氳氳

yūn yūn ㄧㄨㄣ ㄧㄨㄣ
氳氳 
(1).氣盛貌。 唐 孟郊 《寒溪》詩之六:“皎皎何皎皎,氳氳復氳氳。瑞晴刷日月,高碧開星辰。” 宋 林逋 《寄玉梁施道士》詩:“氳氳顥氣朝胎息,熠熠辰輝夜步綱。”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三折:“則見他無發付氳氳惡氣,急節里不能勾步步相隨。”
(2).指瀰漫充滿貌。 唐 韓偓 《春閨》詩之二:“氳氳帳里香,薄薄睡時粧。”《全元散曲·醉太平·嘲友人遊春不至》:“方塵袞袞,香霧氳氳,東風何處不精神。”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石泉淅淅將風葉,山靄氳氳共雨花。”
(3).沉鬱貌。 唐 李白 《惜餘春賦》:“恨無極兮心氳氳,目眇眇兮夏紛紛。” 王琦 註:“氳氳,聚而不散之意。” 清 龔自珍 《哀忍之華》:“有植焉,在天地間,不能以名,強名之曰忍。是能華而香不外出,氳氳沉沉,以返乎其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