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的古傳統民族服飾是漢服。相傳為黃帝發明,西周起漢服已具基本性質,到了漢朝已經全面完善並普及。這一時段直到明末清初,漢族人著漢服到漢朝已有幾千年歷史。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簡介
古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既有交領右祍又有直領圓領,袖子分為廣袖、小袖、胡垂袖等。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
從此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於清廷的“十從十不從”政策,古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
古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中國許多少數民族和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鑑傳承了古代各個時期漢服的特徵。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而漢服又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漢服特點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上古時期
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製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夏商西周時期
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系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秦漢時期
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
秦漢時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由於漢代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
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成為華夏民族的另外一個名字。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但由於當時的風氣漢服的風格
變得瀟灑飄逸。魏晉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或許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由於南方的濕熱氣候,高齒木屐開始流行。袿衣(雜裾)是魏晉女服中的禮服。魏晉時期衣冠承於東漢,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袿衣即是衣兩側有尖角的款式,魏晉時,人們將尖角家常,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漢服開始高端創新發展,但不脫離漢服基本特徵。隋唐婦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統一。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貴婦當中,也穿鈿釵禮衣。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男子服飾,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無太大變化。
宋朝時期
由於宋代初年的政治風氣,漢服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在沿襲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礎上,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宋代中後期國家富足,人們的服飾也開始奢華起來,人們大多穿起了絲綢。
元朝時期
元代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故此民間服飾仍然是漢服。元朝宮廷的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蒙古婦女也穿長袍。而中國婦女仍著漢服,其中襦裙較為流行。只是在風格上蒙古服裝和漢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對方的影響。
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
詔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需要說明的是,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寬大的直身,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開始流行用金屬扣和紐扣,但系帶依舊存在。
