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橋

水仙橋位於樂清縣城西河中下游,即郵電巷西端往南七十米處。該橋是縣城僅存的兩座古橋樑之一,另一是文虹橋。

橋介紹

橋為四墩三跨石樑,長18米,寬3米,今橋南梁加澆鋼筋混凝土後,拓寬至3.5米。橋東西走向,東接水仙巷(今環城西路近南端),西入30米是通井街。東岸古時有小城門通水仙巷,巷東南至運糧河(今人民路),對岸是火神廟。巷南首距西河20米有水仙廟,廟為小三間朝西,台門三間,入內有天井。橋以廟得名。

民國期間,水仙廟與龍眼寺巷(今名郵電巷,古為土地廟巷)的西河東岸,曾是輪船埠。龍眼寺巷的“宏昌和醬園”主人張漢卿先生,是當時輪船公司股東之一,因生意場上事和東河浦邊的“益和醬園”(益和老闆徐次臣先生亦是輪船公司股東)發生爭執後,張漢卿先生將輪船遷到西河始發。從此,西河這一帶日趨繁榮。

自古以來,水仙廟一帶到對岸西門外,需繞大彎經西門大橋(迎恩橋),甚不便。為此,邑民置“渡船”代橋,渡船木質結構,形呈長方平底,船長4米多,寬近3米,四沿上斜翻起約50厘米。船前後貫穿一活動縴繩,繩兩頭固定在兩岸,擺渡者在船內拉著繩前進。逢壞天氣或渡河不慎,翻落水中者不少,溺斃者有之。

在一次發生渡船死人事故後,張漢卿先生與西門米廠陳少希先生商議,計畫在船渡上方造橋惠民,此舉得兩岸的士紳及實業家支持贊同。張、陳兩先生帶頭斥資,回響捐資者眾。

建橋選在大旱河床乾涸時,幾位主理長駐工地,民工均義務。擇日後,先清理河床,測定墩址,運來松木作樁。墩清基一米,為梅花樁,請附近油車坊打油老司打木樁每墩20來個,再鋪以條石,砌好墩即鋪設橋板。橋中央兩墩北首採用“昌魚墩”(稱分水尖),以防上游發大水衝下樹木或船隻等傷及橋的安全而設計。一些橋板則利用簫台橋南之兩岸謝氏祠堂前廢棄的牌坊料,橋墩用料多為舊城牆石及牌坊石,現橋亦看到牌坊柱料。水仙橋建造工藝較粗糙,不比城裡其他橋樑精緻,但總算解決了兩岸交通。

水仙橋於民國31年(1942)歲末竣工。現橋中間之北首橋板立面有“民國卅一年冬月募建”陰刻為證,字尚清晰。
河兩岸舊時各有一河埠,自建橋後,在東端南首增建一埠頭。過去的渡船埠位於現橋南方30米處,東岸有舊址可辨。茲橋成後,渡船已失去作用,移至梁宅角與石龜頭上方的河面繼續擺渡,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廢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