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驅逐元朝殘餘勢力出長城以北,一統天下。經洪武、建文、永樂兩代半,近半個世紀的勵精圖治,開創了一代三十三年(公元1403—1435年)的繁盛局面“永宣盛世”。明王朝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1402年朱棣改元永樂並於1421年遷都北京。明成祖時曾五次北進蒙古,南征安南,令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致萬邦來朝,此舉顯現了明朝蓬勃前進的不已之勢。朝廷組織編纂了大型叢書《永樂大典》,空前規模地、系統地、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了一次大的整理、大的總結。明永樂年間北京、南京、蘇州、楊州、廣州、佛山以及一批沿海、沿江城市的商業、手工業先後相繼發達、興旺、私繁榮。史稱永樂盛世。其後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治理下,大明國力達到頂峰,史稱仁宣之治。明永樂、洪熙、宣德年間,西北控制到大漠驥;西南改雲、貴、川流不息土司制,歸屬中央;東北至興安嶺、黑龍江岸,廣設衛所;東南臨海戌邊;周邊安南、邏、朝鮮等均系屬國,年年來貢,歲歲來朝。

具體史實

明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仁宗朱高熾

明永樂、洪熙、宣德年間,西北控制到大漠驥;西南改雲、貴、川流不息土司制,歸屬中央;東北至興安嶺、黑龍江岸,廣設衛所;東南臨海戌邊;周邊安南、邏、朝鮮等均系屬國,年年來貢,歲歲來朝。

明永樂年間。北京、南京、蘇州、楊州、廣州、佛山以及一批沿海、沿江城市的商業、手工業先後相繼發達、興旺、私繁榮。更有永樂時有膽有識、遣發龐大船隊,由鄭和率領首航南海、遠到非洲,前後七次。此舉是創世之舉、震動世界。顯現了明朝蓬勃前進的不已之勢。

明永樂時期,朝廷組織編纂了大型叢書《永樂大典》,空前規模地、系統地、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了一次大的整理、大的總結。

明永宣盛世的三十三年間(公元1403~1435年),明王朝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

永樂盛世

遷都北京

紫禁城紫禁城

明成祖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就開始建造紫禁城宮殿,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造完畢。永

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正式將明朝首都遷到北京。從此以後,北京就是中國的政治中心。

改革吏治

明太祖朱元璋時,由於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事無巨細都要皇帝親自處理,所以皇帝需非常勞心。明成祖時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漸形成了後來內閣制度的雛形。

發展經濟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對各地方官吏要求極為嚴格,要求凡地方官吏必須深入了解民

情,隨時向朝廷反映民間疾苦。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命令入朝覲見的地方官吏五百餘人各自陳述當地的民情,還規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當者勿問”。之後,永樂帝宣布“諭戶部,凡郡縣有司及朝使目擊民艱不言者,悉逮治。”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觀察員,如果看到民間疾苦而不實報的,要逮捕法辦。對民間發生了災情,地方上要及時賑濟,做到“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

文化教育

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至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即《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永樂大典》的圖書均未刪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進軍漠北

明朝疆域明朝疆域

為了徹底解決蒙元貴族的殘餘勢力,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明成祖御駕親征率領明軍北伐漠北。這次北

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騎,迫使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永樂帝封韃靼大汗為和寧王。隨後明朝大軍一直進入到極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永樂十年(1414年),永樂帝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剌遣使謝罪之後,永樂帝班師回朝。永樂十七年(1421年),永樂帝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蒙古勢力遭到永樂帝的連續打擊後,直到明英宗的土木之變前都無法對明朝構成威脅,但即使是土木之變,明朝也是迅速動員兵馬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永樂七年(1409年),明朝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地方,設立了奴兒乾都司,管轄今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等地。

海外交流

鄭和鄭和

海路: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宏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

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明朝艦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以後又於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間,先後七次出海遠航,經過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這就是偉大的鄭和下西洋。

陸路:明成祖還多次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中官李達等官員出使西域諸國,西域諸國如帖木兒帝國、吐魯番、失剌斯、俺都準、火州也與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來,稱臣納貢。明朝與西域諸國加強了政治、駐軍和貿易往來,使得全國的統一形勢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

清朝官修《明史》中描寫永樂帝在位期間,“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仁宣之治

主詞條:仁宣之治、朱高煦叛亂

明仁宗明仁宗

明太宗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採取了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夏原吉、蹇義的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使他們在位期間(1424年至1435年)成為明代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代。

朱棣去世後,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是為仁宗,改元洪熙。仁宗時"停罷採買,平反冤濫,貢賦各隨物資產,陂池與民同利",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洪熙一朝僅短短一年,朱高熾即行去世,仁宗長子朱瞻基即位,建元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御駕親征,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安撫趙王,穩定了國內形勢。

後代史書對仁宣之治有高度的評價。《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後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學者谷應泰亦將仁宣之治與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歷史評價

明宣宗明宣宗

明永宣盛世時期,對西南的四川西南部、貴州全境、廣西北部、雲

南東部(雲南的西部置乃是歷史上的南詔國)、湖廣西部的土司制度進行了大規模的土流並治、改土歸流改革,拓寬了國土的農耕面積。據《明史》七十七卷載:永樂初,更定屯守之數“臨邊險要處、地僻處、輸糧艱難處、屯百名兵民者,委以百戶;屯兵三百名者,委以千戶;五百名以上者,委以指揮提督之”。“墾荒緊已、永不起科,這是破格地最大優惠地鼓勵在和平環境下,兵無戰事而轉向西南當地屯田墾荒。只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屯田、墾荒者,在政治上、經濟上均得到特級的照顧和優惠。出現了軍屯于田、民樂於業的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景象。這個時期,西南的發展(夜郎)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