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山烈士

12月25日,率領馬隊,一舉打退日軍,收復蒲石河、鼓樓子。 他率鎮邊軍,與聶士成部相呼應,共同阻止日軍西進。 事後,清政府在奉天為他建祠,並謚“壯愍”。

屬清朝漢軍正白旗,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嚴格封建思想教育,具有濃厚的忠君報國思想。1892年,其父富明阿病故,蔭襲四品銜三等侍衛。回旗從軍後,在黑龍江鎮邊軍差遣委用,歷任營官、馬隊統領等職。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隨依克唐阿率軍進駐遼東鴨綠江防線,防守東陽、蘇甸及長甸河口。12月25日,率領馬隊,一舉打退日軍,收復蒲石河、鼓樓子。當日日軍突破清軍右翼防線,隨即占領九連城、安東、大孤山、鳳凰城、岫巖等地,並西進企圖打通由鳳凰城經摩天嶺進犯奉天的道路。他率鎮邊軍,與聶士成部相呼應,共同阻止日軍西進。11月上旬開始,中日兩軍展開多次激戰。每次戰鬥,他都表現得十分勇猛頑強,率軍奮勇殺敵。12月13日,與兄壽山率軍逼近鳳凰城北的草河及璦河左岸,不料於14日凌晨遭到日軍偷襲,清軍死傷甚重,後漸漸不支,退至長嶺子。次日,退至蔥嶺,又遭伏擊。他不顧個人安危,持槍揮刀斷後,親自掩護隊伍退卻。在戰鬥中“左臂受傷一處,額顱受傷一處,猶復親持槍械,擊斃悍賊數名”。不久,前胸又中敵彈,壯烈犧牲。臨終前,猶“口喃喃囑兵勇好輔壽山殺賊”。事後,清政府在奉天為他建祠,並謚“壯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