清朝時期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剃髮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傳統的服飾制度被迫中止。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漢服款式(十從十不從中:男從女不從),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髮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釀成了揚州十日的慘案。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清元素的服裝,有的寧願穿直接著戲服作戰。
民國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文化也有人主張恢復。
由於民國時期主張向西方學習,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女人的衣服也有原來寬大的長袍加入西方剪裁變為旗袍,大部分漢人漸漸以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馬褂即是傳統的滿族服裝。
今天
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開始思考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修補與復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復興漢文化的隊伍當中,但社會依舊存在很大的爭議和各種各樣的阻礙。
部分少數民族服飾
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春秋穿夾袍,夏季著
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較寬大,盡顯奔放豪邁。女袍則比較緊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條和健美。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則喜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份,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蒙古族鍾愛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格外醒目。正藍旗蒙古族服飾與龍勝瑤族服飾、海南藏族服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蒙古族服飾》自治區地方標準共收錄56套蒙古族服飾實物標準樣品,有彩色效果圖、款式圖和裁剪圖,並以蒙古語、漢語兩種版本發行。對28個蒙古族部落的服飾進行了全面的確認整理。後經過專家、學者的多次討論和嚴格審定,《蒙古族服飾》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於2012年6月1日發布,2012年8月1日實施。斯慶巴拉木、米的可被文化部列入蒙古族服飾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藏族
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
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由於長期的封閉性生存,藏族服飾發展的縱向差異並不大,其基調變化亦小。藏族服飾的形制與質地較大程度地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
藏族服裝的基本特點是肥大、長袖、寬腰、右襟,是一種無需量體裁衣的直線服裝。袖長等身,袍長過體,無需鈕扣。藏袍最講究的是邊飾、衣袖、衣襟,衣底往往鑲上貴重的毛皮和絲綢滾邊,內衣一般為白緞襯衫。
牧區衣著的用料以皮毛為主,農區則以"氆氌"為多。藏族男子都穿藏袍。藏袍既無口袋,也不用紐扣。腰間繫上腰帶,胸前凸突成大行囊,裡面可以裝隨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嬰兒也可放入其中。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隻袖子,另一隻袖子從後面拉到前面。這種習俗與當地的高原氣候有密切關係。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多變的天氣。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熱。牧民外出要穿著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熱得受不了,於是只得穿一隻袖子,甚至兩隻袖子都不穿,圍系在腰間。一到傍晚,天氣又變冷,兩隻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時離家遠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寬大的衣服來蓋體暖身。可見,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飾。
滿族
滿族服飾分旗裝與馬褂。
人們往往會把它與婦女聯繫在一起。其實,旗裝是滿族一種很有代表性的服裝,它的穿著不只限於婦女。旗裝,因為它是"旗人"(滿族人又稱旗人)所穿的一種袍子,所以後來被稱之為旗裝。
