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嶺南酸棗(變種)

毛葉嶺南酸棗(變種)

毛葉嶺南酸棗(學名:Spondias lakonensis var. hirsuta)是漆樹科檳榔青屬嶺南酸棗的變種。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9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石山溝谷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毛葉嶺南酸棗(變種)毛葉嶺南酸棗(變種)

種中文名:毛葉嶺南酸棗
種拉丁名:SpondiaslakonensisPierrevar.hirsutaC.Y.WuetT.L.Ming
科中文名:漆樹科
科拉丁名:Anacardiaceae
屬中文名:檳榔青屬
屬拉丁名:Spondias
國內分布:產雲南東南部和南部。
海拔:200-900
命名來源:[Fl.Yunnan.2:374.pl.114:3-6.1979]
中國植物志:45(1):082

形態描述

喬木,高12—28米,稀達40米;小枝圓柱形,灰褐色,疏被灰黃色微柔毛,具半圓形葉痕和突起的小皮孔。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25—60厘米,有小葉7—10對,葉軸和葉柄圓柱形,被灰黃色微絨毛,葉柄基部增粗;小對生或近對生,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3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實,基部極偏斜,全緣,一側楔形,另一側圓形,兩面被微硬毛,脈上較密,側脈纖細,在背面突起;小葉柄長約3毫米,被微絨毛。圓錐花序頂生,寬大,長達30厘米,密被黃色微絨毛;花小,白色;苞片披針形,長0.5—1厘米,被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長約0.3毫米,外面被灰白色微柔毛;花瓣5,披針形,長約2毫米;雄蕊5,花絲線形,長約1.5毫米,無毛,藥長圓形,長約0.8毫米;心皮4,合生,子房4(稀5)室,花柱直而合生,花柱與子房無明顯界限,長約1毫米,無毛,圓錐狀4稜形。核果肉質,倒卵形或近球形,長約1.3厘米,寬約8毫米,成熟時紅色,中果皮肉質,內果皮木質,堅硬,橫切面四邊形,側面具4個凹點,頂端具4角和4個凹點,子房室與4個薄壁組織腔互生,每室具1種子;種子長圓形,種皮膜質。

分布生境

雲南東南部和南部;生於海拔200-900米的石山溝谷密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金平縣。

相似植物

近於S.laxiflora(Kurz)Lace,但花絲線形,平滑,與花瓣等長,不具乳突體,花葯長圓形,花柱直而連合,子房全部發育,果實4-5室而不同。

植物之漆樹科

漆樹科,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中經濟價值較大的1科。絕大多數為喬木或灌木,少有木質藤本和亞灌木狀草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