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又稱氣陰兩傷,是氣虛和陰虛同時並見的病理變化。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代謝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腫瘤等疾病。症見口渴、氣短等,治宜益氣生津養陰。中醫治療可以參苓白朮散合益胃湯加減。

基本信息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氣陰兩虛英文名稱: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定義:氣虛和陰虛同時並見的病理變化。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病機(二級學科)

概述

病因病理學術語。又稱氣陰兩傷。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 ,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症見口渴、氣短等。治宜益氣生津養陰。

糖尿病 也可能導致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

陰虛燥熱

(見於糖尿病的早期)表現為煩渴多飲,隨飲隨喝,咽乾舌燥,多食善飢,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

氣陰兩虛

(見於糖尿病的中期)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 ,動則加重,口乾 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採用益氣養陰治療。 面色蒼白,口乾咽燥,目澀無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熱,舌質紅胖,邊有齒印,脈細濡。

陰陽兩虛

(見於糖尿病病程較長者)表現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耳輪焦乾,多飲多尿,混濁如膏,或浮腫少尿,或五更瀉 ,陽痿早泄,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辨證施治

證候:食欲不振,面色蒼白,心煩不舒,口乾咽燥,神疲乏力,頭暈肢乏,手足心熱,小便淡黃,大便乾燥;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則:健脾益氣,養陰和胃。主方:參苓白朮散合益胃湯或沙參麥冬湯加減。方藥:太子參、炙黃芪、山藥、玉竹、麥冬、石斛、荷葉、佛手、桔梗、炙甘草。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調養方法

【參麥團魚】

配方: 活團魚1隻(500~1000克);人參5克,浮小麥20克,茯苓10克,瘦火腿1000克,雞蛋1個,生板油25克,雞湯500克。

製法: 將活團魚剁去頭,瀝淨血水,用開水燙3分鐘後取出,用小刀颳去背部和裙邊上的黑膜,剝去四腳上的白衣,剁去爪尾。將鍋置於火上,放入清水和團魚,燒沸半小時後撈出,放在溫水內撕去黃油,剔去背殼和腹甲,切成小塊,擺人碗內,將火腿切成小片,生板油切成小丁,蓋在團魚上面,加蔥、姜、鹽、紹酒、清湯適量。將浮小麥、茯苓用紗布包好後投入碗中,人參打成細粉撤在上面,濕棉紙封口,上籠蒸2~3小時至熟爛。團魚出籠後,揀去蔥、

功效: 益氣養陰。

用法: 佐餐食用。

【燉豬肘】

配方: 豬肘1個,枸杞、當歸 、桂皮、黃精 各10克。

製法: 把豬肘與枸杞子 、當歸、桂皮、黃精及佐料同時下鍋,加水用旺火煮1小時取出肘子用涼水沖洗,同時把湯內浮物撇出,再將肘子放回原湯內,用蜜太火煮1小時,再用微火燜1小時,撈出即可。

功效: 補氣養血 。

用法: 佐餐食用。

【參芪鴿蛋湯】

配方: 北沙參30克,黃芪 15克,鴿蛋10個。

製法: 鴿蛋煮熟去殼備用。北沙參、黃芪加水煮半小時,以此湯煮鷦蛋,加調料後食用。

功效: 益乾養陰。

用法: 可作點心食用。

【首烏參豆湯】

配方: 首烏10克,黑豆50克,北沙參30克。

製法: 黑豆浸泡一夜後,先煮1小時,再加入北沙參、首烏,共煮半小時取汁飲用。

功效: 滋補肝腎,益氣潤膚。

用法: 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