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保護就防止水體水質污染與水量枯竭的技術措施。水既是環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水資源保護是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也是水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工農業廢水及生活污水量不斷增加,嚴重污染了水體水質,進一步導致合格水資源短缺,加深水資源供需矛盾,為此必須引起對水資源保護的重視。

定義和概念

水資源保護(waterresourcesprotection)是指為防止因水資源不恰當利用造成的水源污染和破壞,而採取的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措施的總和。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潤了萬物,哺育了生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覆蓋著,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為海水,與我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百分之三,而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為冰川淡水,目前很難利用。因此,我們能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並且受到污染的威脅。農業、工業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斷提高導致了有限的淡水資源更為緊張。為了避免水危機,我們必須保護水資源

原理

水資源保護的核心是根據水資源時空分布、演化規律,調整和控制人類的各種取用水行為,使水資源系統維持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以達到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水資源保護不是以恢復或保持地表水、地下水天然狀態為目的的活動,而是一種積極的、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更合理、更科學的問題。水資源保護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是對立方法
水資源保護工作應貫穿在人與水的各個環節中。從更廣泛地意義上講,正確客觀地調查、評價水資源,合理地規劃和管理水資源,都是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手段,因為這些工作是水資源保護的基礎。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水資源保護主要是“開源節流”、防治和控制水源污染。它一方面涉及水資源、經濟、環境三者平衡與協調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涉及各地區、各部門、集體和個人用水利益的分配與調整。這裡面既有工程技術問題,也有經濟學和社會學問題。同時,還要廣大民眾積極回響,共同參與,就這一點來說,水資源保護也是一項社會性的公益事業。
通過各種措施和途徑,使水資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費,使水質不致污染,以促進合理利用水資源。主要保護措施有:農業措施、林業措施、水土保持和工程措施。

我國水資源概況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總量並不豐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首先是農業乾旱缺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氣候的變化,中國農業,特別是北方地區農業乾旱缺水狀況加重,乾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制約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中國城市缺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缺水愈來愈嚴重。同時,農業灌溉造成浪費水,工業用水浪費也很嚴重,城市生活污水浪費驚人。
目前,我國的水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環保局的有關報導:我國的主要河流有機污染嚴重,並呈不斷擴大才趨勢,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數湖泊處在富營養狀態,水質較差。另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污染問題每況愈下。由於一些地區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並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況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東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質還較好,但還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水資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是水環境污染主要源頭之一,近年來,雖然我國對工業廢水加強加大了處理,但污水的排放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導致水環境也不斷惡化。同時,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形成污染的關鍵,固體廢棄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還對空氣,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積縮小,影響水資源的利用。固體廢物中的有害物會滲入地下,造成農、漁類產品污染。
(2)農業方面引起的水污染隨著我國的污染情況不斷惡化,農業面源的污染已成為水環境污染、湖泊庫富營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由於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自化肥和農藥殘留物,對土壤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都帶是不小的污染危害。農藥對水體所造成的污染也很嚴重。
(3)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我國人口多,居民的生活垃圾量大,由於生活的垃圾的再利用效率低,大部分垃圾只有堆放在土地上,不僅占據了大面積的土地,還會產生各種病菌,這些病菌會污染空氣和地下水,導致環境污染,威脅飲水和農產品安全。

waterresourcesandprotection

JWARPisaninternationalrefereedjournaldedicatedtothelatestadvancementofwaterresourcesandprotection.Thegoalofthisjournalistokeeparecordofthestate-of-the-artresearchandpromotetheresearchworkinthesefastmovingareas.JWARP是一個國際權威期刊,由美國科研出版社發行,致力於水資源保護的最新進展。這本雜誌的目標是要保持一個國家的最先進的水資源研究,並促進在這些快速發展的領域的研究工作。
相關領域:
水資源保護水資源保護

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
AquaticConservation:MarineandFreshwaterEcosystems
EcologyandManagementofInlandWaters
Economic,Sociological,andEnvironmentalConsiderationsofWaterResources
GroundWaterMonitoring&Remediation
InnovativeTechnologiesandEngineeringSolutionsforWaterResourcesProtection
MineWaterandtheEnvironment
Monitoring,ModelingandPredictionofWaterPollution
SeaWaterUtilization
SurfaceandGroundWaterSystemsandWaterPollutionControl
UrbanWater
Water,Air&SoilPollution
WaterandEnvironment
WaterChemistryandTechnology
WaterHistory
WaterPolicy
WaterPurificationandWastewaterTreatment
WaterQualityAssessment
WaterQualityandEcosystemsModeling
WaterQuality,ExposureandHealth
WaterResearch&Education
WaterResourcesandClimaticChange
WaterResourcesManagement
WaterResourcesProtectionandSustainableUse
WaterResourcesRestorationandManagement
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

工作內容

包括水質調查與監測、水質評價、水質預測預報、 水質規劃與管理、 污水處理、污染源管理、水量開採的監測與管理、水資源保護政策和法規制訂等。監測是提供水體的物理化學與衛生學水質指標、污染物的組成與含量,以及取用量與補給量的關係,是水資源保護工作的耳目與基礎。規劃與管理是水資源保護的核心。制訂水質規劃要按水體功能要求確定水質目標,根據相應水質標準及水體環境容量(水體納污負荷能力),確定允許排污量。污染物排放量早期採用濃度控制,後多採用總量控制。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趨向於以區域或流域為生態系統單元,套用系統工程原理制訂水污染防治規劃。水質管理是採用行政、法律、經濟及技術的措施,通過節約用水,改革原材料及工藝設備、降低單位產值用水量,提高污水處理率及處理程度,實行污水的再生與回收利用,加強對污染源的管理,減少排污量等手段,達到水源保護的目的。

組織機構

世界各國建立了不同類型的水資源管理機構。20世紀60~70年代,美、英、法等國曾設有國家級水資源委員會,80年代以來又相繼改變形式。一些國際性水域,如萊茵河、多瑙河及北美五大湖都成立了相應水源保護組織。美國將全國劃分為22個水資源管理區。英國於1974年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成立了10個地區性水務管理局,對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利工程、漁業及水上娛樂等水務實行統一管理,使英國在較短時間內改善水體環境質量、保護水資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的水資源保護工作始於70年代中期,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1988年國務院明確由水利部歸口管理全國水資源,並設立全國水資源及水土保持工作領導小組,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遼河等大河水系分別設立了水資源保護局(辦公室),實行水利部門與國家環境保護局的雙重領導體制,以統一協調各大流域內的水資源保護事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