旗裝,滿語稱“衣介”。分為單、夾、皮、棉四種。這種“衣皆連裳”(古代上為衣,下為裳)與漢族的上衣下裳的兩截衣裳有明顯區別。它是滿族男人喜著的服飾,也叫大衫、長袍。滿族男子穿的旗裝,其樣式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原為滿族騎射時穿用的圓領(無領後習慣加一假領)、大襟、窄袖、四面開禊、左衽、帶扣絆、束帶,適於騎馬射獵。滿族婦女穿的旗裝,樣式美觀大方,講究裝飾,領口、袖頭、衣襟都繡有不同顏色的花邊,有的多至十幾道,穿起來勻稱苗條,婀娜多姿。有一種女式旗裝叫“大挽袖”,把花紋繡在袖裡,“挽”出來更顯得美觀。滿族婦女所穿旗裝,從樣式到做工都十分講究。在旗裝領口、衣襟、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條或彩牙兒,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旗裝的樣式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開禊從四面改成了兩面;下擺也由寬大改為收斂;袖口也由窄變肥,又由肥變瘦,使其穿起來更加合體。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旗裝與馬褂,在清代極為盛行。當時不僅滿族人穿,就是中原和南方一些地區的其它民族,或由於被迫,或出於自願,也漸漸地穿上了一些類似旗裝馬褂的衣服。後來由於滿族受了漢族和其它一些民族的同化,所以旗裝和馬褂融進了其它一些民族服飾的優點。這樣人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它。馬褂、旗裝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穿了。
馬褂,是瀋陽滿族喜著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
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是滿族騎射時穿著的一種褂子,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清朝瀋陽滿族詩人繆潤紱描述說:“捲袖長衫稱體裁,巧將時樣斗妝檯,誰知低護蓮船處,爭及羅裙一擊來。”可見當時滿族捲袖服飾極為時興。
清初,穿馬褂僅限於八旗士兵,
至康雍年間滿族男子穿用馬褂的習俗已盛行,青年喜著馬褂以示武勇。以後,由於清帝提倡騎射,經常以馬褂賞賜臣下,竟成為一種“禮服”。皇帝賞給“黃馬褂”也成為極高的榮譽。
坎肩清朝時興穿坎肩,應當說是在進關之後,由於民族融合,受漢族衣著的影響的結果。坎肩並不是滿族原有的服裝,是由漢族的“半臂”演變來的。據記載“半臂”的樣式始於隋朝,當時很簡單,就是無領、無袖、對襟。坎肩還有背心、蔽甲方、披襖、搭護等名。坎肩分為對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種。婦女穿的坎肩還要繡花鋃邊。坎肩有棉有夾,或絲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有一種“巴圖魯”(滿語勇士)坎肩在八旗子弟中很流行。後來有的加上兩袖,被稱為“鷹膀”,更顯英武。
髮式滿族成年男子把前顱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頂後頭髮,這與長居關內的漢族男子蓄髮再將頭髮盤於頭上的髮式截然不同,滿族男子將頭髮編結成辮,垂於腦後,主要是便於山林中騎射。滿族人認為髮辮是真魂棲息之所,視為生命之本,在戰場上陣亡的八旗將士,必將髮辮帶回故里,隆重埋葬,稱"捎小辮"。
滿族婦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單辮垂於腦後,辮梢上纏一紅頭繩,前額剪成"劉海",並常以金銀、珠寶製成別致珠墜角,繫於辮梢上,隨辮擺動,以示美觀。滿族已婚婦女必須綰髮盤髻,中間橫插一根銀制的扁方,稱"高粱頭"。其中最典型的是梳"兩把頭",將頭髮束在頭頂,編成"燕尾式",長頭髮在後脖頸上,並戴上扇型發冠,這種髮型稱"旗頭"。
滿族婦女喜鮮花,並喜在頭髮上插金銀、翠玉等製成的壓髮簪、珠花簪。自古以來滿族婦女就重視髮式頭飾,並且從不纏足,故有"金頭天足"之美譽。
鞋
早期滿族男人多穿雙脊臉"大傻鞋"。婦女皆穿"平底鞋"、"千層底鞋"還有一種旗鞋,又稱"寸子"。"大傻鞋"是滿族男人的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緞布料。鞋前臉,鑲雙道或單道黑皮條。鞋尖前凸上翹,側視如船型。
"千層底鞋"用多層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為布料,一般不繡花卉等圖案,多在勞動中穿用。
"平底鞋"是滿族婦女的坤鞋。鞋面的材料一般是用布或緞,色澤不一。鞋面上皆繡花卉圖案,鞋前臉多繡"雲頭",也屬家常便鞋。
"寸子"是滿族婦女的繡花"旗鞋"。鞋底為二三寸,長度約占全鞋的二分之一。兩頭寬,中間細,俗稱"馬蹄底"。上寬下窄呈梯形,又稱"花盆底",也稱為"寸子"。旗鞋,多在慶典祭祀時穿用,俗稱踩"寸子"。現在僅在舞台上可見。婦女盛飾時多穿用,走起路來,裊裊婷婷,輕盈嫻雅。
袷鞋多雙臉,美者或用綢緞堆雲錦,名曰云子鞋。貧者著鞋,唯易袷耳為蘭色,
稱青鞋。滿族“女履旗鞋男穿靴”,靴子有夾有棉,可用緞、絨、布、革製做。按規定,官員穿方頭靴,平民穿尖頭靴;另有薄底快靴,俗稱“爬山虎”,多為兵丁武士所穿。男子出遠門者多穿革靴,其形狀類似靰鞡,但其靴腰高,冬季內襯有氈襪,輕便保溫,俗稱為“蹚突馬”。
靰鞡,多為農村下層滿族人民冬季穿用的一種皮革製作的鞋。用牛皮或豬皮縫製,內絮靰鞡草,既輕便,又暖和,適於冬季狩獵、跑冰。它是很有特點的滿族服飾之一,一直在東北農村穿用。漢族也喜著靰鞡。解放戰爭期間,人民子弟兵在東北地區,冬季作戰也穿用靰鞡。
帽子春秋季節,滿族農民多戴"氈帽頭"。帽呈罐狀,左右兩側有帽耳朵,平時反折向上。有身份者,皆戴青綢緞"六合帽"帽面以六塊綢緞拼合而成,俗稱六塊瓦帽。帽下沿鑲有寸寬繡邊,前端釘一個玉或翠的飾物,帽頂釘一個大紅絆疙疸。入夏時,農家男子在勞動中戴用秫秸皮子編的草帽,既遮陽又可擋雨。冬季男人戴大耳扇皮帽子。耳扇多用羊、兔、狐狸等毛皮,忌用狗皮。 秋冬滿族幼兒多戴貓頭、虎頭帽
