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川廠舊址

目前永利川廠舊址主要包括:(1)范旭東先生親筆手書的“新塘沽”石刻。 (2)總面積8000平方米造型別致、結構獨特的石頭廠房(發電廠、純鹼廠)。 (9)總面積13000平方米的山洞車間(東風電機廠軍工生產時進行擴建)。

簡介

永利川廠前身永利塘沽鹼廠,1917年由著名愛國實業家、被毛澤東譽為中國近代四大工業先驅之一的范旭東先生、著名科學家、“侯氏制鹼法”發明者侯德榜博士所創辦。該廠“紅三角”牌純鹼被譽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曾在1926年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和1930年比利時工商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而蜚聲海內外。
1937年“七七”事變後,天津塘沽遭日軍劫占。范旭東、侯德榜拒絕與敵合作,輾轉入川重建化工基地。並將川廠所在地取名“新塘沽”,廠區道路以沿海省市命名,以繼承永利在塘沽的事業,永銘國恥。
抗戰時期,永利人以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歷盡艱辛,堅持制鹼生產,支持全國抗戰和大後方工業民用,並在這裡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侯氏制鹼法”。
目前永利川廠舊址主要包括:(1)范旭東先生親筆手書的“新塘沽”石刻。(2)總面積8000平方米造型別致、結構獨特的石頭廠房(發電廠、純鹼廠)。(3)進行水“軟化”處理的煉水室及大型蓄水池。(4)總長213米被譽為當時亞洲第一跨的機械廠房。(5)嵌刻有“紅三角”標誌的現場指揮部。(6)大型迴廊式建築辦公室和實驗室。(7)范旭東、侯德榜辦公及居住的公館樓。(8)總長380米的地下隧道(兼具防空和給排水功能,現洞口封存)。(9)總面積13000平方米的山洞車間(東風電機廠軍工生產時進行擴建)。(10)永利員工住宅十字樓、一字樓共16棟4319平方米建築(現為東風電機廠職工住宅)。
永利川廠舊址見證了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特定歷史時期,一代民族精英不懈奮鬥的足跡,極具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稀缺性價值和獨特性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