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脈舶梨榕

毛脈舶梨榕

毛脈舶梨榕(學名Ficus pyriformis Hook. et Arn. var. hirtinervis S.S.Chang )是桑科榕屬的一個物種,是一種變種,在我國廣西地區有分布。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毛脈舶梨榕 毛脈舶梨榕

葉卵狀橢圓形,長6-10厘米,寬2-2.5厘米,側脈6-7對,表面疏被白粗毛,背面黃色,中脈和側脈密被褐色糙毛。榕果梨形,長3厘米,直徑1.5厘米。疏生褐色瘤體,無白斑點,總梗長1.7厘米。

灌木,高1-2米;小枝被糙毛。葉紙質,倒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4-11(-14)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而為尾狀,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稍背卷,表面光綠色,背面微被柔毛和細小疣點,側脈5-9對,很不明顯,基生側脈短;葉柄被毛,長1-1.5厘米;托葉披針形,紅色,無毛,長約1厘米。榕果單生葉腋,梨形,直徑2-3厘米,無毛,有白斑;雄花生內壁口部,花被片3-4,披針形,雄蕊2,花葯卵圓形;癭花花被片4,線形,子房球形,花柱側生;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壁,花被片3-4,子房腎形,花柱側生,細長。瘦果表面有瘤體。花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溪邊林下潮濕地帶。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沿海島嶼)、福建。越南北部也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