子,俗稱吉祥帽。帽面多用不同顏色綢緞或布料,帽子上面刺繡貓、虎等動物臉譜,左右兩側上端釘有兩個"動物耳朵"。帽分為夾、棉兩種。
清朝末期滿族婦女在秋冬季盛行皮冠,叫做"坤秋帽"。無論貧富老少,幾乎每人一頂,其樣式略同於男帽,只是形制稍有收束。
清朝男子的戴冠習俗,還是源於滿族,因為滿族沒有漢族的“二十始冠”的習慣,所以清朝男子不分長幼,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大致可分為禮貌、氈帽、暖帽、涼帽或便帽等。婦女秋冬時所戴的帽子叫“坤秋”,式樣與男子暖帽相同。下面向您簡要介紹幾種帽子。
秋帽—滿族婦女秋冬多戴(又稱“困秋帽”),式樣與男帽略同,有檐,帽頂有蓋花,並綴有飄帶。但多數婦女冬季戴耳包。
便帽—亦稱小帽,六瓣縫合而成,俗稱瓜皮帽,乃滿族通常戴用的半圓形小帽,多為黑色。富人帽的正前面綴有璧璽或翡翠,亦有綴珍珠者,稱為帽正。
暖帽——有檐,即冬季常戴用的毛皮氈帽。在氈帽耳上縫有各種毛皮,高檔者有狐狸毛皮。耳朵帽色為黑色或褐色,左右有帽耳以御風寒。
涼帽——也叫草帽,無檐,形如復釜,用“得勒蘇”草或竹絲、藤絲編成。有綴纓、尖纓涼帽、系孔譽翎涼帽之別。
其他滿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褲"。套褲用皮製作,後來改用布。這種服飾,僅有兩條單腿褲筒,不連線在一起,用時分別套在腿上。乾農活時穿套褲不磨褲腿,對老年男女來說又可防風寒。
早期滿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緊系腰腹,貼在胸前。製做兜兜十分講究,兜嘴按本旗屬的那種顏色,鑲一寸寬彩色布,繡上吉祥字和圖案。小孩繡"長命百歲",成年男人繡"吉祥如意",青年婦女繡花卉,老年婦女繡"盤長"。如遇本歷年一律穿戴紅兜兜。
苗族
苗族分布較廣,支系眾多。
服飾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婦女較典型的裝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過去以麻織土布為主,普遍使用獨具特色的蠟染、刺繡工藝。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飾的用料、顏色、款式、刺繡等方面,都極具民族風格。配飾以頭、頸、胸及手等部位的銀飾為多見,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首屈一指。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充分顯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壯族
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製作,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一排(六至八對)布結紐扣 壯族服飾,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繫著精緻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別。有一暗兜藏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繡五色花紋,鑲上闌乾。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乾。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白族
大理白族是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製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為生產工具,生息和勞動在洱海地區。長期勞動形成的審美觀和民族風情,突出體現在白族服飾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
服裝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綴深色帶的淺色圍腰抬色,明快之中顯素樸,秀艷之中見端莊,醒目大方,毫無細碎之感。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下穿白色或淺色長褲。腰系短圍裙,鑲有花邊,綴有繡花圖案。寬花腰帶和飄帶緊束腰身,頭梳獨辨,盤於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手腕上戴銀質或玉石的手鐲。腳穿繡花鞋。這一身打扮,濃艷而又不失莊重,線條美麗,婀娜多姿,飄然若舞,十分討人喜歡。
大理白族織繡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
頭飾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繡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婦女頭飾中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髮辮,把辮子挽上,髮辮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繫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光。額上纓花發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美,又突出了髮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髮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瑤族
