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魯迅精神]

民族魂[魯迅精神]

民族魂,魯迅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1936年10月19日,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抗議當時的社會風貌,提倡人人平等,廣受勞動人民的歡迎——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行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魯迅精神因此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一個民族的精髓,體現一種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

基本信息

民族精神

魯迅魯迅
魯迅曾經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與祖國同行,共鑄民族精神
《自嘲》中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魯迅!
只有民族,人民精神的崛起才是中國的希望時刻。

深遠影響

偉人評價

魯迅魯迅
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