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烷

氯乙烷

氯乙烷或一氯乙烷,是一種無色可燃氣體,分子式為C2H5Cl,縮寫為EtCl。也用作煙霧劑、冷凍劑、局部麻醉劑、殺蟲劑、乙基化劑、烯烴聚合溶劑、汽油抗震劑等。還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劑,磷、硫、油脂、樹脂、蠟等的溶劑。農藥、染料、醫藥及其中間體的合成。本品一般製法是用95%乙醇,在脫水劑、無水氯化鋅的存在下回流加熱,並通入氯化氫氣體;生成氯乙烷氣體後,用溫水洗滌除去氯化氫,引入受器內用乙醇吸收。液相法為在AlCl3等催化劑存在下,用高濃度乙烯在氯乙烷等溶劑中與氯化氫進行反應(30-40℃,253-303kPa),鹼洗後進行氣液分離,蒸餾得純品。

基本信息

物性數據

1.性狀:無色氣體,有類似醚樣的氣味。

2.熔點(℃):-138.7

3.沸點(℃):12.5

4.相對密度(水=1):0.92

5.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22

6.飽和蒸氣壓(kPa):133.3(20℃)

7.燃燒熱(kJ/mol):-1323.8

8.臨界溫度(℃):187.2

9.臨界壓力(MPa):5.23

10.辛醇/水分配係數:1.43

11.閃點(℃):-50(CC)

12.引燃溫度(℃):519

13.爆炸上限(%):14.8

14.爆炸下限(%):3.6

15.溶解性:微溶於水,可混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16.黏度(mPa·s,5ºC,液體):0.292

17.閃點(ºC,閉口):-50

18.閃點(ºC,開口):-43

19.蒸發熱(KJ/kg,b.p.):383.0

20.熔化熱(KJ/kg):69.04

21.生成熱(KJ/mol,液體):132.3

22.生成熱(KJ/mol,氣體):107.6

23.比熱容(KJ/(kg·K),0ºC):1.55

24.電導率(S/m,0ºC):<3×10-9

25.熱導率(W/(m·K),液體):0.14676

26.體膨脹係數(K-1,0~15ºC,平均):0.00156

27.常溫折射率(n20):1.36805

28.常溫折射率(n25):1.36625

29.相對密度(25℃,4℃):0.88895

30.偏心因子:0.204

31.Lennard-Jones參數(A):7.198

32.Lennard-Jones參數(K):206.3

33.溶度參數(J·cm-3)0.5:17.731

34.van der Waals面積(cm2·mol-1):5.270×109

35.van der Waals體積(cm3·mol-1):35.520

36.氣相標準聲稱熱(焓)( kJ·mol-1) :-112.3

37.氣相標準熵(J·mol-1·K-1) :275.89

38.氣相標準生成自由能( kJ·mol-1):-60.4

39.氣相標準熱熔(J·mol-1·K-1):62.64

40.液相標準聲稱熱(焓)( kJ·mol-1):-132.80

41.液相標準熵(J·mol-1·K-1) :190.79

42.液相標準生成自由能( kJ·mol-1):-55.73

43.液相標準熱熔(J·mol-1·K-1):108.8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

LC50:160000mg/m3(大鼠吸入,2h);146000mg/kg(小鼠吸入)

2.刺激性:暫無資料

3.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菌10μg/皿。哺乳動物體細胞突變:倉鼠卵巢2340mg/L。

4.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G3,對人及動物致癌性證據不足。

生態學數據

1.生態毒性:暫無資料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168~672

厭氧生物降解(h):672~2688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h):160~1604

一級水解半衰期(h):912

4.其他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水的污染,對水生生物應給予特別注意。

分子結構數據

1、摩爾折射率:16.16

2、摩爾體積(cm3/mol):72.9

3、等張比容(90.2K):150.1

4、表面張力(dyne/cm):17.9

5、極化率(10-24cm3):6.40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1.2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0

4.可鏇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0

7.重原子數量:3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2.8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1

性質與穩定性

1.氯乙烷在無水分存在時,加熱至400℃幾乎不發生變化。400~500℃部分分解成乙烯和氯化氫。在浮石存在下加熱至500~600℃,大部分分解成乙烯和氯化氫。金屬、金屬氯化物和金屬氧化物能加速其分解。在醇鹼溶液中,氯乙烷易脫去氯化氫生成乙烯。與水一起在封管中加熱至100℃水解成乙醇。在二氧化鈦、氯化鋇等催化劑存在下,300~425℃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乙醇、乙醛、乙烯。光照下與氯反應生成1,1-二氯乙烷。在五氧化銻存在下,則生成1,2-二氯乙烷。在Fridel-Crafts型催化劑存在下與苯反應生成乙苯。與鉛鈉合金反應得到四乙基鉛。

2.穩定性:穩定

3.禁配物:強氧化劑、鉀、鈉及其合金

4.聚合危害:不聚合

5.分解產物:氯化氫

貯存方法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易燃氣體專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合成方法

工業上生產氯乙烷普遍採用乙烯氫氯化法,少數採用乙烷氯化法,極少數採用乙醇法。

1.乙烯氫氯化法:以乙烯與氯化氫為原料進行加成反應製取。本法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有氣相法和液相法兩種。液相法為在AlCl3等催化劑存在下,用高濃度乙烯在氯乙烷等溶劑中與氯化氫進行反應(30-40℃,253-303kPa),鹼洗後進行氣液分離,蒸餾得純品。氣相法是以AlCl3、NH4Cl、矽膠等為催化劑,用較低濃度的乙烯乙烷混合氣為原料,在130-250℃下反應製取。

2.乙烷氯化法:工業上以熱氯化法為主,即將乙烷在250-500℃、壓力202-304kPa下進行氯化反應(副產的氯化氫和乙烯反應,也可製得氯乙烷)。3.乙醇法 由乙醇與鹽酸在氯化鋅存在下反應。原料消耗定額:乙醇(95%)945kg/t、鹽酸(30%)2830kg/t、氯化鋅90kg/t。另外,將生產三氯乙醛的副產鹽酸吸收後的尾氣,用98%硫酸乾燥,然後經加壓、冷凍、液化、精餾提純,也可得到氯乙烷 。

用途

1.主要用作四乙基鉛、乙基纖維素及乙基咔唑染料等的原料。也可作煙霧劑、冷凍劑、局部麻醉劑、乙基化劑、烯烴聚合溶劑、汽油抗震劑等。還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劑,磷、硫、油脂、樹脂、蠟等的溶劑;農藥、染料、醫藥及其中間體的合成。

2.用作聚丙烯的催化劑,也用作冷凍劑、麻醉劑、殺蟲劑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