瑤族各支系服飾存在較大差異,男子服裝以青藍色為基本色調,以對襟、斜襟、琵琶襟短衣為主,也有的穿交領長衫,配長短不一褲子,扎頭巾、打綁腿,樸實無華。婦女服飾有穿大襟上衣,束腰著褲的;有穿圓領短衣,下著百褶裙的;還有穿長衫配褲的。瑤族服飾的挑花構圖風格獨特,整幅圖案均為幾何紋。瑤族頭飾特點更為突出,有“龍盤”形、“A”字形、“飛燕”形等。瑤族染織業發達,服裝均用自染的土布製作,有一套完整的藍靛印染技術。色彩常用紅、綠、黃、白、黑五種,服飾製作彩挑花、刺繡、織錦、蠟染等工藝。
土家族
土家族男子過去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著左襟大褂,滾二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土家族現在平日著裝已沒有民族特色,只有喜慶節日、隆重集會或邊遠山村,才有傳統民族服飾展示風采的機會。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傳統的民族服裝為男子穿繡花襯衣,外套斜領、無紐扣的“裕袢”,“裕袢”身長沒膝,外系腰帶。在北疆因天氣較寒冷,外套常常有紐扣,婦女則喜歡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外面往往還套穿繡花背心。男女皆喜歡頭戴繡花小帽,腳穿長筒皮靴。維吾爾族在此服裝用料上喜歡選用純毛、純棉、真絲、真皮,婦女喜歡艷麗的衣物,並以耳環、戒指、手鐲、項鍊等飾物點綴。手工刺繡是維吾爾族的傳統工藝,襯衣、背心及小圓帽上所繡的花紋圖案都十分精美。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的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的標誌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當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亞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男子削髮戴小罩刺繡花帽。清代初期,維吾爾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線繡花點綴與裝飾,喀什乾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小花帽)。
彝族
彝族服飾款式繁多,一般男女上衣右開襟,緊身,袖口、領口、襟邊都繡有彩色花邊。身披羊毛織成的斗蓬“擦爾瓦”,顏色多為黑色或羊毛本色。下裝男女有所不同,男子又有三種不同大小的褲腳,最大的達到2米,最小的僅能包住腳頸。女子下裝為“其長曳地”的百褶裙,是由幾種不顏色的布料連線起來的,縫合處貼上花邊,絢麗多姿,十分漂亮。男子蓄髮堆髻於頭頂,再纏數丈長的包頭帕,把前面纏裹成尖堆狀,斜插額前的頭帕外,做成勇武的“英雄結”。左耳戴綴有紅絲線的紅黃大耳珠,不留鬍鬚。婦女包繡花頭帕,喜戴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金銀飾物。
回族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服裝方面,回族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老鄉稱“馬夾”)。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錫伯族
錫伯族的早期服飾衣料是以鹿、犴等獸皮為主,比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錫伯人的長袍,系大半截的長袍,底邊在膝下半尺許,袖口為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長褲,外加“套褲”(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和後腰),春秋穿的是“夾套褲”,冬季則穿“棉套褲”。錫伯族男子服裝喜用青、灰、蘭、棕等顏色,服飾與滿族旗裝樣式基本相同。為便於騎馬、勞動與操作,身穿左右開襟的大襟長袍和對襟短襖,上套坎肩,下著散腿長褲腿帶,扎腰帶,腰帶上經常掛上菸袋荷包,腳穿布靴,頭戴笠帽(夏)、氈帽(冬)或禮帽,當官的一般在長袍上套馬褂。婦女穿戴要講究些,穿長及腳面的旗袍,要粘花邊或繡花寬邊,外罩坎肩,坎肩有對襟的,有大襟的,也貼花邊。衣襟、袖口、領口、下擺多鑲滾邊。扎黑色腿帶,腳著白襪、繡花鞋。少女與未婚姑娘,一條長辮,用各色“毛線”扎辮根,不剪頭髮簾,頭上、辮梢愛戴些花,耳戴金(銀)耳環,穿著淡雅漂亮的旗袍。右側腰部的衣兜口內,掖一條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腳穿繡花布鞋,顯示出青春的活力。婚禮時,新娘頭戴吉塔庫(錫伯語頭飾,即布制發圈),上有貝殼、寶石和金銀制的花飾,下一排銀鏈或串珠等裝飾垂於眉宇之上。婚後一年之內,參加較大喜慶活動仍要戴上吉塔庫。
怒族
