位作家撰寫作品數千篇,皆是對事物背後真實深入查明來龍去脈的佳作。」
2005年,菲律賓《世界日報》與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兩個單位合作出版了《菲律賓華文報史稿》,吳建省受《世界日報》特別邀請參與撰寫第四篇。在這個基礎上,菲律賓《世界日報》又與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編寫《菲律賓華人通史》,吳建省也是重主要的作者。

20世紀九十年代中,李登輝放棄了“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核心理論”,而認為中國只是個“歷史、文化、地理、血緣”上的概念,開始以“分割理論”來表述兩岸關係。吳建省開始研究台灣問題,並經常為菲律賓華文報刊撰寫台灣問題的文章。陳水扁在2000年上台,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吳建省參與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會籌組工作。
現任菲華專欄作家協會秘書長、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先後出版譯著《沙烏地阿拉伯遊牧民》和《紮根》。

有關論著

《鄭和使菲律賓辯證》
《古麻刺朗國的貢朝》
《“SANGLEY”來自漢語“商旅”》
《偷天換日是與非──網際網路評述上官鼎小說》
《梁啓超《菲律濱寓俠潘和五》的時間錯記》
《挑《史記.趙世家》之錯》
《新論「在晉董狐筆」》
《何處是Chinchew?》
《挑梁啓超《菲律濱寓俠潘和五》的錯》
《古麻刺朗國的貢朝》
《評柏楊版「資治通鑑」》
《菲律賓華報春秋》
《也談林滿紅的「台灣地位新論」》

中菲文化推動者

江樺[華人作家]江樺[華人作家]

主流報紙的知名專欄作家

近來,吳建省和幾位菲華作家與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合作,計畫出版《菲律賓華文通史》。為促成合作,他不時往返廈門、馬尼拉兩地。他說,先前就合作過《菲律賓華文報史稿》,也老早就想要出這樣一本通史,來講述中菲間的華文交流歷史。他向記者透露,目前,通史所需資料已經收齊,書的提綱業已擬好,並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分工,預計到2010年,總字數約為60萬字的《菲律賓華文通史》可以全部完成,並確定在中國內地出版。
作為知名專欄作家,吳建省作品在菲律賓華人中,擁有相當的知名度,他說,大陸的讀者主要是通過網路了解他的作品,而“擁有為數不少的中國台灣地區的讀者”,是在最後時刻記者追問下,他才“靦腆承認”。他在《菲律賓商報》、《世界日報》、《潮流》社等不同報紙雜誌上設有專欄,也選用過不同筆名,署名為江樺、黃信怡等的文章,均是他的作品。“這樣比較好,出現頻率會低一些”言談中,他始終平和。

作家商人的自然結合

吳建省是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文宣委員,他坦陳,自己是個立場很鮮明的人,這也直接體現在他的評論文章中。平時,他的時政評論寫得多,對付一些所謂“台獨言論”,他是毫不留情的,“文章就一句一句拿出來,給予猛烈抨擊。”他說,那種感覺是“暢快淋漓”的。
他表示,菲律賓比較傳統,面臨著不少需要革新的問題,“要發展就必須多借鑑別人好的經驗”他說,中正學院這幾個月以來,就連續走訪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北京、上海、福州廈門,可以看出學習的決心。針對菲律賓華文教師數量滿足不了教育發展需要的現狀,早在2002年,他j就直接倡議“從中國國內引進中文教師,福建就去了不少志願者在菲律賓任教。”他說,這得到了國家對外漢語辦公室的支持和認可。據2003年的統計數據,全國到海外支援華文教育的老師有300多位,而到菲律賓的老師就達100多位,占三分之一強。
作家和商人似乎很少能夠扯上聯繫,而在吳建省身上卻是一個自然的結合。一周潛心寫作的4天除外,他還要張羅著做生意,二者相得益彰。“把土特產從農戶手中買過來,再運到城市裡銷售”他所經營的菲律賓土特產生意只是個人生意的其中一項,此外,他還涉及節能設備銷售領域,不時還參與一些項目的投資。

盛讚本報:歷史悠久,辦得不錯

吳建省老家在晉江,對於家鄉的事業,他很熱心,“有空就會回來,走走看看”,今年9月份,他就出席了“泉州人在南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開展儀式。他說,平時喜歡在作品中也寫寫家鄉的人和事,一聽到鄉音,就感覺特別親切。他在歷史、地理方面的造詣極深,參觀考察中,對於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歷史背景和人物細節,他都信手拈來。他告訴記者,這得益於在出版社處理文獻資料的多年經驗。
談及《鷺風報》,他說,經常會在網上瀏覽本報內容,人物報導他還真看了不少。“在菲律賓也有5家僑報,對《鷺風報》的印象是,歷史悠久,辦得不錯。”記者請他以後有時間多提寶貴意見,吳建省欣然應允。

個人評價

長期活躍在菲律賓主流報紙的菲華專欄作家,長於時政評論,不遺餘力推動中菲文化交流與合作。“早想出這樣一本通史,來講述中菲間的華文交流歷史”的吳建省,同時又是積極的踐行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