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瀨

水瀨

水獺(讀音:shuǐ tǎ)是半水棲獸類,水獺流線型的身體,長60~80厘米,體重可達5千克。頭部寬而略扁,吻短,下顎有須,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圓,體背灰褐,胸腹顏色灰褐,喉部、頸下灰白色,毛色還呈季節性變化,夏季稍帶紅棕色。水獺常獨居,不成群。它們傍水而居,喜歡棲息在湖泊、河灣、沼澤等淡水區。水獺的洞穴較淺,多居自然洞穴,常位於水岸石縫底下或水邊灌木中。

基本信息

外形特點

水瀨水瀨

水獺流線型的身體,長60~80厘米,體重可達5千克。頭部寬而略扁,吻短,下頦中央有數根短而硬的須。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圓,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尾細長,由基部至末端逐漸變細。四肢短,趾間具蹼。體毛較長而細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絲絹光澤;底絨豐厚柔軟。體背灰褐,胸腹顏色灰褐,喉部、頸下灰白色,毛色還呈季節性變化,夏季稍帶紅棕色。

習性特徵

食性

水瀨水瀨

水獺是晝伏夜出的動物,以魚類、鼠類、蛙類、蟹、水鳥等為主食。喜歡在通透性較好的水域追捕魚群,也常候在岩邊或水中露頭的岩石上獵食,靠靈敏的視、聽、嗅覺和矯健的泳術覓得食物。以魚為主食,也捕食蟹、蛙、蛇、水禽以至各種小型動物。

水獺捕起魚來像貓捉老鼠一樣快捷,捕食前常在水邊的石塊上伏視,一旦發現獵物,即迅速撲捕。它們把食物貯於水中,在水陸之間築堤堰截水成池,即使飽腹之後,它們還會無休無止地捕殺魚類,因而對養魚業危害極大。但聰明伶俐的水獺,經過半年訓練,就可以成為一名為漁民效勞的捕魚能手。被漁民親為(魚貓子)。

水性

水獺遇到危險便潛入水中,它們善於游泳和潛水,靠身體內貯備的氧氣可以在水下呆到5-15分鐘。在潛入水中時,它們的耳、鼻都會封閉起來,眼睛則由一層透明的薄膜保護。水獺的身材為流線型,皮毛具有防水性。它們喜群居,或一雌一雄或一家老小住在一起。

交配繁殖

水獺1月交配,4、5月生產,一胎產3、4隻幼水獺。小水獺至少要跟隨父母兩年。沒有明顯的繁殖季節,在夏季或秋季產仔全年均可繁殖。通常1胎2仔。妊娠期8周。哺乳期約為50天。水獺性成熟年齡為2歲。

經濟價值

水獺是貴重的毛皮資源動物,皮毛不但外觀美麗,而且特別厚,絨毛厚密而柔軟,幾乎不會被水浸濕,保溫抗凍作用極好。獺肝、獺骨還具有藥用價值。

種群現狀

水瀨水瀨

在我國目前(2013年)數量不詳。從歷年收購皮張的情況來看,以華南西南東北區較多,50-60年代每年收購皮張量約1萬水獺張,至80年代初期收購量僅1000張左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獺資源陡降的趨勢。

面臨的主要危機

1.棲息地環境劣變。由於獺類生活環境污染、水質變劣,破壞了獺類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污染嚴重的地水獺
方獺類會直接被毒死,在污染較低的地方,出現繁殖力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弱的現象。
2.無度狩獵。獺皮價格昂貴,肝臟被認為是貴重的中藥材,獵獺者大量捕殺使水獺數量劇減。尤其是獵獺技術益精,運用“鉤簾”法捕獺,大小水獺無一倖免,多數山溪江河已罕有獺跡。

3.動物學家研究野生水瀨時發現了一個十分令人擔憂的趨勢,野生雄性水瀨的“生殖器”有逐漸變小的現象。並且研究人員還警告說,這種趨勢很可能馬上就要影響到人類身上。

主要保護措施

水瀨水瀨

水獺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II級。未經省級林業廳批准,不準捕獵,現有保護區中許多都應該能對水獺保護起一定的作用,如:黑龍江七星砬子保護區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三泡保護區廣西青獅潭水源林保護區布柳河水源林保護區西大明山水源林保護區滑水沖水源林保護區穿洞河水源林保護區三匹虎水源林保護區古龍山水源林保護區姑婆山水源林保護區下雷水源林保護區六萬山水源林保護區拉溝鳥類保護區等。

各種水獺的保護現狀不一。在2006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北美水獺屬無危級別,而歐亞水獺和亞洲小爪水獺則屬近危,但如海獺獺等物種則已處於瀕危級別。
水獺受到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持有、出口及轉口水獺均必須向有關部門申請許可證。歐亞水獺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