怒族男女服飾多為麻布質地,婦女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後擺的接口處,綴一塊紅色的鑲邊布。年輕少女喜歡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條圍裙,並在衣服邊上繡上各色花邊。男子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及膝的麻布袍,腰間系一根布帶或繩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於裝東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裝飾,婦女用珊瑚、瑪瑙、料珠、貝殼、銀幣等穿成漂亮的頭飾和胸飾,戴在頭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類的耳環,喜歡用青布或花頭巾包頭。男子蓄長發,用青色布包頭,裹麻布綁腿,喜歡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門巴族
門巴族由於長期與藏族共居雜處,服飾和生活習俗與藏族接近。門隅地區男女都穿土紅色氆氌袍子和紅黑色軟底長筒靴,頭戴褐頂桔黃邊小帽、前沿留有缺口。女子身前圍一條白氆氌圍裙,背上披一塊作避邪用的小牛皮,佩掛松石、珊瑚瑪瑙等串飾。墨脫地區女子服飾有所不同,她們穿白色短衣或無袖無領的寬大褂子及花色長裙,腳穿繡花氈靴,戴項鍊、耳環、戒指、腰鏈等飾物。男子皆耳垂大環。
門巴族服飾有地區差異,門隅地區的男女皆穿藏式的赭色氌氆長袍,束腰帶。戴褐色小圓帽,帽邊鑲桔黃色,前邊留一個精巧、醒目的小缺口,具有民族特色。腳穿筒靴,靴筒用紅、黑兩色氌氆縫製,靴底為牛皮軟底。婦女還在袍外加系白色圓筒圍裙,背披小牛皮或山羊皮。墨脫地區男女都喜歡穿棉麻製成的衣服,有長、短兩種款式的白色上衣。男子留長髮,佩戴耳環和腰刀。婦女穿花色裙子,髮辮盤於頭頂,並以紅、黃、綠等彩色的線裝飾。門巴族婦女擅長紡毛線、織氌氆和腰帶,門巴族婦女喜歡佩戴嵌有珊瑚、綠松石等寶石的銀手鐲、耳環、戒指、項鍊。
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為雲南的亞熱帶地區,擅長農耕和水稻種植。傣族人在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島諸國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圓領大襟或對襟小衫,下著長褲,白布或藍布包頭。婦女穿長筒裙和短衫,梳各種髮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將孔雀和大象的圖案編織在衣物上。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雲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對襟衣、下著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服飾主要為棉布的衣裙和長、短褲。哈尼族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藍靛將衣服再染一次。
黎族
黎族所生產的棉織工藝品馳名中外。尤其是“雙面繡”最為出色,多作為上衣的裝飾,如衣側花,後背花等。黎族服飾圖案的取材,多採用平日喜聞樂見的人物紋、動物紋,植物紋以及幾何紋等。但不同地區有所側重。這些圖案的造型稚拙誇張,構思大膽巧妙,運用直線、平行線、方形、三角形等構成整齊的富有裝飾風格的花紋圖案。在色彩上,一般採用紅、黃、白等幾種,配色和諧,絢麗華美。黎族婦女的頭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銀箔,雲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綴以貝殼、穿珠、銅錢、銅鈴或流蘇等,更產生了有聲有色的特殊效果。
僳僳族
僳僳族男女老幼都喜歡穿民族服裝。各地服飾大同小異。根據服飾的顏色分為黑僳僳、白僳僳、花僳僳。聚居在怒江一帶的白、黑僳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長裙;已婚婦女戴大銅環,長可垂肩,頭上以珊瑚、料珠為飾。年輕的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幣,並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小圓孔。一些貴重的胸飾可值一二頭黃牛。永勝、騰衝一帶的“花僳僳”,服飾較為艷麗美觀,婦女均喜歡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繡許多花邊,頭纏花布頭巾,耳墜大銅環或銀環,裙長及地,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顯得婀娜富麗。各地僳僳族男女服飾都是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膝,膝下套“吊筒”。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畜髮辮於大腦後。一些富裕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紅珊瑚,以示在社會上享有榮譽和尊嚴。
佤族
