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微技術

毫微技術

毫微技術(亦稱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是以毫微米(1毫微米等於十億分一米)為測量單位的產品的技術,也就是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即在單個原子、分子層次上對物質存在的種類、數量和結構形態等進行精確的觀測、識別與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套用。

基本信息

總述

它所製成的微型機械非常微小,如目前最小的電磁電動機外徑只有0.8毫米,重量僅為4毫克,轉速達每分鐘1萬轉,工作電壓1.7伏。毫微技術將套用於人類各個領域,能在危險環境中排除故障,能用於家電的自動調節,能充當醫生進入人體醫治疾病,能做軍事殺手攻其不備,等等。目前世界各國都投入巨資開發研究,21世紀必成大氣候。

概念

早期

毫微技術概念可追溯到50年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已故物理學家理查得·費門教授的一次題為《底部餘地多多》的演講。在這一帶有里程碑意義的演講中,他提出了以人工方式改變分子或原子結構以為人所用的物理思想。毫微技術專家相信,將來總有一天人類會非常精確地使用原子,以致能隨心所欲地一點一點地在自然規律的範圍內,將能組合的原子進行鑲嵌,創造出人們所想要的任何東西來。

與其它科學關係

微技術和許多其他門類的工程技術一樣,它是把物理學、生物學、化學以及電子計算機等科學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技術領域。

專家解釋

毫微技術研究小組的創始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博士說:“煤和鑽石間或癌變組織和健康組織之間的差別,純粹是一個原子如何排列的問題。當然,關鍵是首先發明一種設備,這種設備能把個別原子舉起來放到分子裡的適當位置上。毫微技術專家稱這種尚未研製出來的設備為“裝配器”。它能製造出蛋白質,也能模仿活細胞製造出更多的細胞物質。給“裝配器”輸入程式,還可生產較硬材料,如陶瓷或塑膠,可以製造第二代“裝配器”。這種二代裝配器將用小型化的自動機械臂工作,製造極小的計算機,並把它放置在人類細胞里,然後指示分子機器檢測細胞結構,並把它們修補好。用這種裝配器還能製造人體的替換器官。如果人們的心臟衰弱了,可植入一個新的;如果手指被切斷了,可以很快增補上一隻新的手指。同時,裝配器可以使新手指的血型和膚色與原來的一模一樣。

學者預測

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曾經在《毫微技術論》一文中指出:毫微技術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門高新技術;它將對21世紀的信息技術、分子生物學、機器人學、新材料、醫學等產生重要影響。他預測,在不久的將來,毫微技術將套用於人類各個領域。如,將微型感測器和制動器結合在一起,裝在自動控制裝置上,就能達到自動控制的目的,將微型機器人散布到行星上,便可對行星進行科學考察,將其放入危險環境中,可以用來排除其中的故障,用於家庭中,可使空調設備等自動調節;把微型機械用於軍事上,可充當“微型殺手”;用於醫學上,可充當“微型醫生”進入人體內,清除動脈阻塞,殺死癌細胞,監視體內病變等。

方式

毫微技術改造現實世界的幾種方式:

1.微機器人將特定的原材料的分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物質;

2.毫微機器人將自身重新組合生成新的物質;

3.毫微機器人在人體外生成虛擬的視聽觸等感官刺激信號;

4.毫微機器人進入人體,分布在大腦神經網路中,直接向大腦傳送虛擬的刺激信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