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詞

戲曲行話,也見用於曲藝等。

水詞戲
皖江一帶,廬劇民間社班唱戲大多沒有唱本,基本不唱定本戲,頂多是在死口詞的基礎上“兌水”,最普遍的是唱活口詞的“水詞戲”,講求“三秒鐘發揮”的“放水”功夫。
導演說了戲和分配角色之後就要上台,演員要能夠根據劇情的變化隨時編出唱詞,對唱的時候銜接時間很短,三板響過就要開口唱出來。在民間廬劇班社裡,演員與劇團之間是契約制,基本上每幾個月就要換一次演員,這樣演戲才有人看,所以演員之間並沒有長期的合作基礎。在這種藝術環境中,一個好演員不僅要口齒清、技巧熟、音調準、反應快,而且唱出來的詞還要細膩、貼切、“出戲”,唱得時間長,還能叫觀眾愛聽,沒有功夫唱不出來。以唱晚輩敬長輩為例,水平一般的演員只能唱出來我要好好地孝敬,而水平高的演員就能唱出孝敬的具體內容,而且能聲情並茂。這樣水詞戲的時間長短伸縮很大。劇團到一個村子演出,一般是臨時和觀眾代表商量好唱什麼戲,以及唱幾個小時。在民間班社中,所謂“連台本戲”的“本”也不是指依本唱戲,一齣戲連唱多少個下午和晚上,就叫幾本戲。
一般的國有正規劇團和有身份的戲曲理論家對“水詞戲”多有微詞,指其藝術品味不高,演唱中時有插科打諢、甚至有“調情”、“罵大會”的不雅之辭和不雅之舉。但是,民間班社的演員們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民間廬劇藝術的水很深,有兩百多種唱腔,男女、悲喜各有不同,“水詞戲”的唱法是廬劇藝術的正宗,國有正規劇團改革的本戲過於呆板,演員沒有了藝術發揮的空間。他們都以能“兌水”引以為自豪,因為會唱水詞戲的演員一般都能唱定本戲,但是能唱定本戲的演員不一定能唱水詞戲。“會唱的糊行,不會唱的糊洋”,內行人還是喜歡看“水詞戲”。

京劇諺語行話知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京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舞台表演實踐中,一些京劇諺語被經常提起。
鑽黑鍋
鑽鍋
栽了
武三場
扒豁子
砍活
黑杵
蹲活
拿橋
台上見
藏私
撒紅票
辭班
喝了
蹺轍
啃台欄桿
拿賊
夯兒
一打一散
餿哏
出牙笏
風火戲

要彩
打炮戲
生醜言出
刨戲
對啃
象牙飯桶
麼鵝兒
掭頭
外場椅
內場椅
打軟包
穩準狠
底圍子
底包
趕包
皮兒厚
滿宮滿調
不夠一賣
文不溫,武不躁
拉了
拉矢
黑場子
沒譜
墊場
水詞
鉚上
聽場
一顆菜

漂帥脆
合槽
票戲
吃栗子
整臉子
死臉子
武軸子
蓋口
明場
打黃梁子
倒倉
實授
馬後
野狐禪
掃邊
下串
怯場
陰人
唱工戲
跳班
壓軸
打鬧台
開台
誤場
雨蓋
千斤話白四兩唱
柴頭
打卦
小老斗
老斗
班底
灑狗血
卯上
醜功夫,俊把式
邊式
子午相
鬧鬼
懈場
噱頭
捋葉子
捧角
重頭戲
對兒戲
暈場
冒場
搭班
破台
大戲
送客戲
軸子
分包

跟包
起堂
倒彩
放水
馬詞
帽兒戲
合弦
科介
吃素
留腿兒
左嗓子
戲要三分生
楞場
絕活
大路活
官中
討俏
候場
兩門抱
俏頭
暗場
尺寸
勁頭
寸勁兒
一道湯
四梁四柱
范兒
壓堂
一哭二笑三話白
挑簾紅
台柱子
跨刀
挖角兒
拴角兒
傍角兒
角兒
蹭戲
戲包袱
戲肩膀
戲料
坤角戲
累功戲
翻場
掐戲
搶戲
偷戲
會戲
封箱戲
封箱
蹲底戲
對戲
對台戲
回戲
彩排
三合成
摳戲
響排
排戲
下地兒
過戲
說戲
燈彩戲
幕間戲
過場戲
搭桌戲
義務戲
堂會戲
古裝戲
救場
應工戲
做工戲
冷場
墊戲
颱風[京劇術語]
趕場
謝場
票友
飲場
把場

馬前
科諢
笑場
棒槌
文三場
兩下鍋
火候
節骨眼
關子
一順邊
文武昆亂不擋
應節戲
反串
連台本戲
折子戲
小戲
票房

下海
碰頭彩
金鐘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