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金山[成語]

水漫金山[成語]

水漫金山, shuǐ màn jīn shān,神話故事,形容大水瀰漫。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出自《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近義詞為水滿金山。一般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基本信息

詞語

拼音

水漫金山(shuǐ màn jīn shān)

解釋

神話故事,形容大水瀰漫。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

出處

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滿金山”。

示例

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後,白蛇娘娘來尋夫,於是就水漫金山。”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近義詞

水滿金山

成語故事

傳說古代白蛇娘子與許仙一見鍾情後,就結為夫妻。法海和尚見到許仙面帶妖氣,就把他帶到金山寺藏到法座後,白蛇娘子帶領小青蛇來尋夫,法海不許。白蛇娘子無奈只好與法海鬥法,於是水漫金山,法海搬來天兵天將來對付白蛇,將白蛇壓在雷峰塔下。

傳說

水漫金山鎮江
金山又有“神話山”之稱,山上每一個古蹟都有迷人的神話、傳說和故事。中國有名的古典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於此,民間流傳甚廣,為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說《說岳全傳》中的岳飛到過的金山古蹟“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說《水滸》中“張順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潤州城(即今鎮江城)”一回對金山瑰奇風景,作了細膩生動的描寫。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駐蹕金山,留下不少“御製”文物,有關乾隆在金山的民間故事傳說甚多,使金山更負盛名。歷代詩人、書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張祜孫魴蘇東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趙孟頫、王陽明等登臨觀景,留下了許許多多珍貴的遺蹟和膾炙人口的題詠。唐代起,國際友人登山遊覽者絡繹不絕。明代日本畫僧雪舟等楊居住金山兩年半時間,繪有《大唐揚子江心金山龍游禪寺之圖》等有關金山的畫卷,現保存在寺廟。
金山這座青螺般的小山,卻包孕著許多風流往事,具有無限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騷客和遊人。有人說“到了鎮江不去金山,等於沒到過鎮江”,此話自有一番道理,當你遊覽金山之後,便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