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

作者: 譯者: 叢書:

圖書信息

作者: 布賴恩·貝利
譯者: 顧朝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 2010-10
頁數: 271
定價: 22.00元
叢書: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歷史地理
ISBN: 9787100072625

內容簡介

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通過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城市化過程的比較研究,認識到在20世紀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儘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卻各不相同,差異化主要源於文化背景及發展階段的不同,並產生了多樣化的人類後果。
城市化曾經是20世紀對人類社會產生最大影響的社會過程,特別是“二戰”以後,西方已開發國家科學家一直在關注城市化研究。本書是布賴恩·貝利(Brian J.L.Berry)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國家20世紀80年代前城市化研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書通過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城市化過程的比較研究,認識到在20世紀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儘管城市化存在很多共性,但是城市化的道路卻各不相同,差異化主要源於文化背景及發展階段的不同,並產生了多樣化的人類後果。本書首先分析了19世紀工業城市化的特徵,討論19世紀發生在城市中的社會轉型所引起的人口和社會運動,並指出城市規劃的出現是作為對城市負面影響的一種反饋。其次,對北美、第三世界國家、歐洲城市化的過程進行描述和分析。關於北美城市化動力機制和人文結果,從規模、相互作用密度和內部差異三個方面來進行解釋。貝利認為伴隨著美國出現的馬賽克文化,美國的規劃方式也趨於支持私有化和馬賽克文化,而不是提高規劃客體的生產性。關於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道路,作者認為不同於西方。在鄉村向城市社會轉型中,人口主要遷移到大城市的外圍聚落地帶;在城市經濟對勞動力進行吸納時,會產生空間擴散、階級衝突以及次文化馬賽克等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