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標誌著佤族人粗獷、豪放的堅強性格。相對來說,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麼特別。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上刺山林圖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長刀或火槍,給人以雄壯威武之感。而婦女們的裝束特點分明與眾不同。最突出的是頭戴寬約3公分左右的銀箍,留長髮;身著靛青色無領大襟右衽及橫條花筒裙。腰系紅布寬腰帶和數十根細藤圈。耳掛垂肩圓形大耳環,頸戴銀質大項圈,細項鍊。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戴長約五公分傘狀大耳筒,筒頂還刻有各種花紋。有的婦女在耳筒內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幣,出門趕集,隨用隨取,很是便利。在佤族聚居區西盟,無論家庭貧富婦女們都有一副寬手鐲,長年套在手腕上。手鐲寬約五公分,多用白銀製成。上面刻有精緻的各種圖案花紋,美觀閃亮,是佤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畲族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徵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後飄蕩不定的金色腰帶頭,象徵著鳳尾;佩於全身的叮噹作響的銀飾,象徵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鳳冠”。它是在精製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懸一條 30多厘米長、3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牌,下垂3個小銀牌於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
高山族
台灣高山族傳統服飾色彩鮮艷,以紅、黃、黑三種顏色為主,其中男子的服裝有腰裙、套裙、挑繡羽冠、長袍等,女子有短衣長裙、圍裙、膝褲等,除服裝外,還有許多飾物,如冠飾、臂飾、腳飾等,以鮮花製成花環,在盛裝舞蹈時,直接戴在頭上,非常漂亮。因為在台灣高山族看來,飾物不但美觀,而且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也是我國古代百越族的傳統,高山族在古代以裸為美。僅以幅布遮陰,毛皮圍腰。但接觸漢文化以後,逐步形成男穿長衫女著裙,講究服飾美。衣服除獸皮、樹皮外,多用自織麻布並加彩紋裝飾。男子衣飾類型,北部常見無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帶;中部常見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見對襟長袖上衣、腰裙、套褲、黑頭巾等。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雅美人服飾簡單,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著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拉祜族
拉祜族最喜愛黑色,以黑為美。拉祜西支系婦女喜歡裹 0.3米多長的黑色頭巾。最末一端長長地垂及腰際。有地方婦女還有用黑布裹腿的習慣。黑色衣服上綴以色彩斑斕的圖案,顯得格外莊重富麗。拉祜西婦女穿窄袖短衫飾以彩色布條;或穿裙子,間隔出紅、黑、白三色。她們出門時,總是肩挎背包,既裝物品,也顯示自己紡織技藝。瀾滄縣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藍黑布拼制而成,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邊,頂端綴有一撮約 15公分長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則用黑布長巾裹頭。婦女穿花邊衣服,也用黑布包頭。現在,青年小伙子多在對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們則在衣衫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擺露在筒裙上面。他們認為,白色與黑色相配,象喜鵲一樣漂亮。
水族
水族男裝在20世紀40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差別,而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徵。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製,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 ”形“帘子”,上端兩邊有帶,“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繡好,最後將繡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品。
東鄉族
東鄉族男子多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煙荷包。婦女多穿圓領、大襟、寬袖的繡花上裝。下穿套褲,褲筒後面開小衩,褲筒、褲腳有鑲或繡的花邊。喜慶節日則穿繡花裙,繡花鞋。男子戴平頂無檐白、黑軟帽。婦女在家戴繡著花紋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頭髮的絲綢蓋頭。少女和新婚者戴綠色,婚後及中年婦女戴黑色,老年婦女戴白色。婦女的首飾以銀制耳環及手鐲、瑪瑙珠子為主。
納西族
