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堠門大橋

西堠門大橋

西堠門大橋由四川公路橋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中交二公局共同承建的世界第一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西堠門大橋是連線舟山本島與寧波的舟山連島工程五座跨海大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橋樑,主橋為兩跨連續半漂浮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50米,位居目前懸索橋世界第二、國內第一,其中鋼箱梁全長位居世界第一。設計通航等級3萬噸、使用年限100年。該橋具有技術難度大、科技創新多、抗風性能高等亮點。

基本信息

大橋簡介

西堠門大橋西堠門大橋

西堠門大橋是連線 舟山本島與 寧波的舟山 連島工程五座跨海大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 橋樑,主橋為兩跨連續 鋼箱梁 懸索橋,主跨1650米,是目前

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

,全長在懸索橋中居世界第二、國內第一,但鋼箱梁懸索長度為世界第一。設計通航等級3萬噸、使用年限100年。

西堠門大橋位於受 颱風影響頻繁的海域,橋位處 水文、 地質、 氣候條件複雜,而我國尚無在颱風區寬闊海面建造特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的實踐先例。全體大橋建設者堅持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實施精細化管理,攻堅克難,奮力拚搏,攻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2007年9月中旬的“ 韋帕”和10月初的“ 羅莎”兩次颱風侵襲舟山時,西堠門大橋橋上實測最大風力達到13級,正處於架梁期的大橋勝利地經受了考驗。目前,依託西堠門大橋建設開展的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跨海特大跨徑鋼箱梁懸索橋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由國家科技部、交通部主持召開的專家論證會評審通過。

全長50公里的 舟山連島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工程和“五大百億”工程之一,工程完工後將使舟山交通完全融入 長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網路。

2007年12月16日上午11時18分,舟山連島工程西堠門大橋第126段鋼箱梁完成吊裝、連線,至此,世界最長的鋼箱梁懸索橋——西堠門大橋主橋宣告全線貫通。

建設歷程

2005年2月1日,國家發改委核准金塘大橋立項建設。

2005年5月20日,西堠門大橋正式開工。

2006年3月31日,西堠門大橋鋼箱梁開始總體預拼裝。

2007年4月10日,西堠門大橋主纜全部架設完成。

2007年12月16日西堠門大橋126段鋼箱梁安裝完成,主橋貫通。

2009年7月15日,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長達32公里的主線橋(路)面瀝青鋪裝全部完成。

2009年12月25日,西堠門大橋建成通車。

大橋之最

主跨1650米,位居目前懸索橋世界第二、國內第一;

世界上首座分體式鋼箱梁懸索橋,主橋為兩跨連續半漂浮鋼箱梁懸索橋;

鋼箱梁全長位居世界第一;

西堠門大橋主纜長度達2882米,為當時國內第一;

西堠門大橋施工貓道長2808米,長度為當時國內第一;

首創國內主纜索股水平成圈放索工藝;

施工中採用當時國內長度最長、直徑最大、強度最高的鋼絲繩吊索;

大橋索塔塔身高211.286米,為當時國內懸索橋最高塔身;

西堠門大橋是世界上抗風要求最高的橋樑之一,採用了世界上尚無先例的分體式鋼箱加勁梁,滿足了抗風穩定性要求,顫振臨界風速達到88米/秒以上,可抗17級超強颱風。

獲獎情況

西堠門大橋的新型分體式鋼箱梁關鍵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2008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第27屆美國國際橋樑大會上,西堠門大橋以其在工程結構、美學價值、環境和諧等方面的傑出成績而獲得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

建設意義

西堠門大橋是舟山連島工程的五座跨海大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橋樑,是浙江省重點工程和“五大百億”工程之一,工程完工後使舟山交通納入長江三角洲的高速公路網路,有利於舟山港口資源的開發,有力推動了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進程,在環杭州灣地區、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跨海大橋導航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樑,這類橋樑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對技術的要求較高,是頂尖橋樑技術的體現。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