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海灣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位於汕頭港東部出入口媽嶼島海域處,為跨海高速公路橋樑;跨越汕頭港進出海航道,工程全長2500米。主橋橋面寬24.2m,引橋橋面全寬28.1m,布置雙向6車道。大橋主孔通航跨度452m,通航淨高46m,可以通過5萬噸級航海船舶。大橋主跨為三跨雙鉸預應力混凝土加勁箱梁懸索橋,橋跨布置為154m+452m+154m,兩根主纜各長1030m,直徑0.56m,由10100根直徑5mm的鍍鋅高強鋼絲組成。加勁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型式,雙向預應力薄壁結構,寬26.25米,預製節段長5.7米,高2.2米,每個預製段重170噸。它是我國第一座現代懸索橋,在國際上一直保持加勁梁跨度同類第一的世界紀錄。

基本信息

簡介

汕頭海灣大橋汕頭海灣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投資3億元,於1991年12月17日汕頭經濟特區成立10周年之際奠基,1992年3月28日正式開工,1995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

大橋由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設計,楊進擔任總設計師。

這座大橋是深汕兩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的配套設施,是連結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4個經濟特區的陸地交通紐帶。

結構特點

汕頭海灣大橋主梁在機構上採用現場預製的單箱三室預應力混凝土薄壁加勁梁;

懸索橋主纜架設的牽引工藝屬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架設主纜的帽道工程取消慣用的抗風系的舉措屬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主梁架設過程中鞍座復位的新技術。

主梁採用現場預製的單箱三室預應力混凝土薄壁加勁梁,多項技術世界領先。懸索橋主纜架設、鞍座減摩及復位、加勁梁拼接和龍等工藝技術均屬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

意義影響

汕頭海灣大橋汕頭海灣大橋

汕頭海灣大橋的建成,開創了我國現代懸索橋的技術,培養了全國工程設計大師徐恭義等新一代橋樑設計專家。它的開通運營,徹底改變了汕頭市以往靠輪渡交通南北城區的歷史。它連線深汕高速公路以及汕潮汾高速公路,成為我國沿海高等公路主幹線的重要紐帶,使深圳、珠海、廈門與汕頭四個經濟特區的聯繫更加方便快捷。

海灣大橋與礐石大橋東西相向,雙虹凌空,盡顯粵東門戶今日神韻,在汕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象一架巨製豎琴,鋼索是弦,廂梁為身,線譜流暢,配以澎湃濤韻,彈奏著一曲曲扣人心弦的現代化樂章 。

中國跨海大橋導航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對技術的要求較高,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