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形容身體與環境產生的不良反應如高原反應。人的身體健康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自然界各種因素均對人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如氣候、聲音、飲食習慣等。但是,人也有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因人而異。當人們由於改變了地理環境而發生的身體不適,如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瀉嘔吐、心慌胸悶、皮膚痛癢、消瘦,皮膚出現紅斑、豆豆等俗稱為“水土不服”。

基本信息

常見種類

這種情況在旅途中非常多見。如從平原到高原,由於空氣稀薄,氣壓下降而出現的不適;從南方到北方,由於溫度、濕度的改變而產生的不適;從鄉村到城市,對噪音、燈光和環境不適應而出現疲乏、失眠等等,均屬於水土不服的症狀。

成語

水土不服
成語發音:shuǐ tǔ bù fú
成語釋義:對於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出 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宋書·索虜傳》:“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示 例 大抵此症,起於飲食失調,兼之~,食積於小腹之中,凝滯不消,遂至生熱,升至胸中,便覺飢餓。(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二十八

中醫名詞

水土不服,病證名。指初到一個地區,由於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暫時未能適應而出現的各種症狀。如:食欲不振、腹脹、腹痛泄瀉或月經不調等等。

引發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的皮膚、黏膜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都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存在,這些菌群互相依賴,互相制約,彼此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維持著人體與外界的平衡,這些正常菌群對人體不僅無害,反而有益。它們促進食物消化,而且抑制致病菌繁殖,這在醫學上被稱為生態平衡。
當人們外出時,由於生活環境使正常菌群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機體各部的正常菌群在種類、數量、毒力等方面都會發生變化,有些平時與機體共存的致病菌由於得不到制約,就會使人得病,而那些平時正常提供營養物質、幫助消化吸收的細菌也會受到抑制而減少,從而出現“不服水土”的症狀,用醫學術語來說,就是“菌群失調症”。水土不服當中,尤以“腹瀉”更為常見。水土不服而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是飲食上出了一些問題,比如:
1.飲食受到病毒如輪狀病毒,細菌如大腸桿菌(最常見)、志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菌,寄生蟲如梨形鞭毛蟲等的污染。
2.飲食不潔。
3.飲食不節制。
4.飲食時,忽熱忽冷。
5.飲食的營養不均衡。

治療方法

首先不要緊張,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是由於環境突然改變而產生的身體不適應。有的人只要休息幾天,熟悉一下周圍環境,讓人體生理功能作相應的調整,逐漸適應新的環境,這些不適症狀就會逐漸消失。如症狀比較明顯,長時間不能消失,可服用少量藥對症處理。如睡眠不好,少量、短期服用鎮靜安眠藥物;如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可服用保和丸、多本科片等幫助消化,提高食慾;如嘔吐、腹瀉可服用胃復安,氟哌酸等;皮膚瘙癢可服用息斯敏等。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緊張心理,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的環境,這種水土不服是可以克服的,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近年來,到外地旅遊度假的人越來越多。可是,許多人到了外地尤其是國外,常會出現失眠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有的人甚至患上蕁麻疹,滿身起了紅疙瘩,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水土不服”。 在異地,水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壤的酸鹼度及有機物含量,與原居住地相比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人的機體暫時不能適應氣候、水質、飲食等生活環境的突然改變,就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比如,食物或水中的鋅缺乏會影響食慾,鐵過量會導致頭暈乏力。另外,當地的水質及飲食結構還會改變人腸道內正常菌群的類別及數量,破壞腸道菌群原有的生態平衡,導致胃腸道紊亂,使人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初到外地時,如果身體不適,不妨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睡前飲用蜂蜜。中醫認為,水土不服的發生與脾胃虛弱有密切關係,蜂蜜不僅可以健脾和胃,還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因為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磷、鈣等物質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促進睡眠。
而且,因環境改變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還可能引起便秘,適當飲用蜂蜜也是不錯的辦法。
第二,常喝茶。茶葉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及時補充當地食物、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的不足;茶葉還具有提神利尿的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致敏物質排出體外,減少蕁麻疹的發生。
第三,品嘗“風味特產”要適量,多喝優酪乳。優酪乳中的乳酸菌有助於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能最大限度避免胃腸道紊亂誘發的腹痛、腹瀉等不適。如果不慎出現了腹脹、腹瀉,必要時可服用嗎叮啉或黃連素片,噁心嘔吐者可服胃復安。
第四,很多人還會出現咽喉疼痛、口腔潰瘍、鼻出血、便秘等“上火”症狀。應儘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作息正常;選擇與原來口味相近的食物;少食辛辣,多吃清淡的果蔬及粗纖維食物;多喝水。
吃豆腐可以緩解水土不服
豆腐,是豆科植物大豆的加工食品,別名古稱:菽乳,俗稱沒骨肉、小宰羊、刀腐。性味:涼,味甘。歸經:脾經,胃經,大腸經。功效: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本草綱目》:“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管硬化、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宜多食。
古代的人有一個習慣,凡初到一個地方遇到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時,必先食用當地所產的豆腐。理由是當地所產的黃豆是適合於當地水土所生的作物,各地水土不同,黃豆所蘊涵的內在有機元素亦各有差異。食用當地黃豆所制的豆腐,可以調整身體的體質以適應當地的水土,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飲食禁忌】平素脾胃虛寒、腹瀉便溏、痛風及血尿酸偏高者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