本世紀中葉,麗江受漢族的影響較深,男子服飾與漢族的基本相同,穿長袍馬褂或對襟短衫,下著長褲。婦女服裝,除個別地方仍保持穿裙的習俗外,已改穿長褲,但整個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麗江婦女上寬腰大繡的大褂,前幅及膝,後幅及脛,外加坎肩,下穿長褲,系百褶圍腰,穿船形繡花鞋。衣服多為藍、白、黑三色,在領、袖、襟等處繡有花邊,樸素大方。已婚婦女在頭頂梳髮髻,戴圓形的紗帽,未婚女子則將髮辮盤在腦後,戴布頭巾或黑絨小嵋。納西族婦女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後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並排釘著七個直經為二寸左右的繡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
景頗族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蔑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
柯爾克孜族
服裝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繡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色棉布無領長“袷袢”,也有用駝毛織成的,袖口黑布沿邊。系皮腰帶,帶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女穿對襟上衣,寬大無領,長不過膝,綴銀中,多褶的長裙下端鑲皮毛。也有穿連衣裙者,裙子下端帶雛襉,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
外國
日本
和服(又稱“吳服”)(わふく,wafuku) ,日文原意是“服裝總稱”,但後來專指其傳統服裝。這個詞的對義詞是洋服。
最初的日本服裝是被稱國“貫頭衣”的女裝和被稱為“橫幅”的男裝。
所謂“貫頭衣”,就是在布上挖一個洞,從頭上套下來,然後用帶子系住垂在兩腋下的布,再配上類似於裙子的下裝,其做法相當原始,但相當實用。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和服產生了很大影響。“貫頭衣”、“橫幅”以及後來的“和服”,受到了東南亞的中國唐代服裝的影響。但是在裁剪和製作上,和服卻有其獨到之處: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將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
和服分男用、女用、兒童用和單衣、袷衣,有“表著”(外袍)、“下著”(內袍)等種類。和服長度一般齊踝,交領,右大襟,寬袖,留身八口,上下無扣無襻,系腰帶,衣上印有家族徽記。
菲律賓
菲律賓男子的國服叫“巴隆他加祿” 襯衣。這是一種絲質緊身襯衣,長可及臀,領口如同一般可以扎領帶的襯衫,長袖,袖口如同西服上裝。前領口直到下襟兩側,都有抽絲鏤空圖案,花紋各異,頗為大方。據說,在西班牙人統治時期,為了便於從遠處區別西班牙人和菲律賓人,殖民者下令所有菲律賓人必須把襯衣穿在外面,不許把襯衣下擺扎在褲內。後來,菲律賓人開始在襯衣上刺繡各種圖案,以此表示菲律賓人的自豪。50年代初,這種服裝被正式推為菲律賓男子的國服,成為外交場合,慶祝活動和宴會的正式禮服。
菲律賓女子的國服叫“特爾諾”。這是一種圓領短袖連衣裙。由於它兩袖挺直,兩邊高出肩稍許,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叫“蝴蝶服”。這種服裝結合了許多西歐國家,特別是西班牙婦女服裝的特點,並經過三四百年的沿革,而成為菲律賓婦女的國服。
朝鮮/韓國
韓服即原來的朝鮮服,只是現在朝鮮半島分成了朝鮮與韓國兩個國家,而韓國影響又較大,叫韓服。朝鮮服/韓服是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朝鮮民族的傳統服裝。朝鮮服/韓服的線條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士朝鮮服/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閒雅。韓服其主要特點有短上衣,白護領,燈籠袖等等,女子的裙子較寬大。
蒙古
蒙古族服飾早期也呈交領、系帶,和漢服、和服‘韓服’藏袍、不丹服飾一樣同屬漢服體系,後受旗裝影響較大。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塔吉克
塔吉克族男子平日愛穿襯衣,外著無領對襟的黑色長外套,冬天著光板羊皮大衣。婦女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連衣裙,冷天外罩大衣。男戴黑絨布製成的繡著花紋的圓形高統帽。女戴圓頂繡花棉帽,外出時再皮上方形大頭巾,顏色多為白色,新娘則一定要用紅色。男女皆穿皮靴,皮靴製作講究,舒適保暖。塔吉克族婦女最擅長的手工技藝是刺繡。衣帽、腰帶上大都繡有花紋。女帽的前沿繡得五彩繽紛,逢盛裝時帽檐上還加綴一排小銀鏈。同時佩戴耳環、項鍊和各種銀質胸飾。新娘婦女在辮梢飾以絲穗,已婚少婦在髮辮上綴以白紐扣,美麗的裝飾把婦女裝扮得如花似玉。
俄羅斯
俄羅斯族男子多穿長及膝蓋的套頭襯衫和細腿褲,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長袍,冬天則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喜慶節日,小伙子愛穿彩色襯衣。婦女夏季習慣於穿粗布襯衣,外套無袖、高腰身的對襟長袍,下穿毛織長裙。喜慶節日,婦女們喜歡穿綢制的繡花襯衣。男女都穿氈靴、皮靴和皮鞋。男子普遍喜歡戴呢帽和帶耳罩的毛皮帽。婦女的頭飾有獨特的風俗,婚前婚後界限森嚴:姑娘梳長辮子時,要同時把彩色髮帶和小玻璃球編在辮子裡,辮子長長地下垂,頭髮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婦女的獨辮被兩條辮子取代,盤於頭頂,再用頭巾或帽子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