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龍江

[2] [10] [12]

個人簡介

毛龍江,博士(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全球變化與環境演變、海陸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參加科研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多篇。現為中國第四紀委員會海岸海洋專業委員會、環境考古專業委員會會員,《熱帶海洋學報》、《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等刊物審稿專家。

學術研究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湖南澧陽平原全新世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的互動關係研究(編號:40901012),2010.1-2012.12, 項目負責人.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基金:海南島基岩港灣海岸海洋沉積環境對比研究(編號:20080328),2009.1-2010.12, 項目負責人
(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長江流域環境與水資源演化規律(2003CB215401),2004.1-2008.12, 參與完成

近期代表性論文

[1] MAO Long-Jiang, et al.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REE and trace elements of red soil from Dongting Lake area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Pedosphere. 2009,19(4):615-622.
[2] 毛龍江等. 人類活動對海岸海洋環境的影響.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09, 26(7):96-100.
[3] 毛龍江等. 湖南澧陽平原黑褐色土壤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環境化學,2009,28(5)
[4] 毛龍江等. 澧陽平原黑褐色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及其環境意義. 環境科學學報,2009,29(7):1561-1568.
[5] MAO Long-Jiang, et al. Environmental Change since Mid-Pleistocene recorded in Shangshan Achaeological Site in Zhej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8, 18(2). 247-256
[6] 毛龍江等. 海南島東部銅鼓嶺岸段港灣岸灘沉積特徵. 地理科學. 2008,28(6):677-682.
[7] 毛龍江等. 環洞庭湖兩種典型紅土理化特性比較研究,土壤通報,2008,39(6):1-4.
[8] 毛龍江等. 浙江上山遺址剖面記錄中更新世以來的環境演變,地理學報,2008,63(3):293-300.
[9] 毛龍江等. 環洞庭湖網紋紅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環境化學,2008, 27(2).222-225
[10] 毛龍江等. 海南三亞灣現代沉積環境.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7,27(4):17-22.
[11] 毛龍江等. 海南島三亞灣海灘研究,第四紀研究,2006,26(3):
477-484.
[12] 毛龍江等. 長江下游地區下蜀黃土沉積與成壤環境演變,地理研
究,2006,25(5):887-894.
[13] 毛龍江等. 南京江北下蜀黃土粒度分形與全新世環境演變,中國沙
漠,2006,26(2):264-267.
[14] 毛龍江等. 涇河中游地區全新世成壤環境演變研究,地理科學,2005,25(4):478-483.
[15] 毛龍江等. 南京江北地區土壤粒度分布及其古環境意義,海洋地質
與第四紀地質,2005,25(2):127-132.
[16] 毛龍江等. 浙江樂清灣現代沉積與懸沙濃度分布特徵及意義,海洋科學,2005,29(11):93-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