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醚所致肺癌

氯甲醚肺癌指氯甲醚所致肺癌,工業產品中常雜有雙氯甲醚,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除其對上呼吸道、眼、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外,長期接觸可誘發肺癌。

基本信息

臨床表現

吸入較高濃度蒸氣後,很快出現流淚、咽痛、劇咳、胸悶、呼吸困難、發熱、寒戰等,脫離接觸後可逐漸好轉。少數病人經數小時至1天潛伏期後,可發生化學性肺炎或肺水腫,X線胸片示兩肺紋理模糊,散在的斑片狀或雲霧狀陰影。心電圖可見心肌損害、心率失常等。如不及時搶救,可死於呼吸衰竭

主要病例

氯甲醚肺癌診斷氯甲醚肺癌診斷

1972年國外首次報導職業接觸工業品氯甲醚致肺癌6例。以後美、英、德等國屢有本品引起肺癌報導。法國1993年報導,某使用工業品氯甲醚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工廠,1958至1986年間258名工人中已發生肺癌11例。其中10例為小細胞癌。

1982年中國組織調查了11家生產和使用氯甲醚和雙(氯甲基)醚的工廠,915名工人中發生肺癌15例。患者平均接觸時間9.86年,平均死亡年齡49.7歲。SMR為1546。有病理組織學檢查的11例中,小細胞肺癌占8例。在調查截止後3年中,又發現肺癌10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工業級氯甲醚列為人類肯定的致癌物(Group1),靶器官為肺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